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逻辑分析

新闻界 / 2018年11月15日 14:00

手机

大学生网络成瘾评估与干预

刘强 王亚非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因为过度使用网络甚至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从而引起大学生思想认识、心理健康及其社会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解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涵及其成瘾的发展机理,研判其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与影响,针对西方文化、技术防范和网络素养作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网络成瘾;发展机理;监控防治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刘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四川成都610054;王亚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54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广泛运用,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根本性变革,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都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45.8%。其中,大专学历的网民所占比例为10.1%,大学本科学历的网民所占的比例为10.8%。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仍然为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累计所占比例为20.9%,互联网的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因此,处于个性化、社会化特殊时期的大学生对网络的痴迷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并达到成瘾的程度。

一、网络成瘾涵义的解析

美国精神病学专家伊凡·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借用DSM-IV中有关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在1994年就首次提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以下简称IAD)的概念,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人们过度地使用网络,就会造成身心功能的减弱。随着研究的深入,1997年伊凡·戈登伯格重新修正了对“网络成瘾障碍”的一些看法,提出了“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Use,以下简称PIU)更能表达过度使用网络及其使用的后果。

还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了研究。1996年,美国心理学教授金伯利·杨(Kimberly S,Young)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发表的《网络成瘾:一种新的临床疾病》一文首次指出了PIU这一概念,从病理性赌博的判断标准出发,提出网络成瘾是一种与病理性赌博极为相似,但没有中毒(Intoxication)的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

加拿大学者戴维斯(R.A.Davis)认为,用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来概括比较准确。因为,不管是网络成瘾(IAD),还是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既没有把网络的媒介作用和内容区别开来,也没有把用在网络上的时间是处理一般工作,还是病理性使用进行有效的区分。也正是因此,戴维斯(R.A.Davis)把病理性网络使用进行了一种划分,包括特定内容的PIU(特殊性)和无特定目标的PIU(一般性)。(图1)

2009年11月,中国卫生部发布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中抛弃了此前广为流传的“网络成瘾”的表述,认为“目前‘网络成瘾定义不确切,不应以此界定不当使用网络对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损害。”意见稿认为,是否沉迷网络,需要由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来进行判断并给出建议。结合卫生部的意见稿总体精神和医学领域的一些判断标准,针对青年大学生的一些现实状况,本文主要从教育引导的角度对网络成瘾现象进行研究和概括。认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是指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使用网络而引起人的神经紊乱、精神恍惚、躯体不适、心理障碍、价值扭曲、行为异常等现象,从而有损于思想、心理、行为的一种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展机理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发展的思想认知

思想认知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大脑中引起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处理与此事物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方式与领悟能力。大学生接触网络,其思想认知结构受到知识储备、经验阅历、文化心理、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学生首次接触网络并其产生特别的偏好,是其网络成瘾形成的起始阶段。大学生由于不同的思想认知倾向,其个体的网络行为通常会出现异常偏向,导致其思想情感迷茫。在网络行为的强化下,一旦思想情感迷茫,就会更加依赖网络,网络认知偏向致使其思想情感失控,尤其是以思想情感交流为纽带的人际交往方面呈现出迷茫状态,如果陶醉于“乐此不疲”的个人网络放纵,其思想道德就会发生异化,进一步负作用于自身的理想信念,导致其理想信念动摇。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里我们所说的大学生理想信念,主要是指知、情、意、行统一作用的道德理想信念,当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无法摆脱网络的束缚时,道德理想信念就会动摇,成瘾便最终形成。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发展的心理历程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虚拟、开放、互动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了网络自由人的自豪,对网络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和兴趣。大学生每天机械地执行“三点一线”的单调学习与生活,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乏味的状况。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郁闷、烦恼、理想和抱负,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展现自我。在向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由驱使下,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心理依赖。在看一看、试一试、尝一尝的矛盾心理驱动下,对网络的乐趣终究还是难以自控,进而就演变为一种心理依赖。当大学生把网络当作日常学习、生活、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大学生上网过程中的认知情感、精神享受、行为驱使、价值认同等就形成了一种连环链条,严重的时候也就是发展到网络痴迷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着各种网络行为的异常。而网络之所以使得大学生痴迷,是因为它的无拘、无束性和随意、无责任性,这里可以漫无禁忌的谈天说地、论人是非,国家大事在这里也会轻松得到表达,无所谓对错,言论的最大自由给大学生一个充分发泄的天地,一切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惬意、完美、快乐的网络世界使得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网络才能够满足自己的快感和精神需求而通宵达旦整日“泡”在所谓的民主、自由、博爱的虚拟网络世界中。

