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注于“智慧保障房”

中国信息化周报 / 2018年12月09日 13:49

手机

眼下,“智慧城市”已经不是一个陌生新鲜的词汇,作为“智慧城市”和“智慧北京”的一部分,“智慧保障房”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张勃说了一句颇有古代文人情怀的话,安得广厦千万间,他希望2016年更多的人能住进保障房,使我们的中国梦也有理由从住房开始。

市投资中心定下的信息化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立“智慧保障房”。一面让租户享受到更先进和全面的服务。另一面是提高管理效率,用科技的手段节能降耗,用最优化的配置提供高效的服务。

中心的公租房、保障房社区从一开始就从商品房的楼盘里收购了一些保障房,旨在不把人群割裂开来,不会像西方以及拉美一些国家有大量集中的贫民窟出现。张勃说:“我们决心把公租房小区建得绝对不落后或者不低于商品房小区的品质,将来的保障房要建成‘智慧保障房,让老百姓觉得能住进保障房是一种幸福,甚至让其他小区的人羡慕,这是诉求和目标,这跟中国香港的因楼就简不同,连装修都没有,我们只学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很多人是没有片瓦遮身的,我们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这种愿景。”

确定了“智慧保障房”的理念后,市投资中心确立了一个门户、两个平台(综合管控平台、智能集成平台),三个体系(安全、标准、运维),四个层次(决策管控、数据、业务、基础设施)的方案,并计划用5年的时间使得“智慧保障房”在全北京市保障房里成为行业标准。

张勃表示,明年开始将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模型系统)、IOT(物联网)的技术为“智慧保障房”做一些前期的铺垫,这三个技术相当于保障房的宏观、中观、微观,把保障房全生命周期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用这三种技术捆绑起来贯穿始终,最后形成“智慧保障房”的大数据。让这个数据为高层和政策的提出做依据。这套系统建成后,手机、电脑都可以进入到市投资中心的门户网站。

张勃说:“将需要租住的条件输入后,系统综合查询之后会为你展现一个地图,并推荐符合的公租房小区,你就可以进入这几个小区,360度场景地看到这些小区和房屋情况,选择满意的房子,在网上提交申请,能看到排队情况,更好地实现人房匹配。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房租缴纳,比如支付、支付宝、网银等。IOT的微观层面,我们会在水表、电表、气表装一些传感器,将这些信息采集到中央机房来判断一个房子的使用频次,这些数据会生成图表,提供给领导和研究部门来分析不同人群对房型的需求。”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