Facebook接过Google模块化手机大旗,模块化怎么做才有戏?

互联网观察mp / 2019年01月19日 22:39

手机

日前,科技媒体针对Google模块化手机项目Project Ara部分原班人马跳槽Facebook继续类似项目进行了报道,有评论人士认为,Project Ara 立项理念就存在与当今生产业链利益定势的背离,很难在商业上具有前途,这也是为何Google当初放弃的原因;而这次Facebook不惜冒着知识产权风险聘请部分原班人马继续这一理念,将是“自找苦吃”。

但是,模块手机就真的一文不值吗?我有一些例子和想法要与各位分享。

越加无聊的手机市场,和关于对Repairability友好设计的渴望

当下的手机设计理念是将手机搞成快消品,尽可能学习苹果把硬件升级和时尚外观结合到一起售卖,而近几年内最大的目标是“无缝”“无孔”“无线”,在各家忙着干掉耳机接孔和前面板开孔的同时,无线短距离充电和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也被炒的火热,但是这些概念不断被寄予厚望的同时,每次发布会都感觉面临瓶颈和阻力。

而设计趋势越薄越好、越圆润越好、屏幕越大越好,所成就的设计基调就是不可拆卸、整机内部空间紧俏,一次性组装难以修复和更换。这也就是为什么非常Geek的iFixit发明出了RepairabilityScore帮助人们提前知晓自己中意的电子产品是否可以自行更换、升级组件,DIY可行性多大。

在如今千篇一律的手机市场当中,人们希望用那点谨小慎微的外观DIY进行个性宣示,但是内部空间,似乎越加难以被企及。模块化手机的设想就像是末世科幻片一样,但是其内在逻辑却很前现代(组装PC)。

关于模块化手机两种方向的设想,和两个不同例子之间的区别对比

记得老罗那台当时喊出3000块售价被打脸的机器T1吗?其实有一点设计应用在模块化手机上是很有商业前景的,那就是为了美观而不破坏整机一体性——为了更换SIM卡就打开后玻璃盖板的设计。虽然不一定要拘泥于材质和方式,但是这种理念是非常值得当下模块化手机项目进行借鉴,起码不要像过去Project Ara那样造出个手机几乎是半成品状态,就像一堆乐高积木打造的一样,难以给予消费者信心。

眼下,像iFixit这类第三方测评平台的共同期望是Repairability,而Google早前的Project Ara就是因为太自由和坚持这一理念而没有明确商业目标,最终导致产品化进度过于缓慢而被砍掉,过度理想化的Project Ara的反面是明确商业化且在模块化上浅尝辄止的Moto Z系列,虽然Moto回归到人们视线产品仍带有“小众属性”和品牌溢价色彩销量不甚理想,但是这款产品上还是赚足了眼球。

当时,不光Moto在宣传上开始舍得铺陈广告到各大视频网站,还受到了诸多测评人的关注。Moto的设计理念与我文前提到那个T1的设计表面上看是迥异的,一个倾向于把组件设计易于更换,但是外部外观不变,另一个(Moto Z)则是倾向于设定一个不破坏原有整机一体性的背部接口(触点式)——和第三方外设厂商进行合作生产售卖“扩展功能”组件。而两者看起来迥异的设计(假想T1后盖设计用于模块手机项目进行商用),本质上式殊途同归的,那就是不破坏整机一体性。

前者可能在合理用途上可能倾向于满足类似组装PC一样需求,可以是制造廉价手机,或者是Geek群体DIY市场(就像树莓派一样);而后者则更倾向于走“街机”iPhone配件热那种路子,它的哈苏摄影模块、JBL的音箱、昂贵的充电宝模块…………等等,看起来都像早前iPhone配件热时期的东西,只不过当时都是配件厂商自费脑汁进行对iPhone溜光的身体进行匹配,而这次是厂商为自己手机预留了接口,让配件厂按尺寸进行无缝结合。

毫无疑问,后者在商业模式上是有他人实践基础的,面向市场也更容易被产业链和消费者接受,而关于前者那个T1设计应用于模块化手机假想,是我做为一个对硬件有基础了解的科技迷,对Facebook或者此类项目的一点小建议。

模块化手机对于我这个有DIY需求的完美主义强迫症患者来说,唯一渴求的就是外观要持有艺术感,而内在可拆换功能上的满足不能以牺牲外观而存在。就像我现在的一台手机用了三年,全靠其外壳可拆换一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