(三)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发展的行为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网络发展的途径已经可以做到为我所用、扬长避短了,但在心理猎奇的驱使下,憧憬各种未知的经历和奇特的感觉。在寻求更为刺激的网络行为中,健康的心理促使大学生可以探索更多的网络未知问题,使其保持良性的网络行为;不健康的网络心理,就会产生信息泛滥、诚信缺失、情感淡化,甚或价值扭曲及更多的社会道德“负效应”。如果大学生缺乏主观能动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将其猎奇的网络行为演变为严重的失范行为。在这一“新的场域”,网络使大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网络的出现也带来了“语言暴力”、“网络病毒”、“恶行骇客”、“人肉搜索”、“黄毒肌瘤”等诸多不合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失范问题,如果仍然坚持错误的网络行为,无法抵制其内容的诱惑和内心的欲望,此时就会由良性网络行为演变为恶性网络行为,使得大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难以抑制上网的冲动,此时网络成瘾行为又会达到一个高峰浪潮。

总之,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一个复杂的“思想——心理——行为”变化过程,其网络成瘾状态的呈现伴随着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动态变化而最终形成。(图2)

三、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与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特点

1.多元复杂的心理原因。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以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交际成瘾为典型。这除了大学生具有新鲜好奇、单纯易变等心理特点外,他们还十分熟悉和亲睐网络。大学阶段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剧烈蜕变时期,自尊心、孤独感、个性化、猎奇感,以及对恋爱的热衷、对压力的释放等,都会对网络成瘾产生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欲望十分强烈,不停地在网络中寻找精神抚慰和满足,一切都遵循着“快乐原则”,虚拟性适应并满足着大家内心的强烈需求,交互性提供广泛交流的空间和契机。网络中新奇的东西更是刺激着大学生好奇的心理,对尚不成熟的心智构成了极大的诱惑,补偿大学生生活中的平淡,满足了心理中的需求。因而,网络成瘾的概率以其心理过程的促发趋于多元复杂。

2.工具多元的载体主导。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传播模式的不断更新,如今,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各种媒体形式,博客、播客、微博、轻博、维客、虚拟社区等不断发展和扩大,以腾讯QQ和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已然成为了广大大学生网民最普遍、最常用的沟通交流方式;电子杂志作为一种重要的网上出版物,以多媒体、快捷化受到了大学生网民的由衷喜爱;网摘、社会化书签等各种各样的内容聚合方式(RSS)不断兴起,不仅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更是大大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特别是以iPhone、Samsung GALAXY为代表的系列智能手机、以iPad为代表的系列平板电脑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及近期三星Galaxy Gear可穿戴数字智能手表在大学校园的风靡,其通过与手机蓝牙连接后,能够收发和存储各种信息数据,拨打接听电话、收发电子邮件、玩网络游戏等,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亲睐。

3.网络语言的喜爱流行。当代大学生涉猎知识面广,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从大学生成瘾内容看,涉及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娱乐、网络色情等,他们不再满足单纯的上网聊天和信息浏览,而趋向于更高水平、更复杂的网络行为,在网络上表达词语来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通过自己的方式在网络上抒发情感、发表见解和观点,借助一些象声、象形、借用、现象衍生词等兴起一些新的网络语言,从而去努力铸就一种新的网络“传统”和“习俗”,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追棒和偏爱,飞信、QQ群里的“恐龙、霉女、青蛙、菌男……”等,微博、微播里的“偶、顶、大虾、东东……”等、“朋友圈”里的“BF、GF、PMP、OUT、3Q、RP、BD……”等。总之,广大大学生们正在努力创造着一种便于表情达意、交流传播的语言和载体,这些特别的网络语言的广泛流行和迅速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浸润着那些大学生成瘾者的思维与表达方式,以及价值选择与认同。

4.身心博弈的过程发展。网络不仅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也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和交际他人的平台。对于网络成瘾的大学,一方面希望摆脱苦闷压抑、渴望自由无束,将心灵深处的“真我”释放;另一方面传统道德的规范处仍然存在于“自我”的内心,道德伦理和自律的约束无形之中限制着大学生沉迷网络。“正如美国学者基辛指出的:‘遵循(Conformity)和违背(Deviance)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之所以能够对行为做出判断,都是‘相对于是否遵从和违反规范来说的。”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初始痴迷网络时,内心经历了理智与情感的较量,大学时代是奋力拼搏、追逐梦想的时代,他们渴求理解、希望成功;他们憧憬未来、祈求人生。他们能够认识到沉迷网络的“恶果”,但是,虚拟的魅力、深深的网海,无法抵制的诱惑在身心的博弈和动态的选择中,亦或川流、亦或逃避,进而陷入难以自拔的网瘾深渊。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消极影响

