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强化气象服务 提高应用气象质量

中国科技纵横 / 2018年12月29日 14:01

手机

南炳江

摘 要:当前,社会正不断进步,经济也正持续发展。在这科技和信息不断更新的新时代,社会中的每个人开始加深在气象服务这一行业上的需求。本篇文章就当下的这一现状,提出了强化气象服务,提高应用气象质量这一观点,希望能给有关部门带来启示。

关键词:气象服务;应用气象;提高质量

中圖分类号:P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216-01

当下科技和社会的稳步发展,让气象预报能力日趋进步与发展,随之带来的,是愈来愈多的气象服务。在气象预报进入了某个巅峰之后,随之而来的又是一个特殊的“瓶颈期”,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前进和发展就会举步维艰,社会的需求与气象预报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是明显且急剧的。而对于需要准确地对天气做出判断的有关部门来说,气象预报是必不可缺的,只有准确的天气信息,才能带来准确的决策。当下,随着环境的急剧变化,在世界各地,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多,且程度严重,这就为相关部门带来了更为严苛和高标准的挑战以及期望。

1 科学准确定位气象服务

(1)气象行业属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不会生产以及消费,在经济市场中是通过服务存在。以气象行业来说,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气象信息以及相关产品产品来服务于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因此,气象行业也叫气象服务业,或称气象服务。(2)气象服务的四大功能。第一即为保障功能,顾名思义就是其可以保障工农业生产以及政府决策等顺利进行的有效后备力量;第二即为防灾减灾功能,即是指对抗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第三是指导生产消费功能,即是指作为生产消费指导意见;最后一个是趋利避害功能,即是指通过使用气象服务进而创造出财富,避免更大的损失。

2 我国气象服务需求特点

(1)多重需求。这一特点具体是指社会中的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有多种,覆盖多个行业。包括工农业生产、社会活动、防灾减灾、节能减排等等方面,等等领域。(2)需求高标准。当下经济和科技的双重发展,让社会中的人对气象服务这一行业的需求的标准越来越严苛。不仅要求准确,更主要的是结果额精细化。既准确又详细。具体表现即是对气象服务的时间以及空间的标准,既可控又必须要有针对性,这是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气象服务的必然要求。(3)需求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地区以及种类,但是大体上说,多数地区的需求是不足甚至是低迷的状态,需求的增幅比较缓慢。

3 社会需要对气象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气象服务一直为气象工作的关键性问题。公共气象服务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关键部分,不仅是整个气象服务的核心,更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2)当下科技的快速发展,让气象服务的本质和延伸有了根本改变。因此,新体系的能力一定要符合政府的决策以及社会的需求,通过某些高科技,形成以公共服务系统为核心,多层次网络结构的气象服务。(3)当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快,国外投资以及国际贸易规模的增加让我国的气象服务又重新拥有了一连串的新机遇。有关部门一定要抓住这次新机会,切实发展气象服务行业。

4 强化气象服务的相应措施

(1)对天气的变化要引起重视。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及时制作发布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产品。做好短期气候预测和服务工作。完善预报值班流程,进一步提高预报质量。(2)建立无缝隙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提高预报准确率。要通过小型计算机、先进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grapes灾害预报模式,提高天气预报的技术水平,逐步过渡到制作无缝隙天气预报,切实加强制作精准天气预报的能力和水平。(3)进一步健全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农村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全面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培训工作。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启动气象应急预案,做好重大气象灾害、重大活动和突发公共事件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4)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国家与地方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5)气象部门要加快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发挥人才队伍的整体功能。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水平的气象专家。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大力抓好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建立和完善各类青年人才工作制度,支持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周长江,薛新慧.关于基层台站气象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B08):198-199.

[2]张晶.中国气象部门体制变革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