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大数据也会坑爹

中国计算机报 / 2018年11月22日 04:11

手机

...医疗器械注册勿滥用大数据概念

8月24日,沪指重挫8.49%,创8年最大跌幅,超过2000只股票跌停。笔者不禁想起一位朋友讲的有关舆情牛股的一件趣闻。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狂热,新浪财经也适时推出了舆情牛股的付费服务。据称,舆情牛股是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快速获知市场热点和重要财经新闻,通过手机短信订阅服务,即可获得每日盘前8:00推送的每日牛股等信息。

现如今,但凡沾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鸡犬都能升天。加之,新浪在财经频道的多数文章中,直接把这个舆情牛股链接放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的黄金位置,其推广之强势异乎寻常。

笔者的朋友在7月8日上午准时收到“今日舆情牛股提示”的短信,其中中科曙光名列前茅。

与当天沪深两市重演千股跌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科曙光居然一点儿都没有跌。当然,它也一点都没涨,因为证券时报等网站已经在前一天刊登了中科曙光发布的因重大事项未公告于7月8日开市起停牌的通告。

7月7日网上停牌通告在先,7月8日舆情牛股提示在后。这件看似很搞笑的事儿,却体现了滥用大数据的三大潜在危险。

首先,舆情应该是股民在网上对中科曙光的关注度,它具有实时性强的大数据特征。而因重大事项停牌的通告,则是企业内部相关流程运行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企业结构化数据决策的结果。因此,在这件事上忽略了结构化数据,即便再强大的基于大数据的舆情牛股,最后也只能是贻笑大方了。

其次,基于舆情牛股做决策的散户还可能面临这样一个风险:因为众多散户据此作出购买决策后,当日股票价格肯定会出现异常的波动。庄家显然是不会根据舆情牛股来做决策的,一旦散户的这种从众心理被机构或者庄家利用,最终受伤的肯定是散户。这说明大数据有时还可能干扰决策。

最后,用大数据误导用户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8月25日,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而舆情牛股又在网页的黄金位置打出了《8月24日盘前提示银润投资周涨幅达41.29%》的链接。实际上在舆情牛股推荐后的24日和25日两天,银润投资连续两天无量跌停,后市相当不乐观。原本是舆情牛股预测失误,但却用发生在预测之前的该股涨幅信息来掩饰,岂不成了事后诸葛亮? (马文方)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