1.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体心理的影响。大学生一旦不当甚至过度地使用网络,长此以往,将打破个人的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之间原有的平衡,从而对自身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哈佛大学Maressa Hecht Orzack医师经过多年对网络成瘾障碍的跟踪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导致眼睛干、偏头痛、背痛、饮食不规则、不能处理个人卫生、睡眠紊乱等”。许多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免疫功能下降、易激动暴躁、抑郁、失眠多梦等亚健康,有的甚至出现大脑过度兴奋,造成恶心、呕吐、昏厥甚至猝死的现象。这些危害容易使人困倦乏力、疲惫失眠,学习和工作从而效率下降、无精打采。上网就会精神亢奋、全神贯注;下网就会念念不忘、孤寂失落。欲望、冲动、幻想、情感的“潜意识”成为网瘾大学生行为的内驱力,从深层支配着他们的整个身体和心理,成为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2.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学业社交的影响。毫无疑问,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广泛而又丰富的学习、生活资源与平台,也大大培育并增强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开放观念和见识视野。当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抵御不住人机异化带来的人际疏离、价值冲击而得不到满足时,就导致并促使这些大学生个体把目光和精力投向虚拟的网络环境,努力去寻求情感的宣泄与交流、压力的释放和排解。在网络空间里,大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更加大胆自主的姿态参与虚拟人际交往,在沉迷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中,网络游戏玩伴或者是网络聊天友人居多,当生活中遇到困难,往往采取“宁信机、不信人”的态度,从而形成了“现实人际交往失败——上网寻求虚拟慰藉——与现实生活人际脱离——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现实人际交往失败”的恶性循环状态。现在大学校园里不管是宿舍还是餐厅,小路还是大道,一眼望去大学生“低头族”、“拇指族”捧着手机在“狂刷”、“狂晒”、“狂聊”,这些所谓的“手机控”已经成为了最新、最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

3.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人格道德的影响。道德可以视为社会伦理的个体化与人格化,通过个人修养,社会伦理才能成为个体道德。在网络社会和信息时代,网络主体通过某种网络载体或者方式联系的每一个结点,以及一系列的有关交往和交流活动,实现网络个体人格的不断发展、提升与完善。对高校大学生来讲,就是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把自身培养成符合社会基本道德要求并能担任一定角色的社会人。但是一些媒体传播者因为媒体素养的缺失和商业利益的驱使,别有用心地向青年大学生传播一些暴力、色情、赌博、恐怖的不良信息,借助智能手机、新媒体技术发布虚假的信息或流言蜚语。处在信息化生存的大学生过度迷恋网络,长期淹滞在数字化的网络空间,势必导致心理层面的固定化和网络道德的异化。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滥用“自主权”,自律能力不强,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无约束性就会造成大学生某种程度的人格分裂,甚或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模糊,淡化网络虚拟与现实的差异,引发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

四、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建议

网络以其明显的开放自主、虚拟互动特征,再加上广大青年学生具有的自主个性、活力四射、不受约束等,从而使大学生的网络语言和行为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道德约束和规范,纵容甚至放纵自己的网络行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态时刻伴随并反映着其思想、心理、行为的动态变化,需要我们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

(一)引导大学生辩证的看待西方文化,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经济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文化、科技等长期主导着世界的发展,西方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在网络世界不断地传播、渗透其主导下的价值观,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西方的文化、伦理和价值规则大胆宣扬着资本主义的价值模式和生活方式,打着“言论自由”、“网络自由”的幌子,企图采取“和平演变”的战略,利用其经济、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大肆贩卖西方价值观,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猛烈冲击,进行文化上的侵略和渗透。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当代大学生应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利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做好网上舆论传播,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二)强化大学生网络安全的技术防范,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不断扩大了他们的交往范围和交流对象,但其自身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技术安全漏洞和风险。例如,系统崩溃和网络故障造成数据损坏或丢失,一些寻衅滋事、贪图个人利益的网络犯罪分子隐藏于微博、、QQ等网络工具中侵入国家安全部门,偷盗国家机密材料。作为高校网络舆论的监管部门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就要提高思想警惕和技术防范水平,积极开发高水平的网络攻击防范软件,从量、度、维三个方面着手,从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的角度建立和完善分析预测机制,强化大学生网络安全的技术防范。将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与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动员广大青年为止奋斗,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向着习近平主席所要求的“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道德自律,培养信息社会的道德理念

面对信息社会的突飞猛进,道德教育成为全球性难题。对于自我认同危机的大学生,必须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制定一些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在生活中不断地寻求乐趣和成功感,上网要努力做到有利、有序、有度、有节的网络素养的道德自律。在网络社会,正如“布拉格宣言”提出的信息素养是一个人投身信息社会的先决条件,以及“亚历山大宣言”所宣称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的灯塔,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具备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理念,用自立自律来抵制各种各样的网络诱惑,以便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无数事实表明,人类越是发展和进步,就是不断向文明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其道德也就越符合人类自身的存在本性,也就越需要具有普遍的“道德至善”。因此,信息社会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引导,要从道德理念的多维度来展开,以历史的高度、教育的方式、心理的模式,引领大学生追求至善。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