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吴鹏飞(右二)在德城区检察院考察调研乡镇检察...
黄颖++刘蓓++宋鹏举++何昌
摘 要:有“小检察院”之美誉的乡镇检察室,在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人心的优势基础上,通过主动把握互联网+的时代机遇,采取系列措施,创新履行乡镇检察室职能,从而在服务农村攻坚脱贫、法治宣传和强化法律监督中发挥更大的作为。
关键词:互联网+;乡镇检察室;法律监督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202-02
在“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的当下,“互联网+检察”模式,不仅仅是互联网与检察工作“形而上”的简单、机械叠加,而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整合信息技术资源,使得检察机关服务对象获得各类检察资源、服务不再困难,也进一步确保人们群众“在每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乡镇检察室作为基层检察院派驻在乡镇的机构,通过充分运用互联网+,则能更好的发挥贴近基层一线的优势,为辖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人本服务,打造乡镇检察“品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这也是乡镇检察室积极主动新形势、新常态的题中之义、应有之举。
1 乡镇检察室面临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和目标任务。乡镇检察室作为派出检察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不能置身于互联网+检察工作大局之外,而且由于其直接贴近、服务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基层群众,反而更应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检察资源,为群众提供高效的检察服务,避免“迟到的正义非正义”的“扼腕叹息”、“后悔不已”。
对于海南检察机关乡镇检察室而言,当前,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更加重视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以海南检察机关派驻乡镇检察室业务系统为基础和核心的、囊括检察微博、及“头条号”等在内的“互联网+检察”智能模式,以服务攻坚扶贫和加强法律宣传为载体,不断提升法律监督的能力水平,是乡镇检察室推动检察工作在基层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儋州市检察院雅星检察室便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2 乡镇检察室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据统计,截至 2014 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用户5.57 亿。“互联网+”,对于检察机关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
互联网+促进乡镇检察室工作创新发展的机遇:一是运用互联网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检务公开、在线检察微视频等方式拓宽乡镇检察室文化、发展理念、举报人权利保护等方面的宣传和展示空间,实现与网民在线快捷沟通,及时收集和反馈群众的各种意见、建议和诉求;二是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检察室辖区各项检察业务流程进行有针对性再造,同时结合司法改革背景,加强与派出院各业务部门流转的科学化创新;三是运用互联网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的优势,广泛接受社辖区各村(居)委会居民、机关事业单位的监督,促进乡镇检察室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和法律监督能力;四是运用互联网传播力,为乡镇检察室开展检察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新平台;五是运用网上法律咨询、网上举报、远程视频接访、网上预约、网上转办等电子检务工程,可以更加便捷的为乡镇检察室辖区群众提供服务,减少群众为维权或者举报职务犯罪而支出的时间或金钱成本,防止群众“因诉返贫”;五是运用远程会议系统,还可以实现乡镇检察室与派出院会议实现远程链接,减少乡镇检察室干警因为“十分钟短会”就全员往返于派出院和乡镇检察室之间,从而避免群众认为乡镇检察室干警是“走读干部”的误解。
当然,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纷繁复杂的司法办案挑战:一是借助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违法犯罪形势严峻,新型犯罪不断滋生。还有,网络谣言也是刺激违法犯罪的潜在诱因,不仅增加了乡镇检察室维护社会安定的难度,也提高了依法惩处网络信息违法犯罪的技术门槛。二是网络问政、网络舆情监测回应大量增加,特别是法律政策咨询、职务犯罪案件举报,以及民生方面问题大量增加,对乡镇检察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舆论质疑、绑架司法办案等也大量增加,甚至还出现利用网络威胁检察干警的现象。加之乡镇检察室一般派驻农村,且干警编制较为紧张,一般没有配置司法警察,安保力量有限,也為乡镇检察室互联网+模式的开展带来一定挑战。
3 乡镇检察室“互联网+”模式发展对策建议
“互联网+”时代下,要求乡镇检察室主动适应和跟进互联网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的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乡镇检察室工作创新发展,在服务农村攻坚脱贫、提供优质法律宣传和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大有作为:
一是充分履行乡镇检察室职能,坚决维护社会安全和网络安全,为辖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社会环境。重点结合执法办案,分析网络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管理、建章立制的建议,促进提高网络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使互联网天空晴朗起来。
二是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法律监督的能力水平。充分运用网络举报、电子证据收集运用、网络预约、远程取证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发现职务犯罪、惩治职务犯罪的能力水平,尤其要加大收集发现涉农领域、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线索能力。要积极争取派出院支持,加强与法院的协调,探索实施乡镇检察室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同时要善于运用大数据研判乡镇检察室辖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共享信息,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
三是珍惜互联网+有利条件,积极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模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回应群众的各种法律咨询、举报控告等事项,同时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等载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法律宣传、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等活动,可以利用乡镇检察室夜晚值班的时间与乡镇干部、农村基层组织干部通过语音、qq群视频等形式开展法律宣传或者警示教育,对于活动中的录音录像也可以提供给因故不能参加警示教育活动的干部或者供相关部门日后播放使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开展警示教育流于形式、片面追求“大场面”等不科学的工作模式。
四是大力提升互联网思维,强化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乡镇检察室要积极主动作为,牢固树立“民主、开放、参与”的互联网思维,更加注重基于互联网特征来加强和改进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乡镇检察人员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提高司法效能和办案质量。主动接受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把互联网变成改进和创新检察工作的新平台,变成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收集新平台,并通过关注民生问题洞察社情民意,发现和查处隐藏在其背后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
五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是构建“互联网+乡镇检察”模式的根本。互联网网民构成鱼龙混杂,动机诉求各异。乡镇检察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善于辨别是非,识别真伪,在大是大非面前看得准,站得稳,要坚定维护党和人民利益。要熟悉网络特点规律,不断提高网络素质,增强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要熟悉掌握宪法、法律和法规,依法回应网民关切,有理有据有节,规范严谨,避免授人以柄。
六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弘扬乡镇检察“主旋律”,唱响乡镇检察“好声音”,传播乡镇检察“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大检察官研讨班讲话中指出:“要把检察新闻宣传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高度重视新媒体运用,把‘两微一端既打造成新闻宣传新高地,又搭建为便民利民综合服务平台。”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检察新闻宣传工作,乡镇检察室新闻宣传人员肩负的使命同样光荣艰巨繁重,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树立主动宣传、立体传播理念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司法规律,积极向派出院办公室提供辖区开展的各项工作的新闻信息,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沟通能力 ,要紧紧围绕乡镇检察室辖区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检察中心工作,通过互联网增加检察工作透明度和群众知晓度,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