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右翼前旗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中国信息化周报 / 2018年11月29日 10:40

手机

徐长安

科尔沁右翼前旗(简称科右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全旗总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东与兴安盟扎赉特旗毗邻,南和吉林省白城市相接,西同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相连,北靠边陲重镇阿尔山市,西北与蒙古国接壤。有国境线长32.5公里。人口达6万人。全旗辖8个镇,2个苏木,1个乡,12个办事处,5个国营农牧场,10个国营林场、站,241个嘎查(村)。

科右前旗基本建成了以光缆传输为主,卫星、数字微波为辅的主体化、高速率、数字化的电信基础网络。各苏木乡镇均开通了国内国际直拨电话,无线数字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业务。

前旗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壮大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推进产业化进程。

2103年以来,科右前旗以“保稳定、促生产、抓项目”为重点,采取农业项目支撑、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农业信息化建设等多项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发展各类专业化合作社564家,土地规模化经营完成近10万亩。

科右前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区、盟两级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三农三牧”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立足“农牧业持续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这个根本,加快调整农牧业内部结构,坚定不移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农牧业大旗向农牧业强旗转变。

不断完善的前旗农业信息体系

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推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科右前旗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2005年前旗农业局把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重点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体系。

《科右前旗农牧业信息网》的建设坚持了高起点、高标准,采用了先进的宽带网络技术,建成了旗、乡两级网络,为科右前旗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

2006年3月,科右前旗农牧业信息网正式开通。

2009年,科右前旗被确定为自治区71个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之一,项目涉及居力很、归流河、哈拉黑、阿力得尔4个乡镇办事处,共配套电脑、打印机、杀毒软件12台套。该项目的实施,极大推动了前旗基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科右前旗农牧业信息网》建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实现了生产、分配与销售等方面的有机衔接与运转,加快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对促进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现已成为前旗农业对外宣传、对下服务的窗口,形成了农产品网上交易的平台,为前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搭建了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标志着科右前旗农业搭上了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快车道。

加强农业信息化软件设施建设

发展信息农业,就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业,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收集、分析、发布机制和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实现农业行政、经济管理零距离办公,农资、农产品零距离交易,农业资源、生态环境零距离监测,技术推广、农民培训零距离见面。

为了加快实现四个“零距离”,2013年,前旗农业局积极筹措资金,投入18.2万元建设农业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即开发了科右前旗农业信息管理数据库、科右前旗农业局OA办公系统和科右前旗农业综合信息网,三个软件涉及农业综合概况、土地资源、农业科技、农牧业产业化、农业项目、设施农业、农业政策等20个模块。目前,正进行紧张的数据采集录入。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日益更新,农民科技信息日益多样化,前旗农业局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媒介,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农民手中。

开通了“12316”农业技术专家咨询电话和“12396”农业技术专家热线电话,其中“12316”农业技术专家咨询电话1部, “12396”农业技术专家热线电话2部,农业技术人员坐诊咨询达1400余人次, “12396”农牧业科技服务系统聘请4位专家,共解答1100余人次热线,出诊80余次,为农牧民挽回经济损失约700万元。

在报纸上开辟农业技术专家咨询专版,图文并茂,解答农民咨询,电视上开辟专家科技培训讲座专栏,建立手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将实用技术信息,用手机短信,发送到科技示范户和相关涉农人员。

同时,建立手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将实用技术信息用短信的形式发送到科技示范户,为农业增产建立了强大的信息平台。

科右前旗从服务保障入手,建立健全了旗、乡两级远教技术服务体系, 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运转的远程教育纵向技术服务模式。

为了实现“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让农牧民长期得实惠”的目标,科右前旗投资了160余万元,建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257个,其中电信模式站点59个,卫星模式站点198个,实现了远程教育全旗14个苏木乡镇、229个嘎查村全覆盖。

为了打造新型农牧民,科右前旗把远程教育作为建设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有利法宝,开设了“四大课堂”。

旗电教中心将全旗所有终端站点管理员全部加入“移动飞信”群,及时发送节目单、学习预告、雷雨天气预报等。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

大力推行科技服务,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充分利用冬、春两季农闲时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农业科技大集、发放“农业科技便民服务卡”,将科技服务由苏木乡镇直接延伸到嘎查村。

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和适用新技术推广,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2013年,创新培训方式,开设网络远程培训,实现科技培训覆盖全旗。

科右前旗全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为此,科右前旗加大科技推广扶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到位率和普及率。一是加大科技投入。

2013年全旗共投入科技推广资金828.96万元、补贴推广资金达524万元,资金投入同比增长58.3%。

在哈拉黑村、幸福村、巴达仍贵嘎查,农业专家以座谈会、拉家常的形式,就水稻面积不断扩大,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对农民普遍关心的如何选择优质品种、如何育壮秧、如何防除病虫杂草等问题,专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系统讲解,解决了农民在水稻种植方面的困惑。

■建立并完善了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监测服务体系、农业执法服务体系和科技培训服务体系,为农业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机制

前旗农业局通过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把农业各部门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一种跨部门的协作,把分离的过程集成起来,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步到位的全过程,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管理农业工作环境。

前旗农业局把全旗农业信息采集、发布、动态监测、分析、管理、决策融为一体,直观、形象、动态地显示各种农业资源的状况以及变化趋势,利用网络信息化的优势,整合农业各职能部门的资源,达到办公联动、服务配合、协作运行的管理目标。

随着科右前旗农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建成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前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