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理念、方法与影响力

新闻界 / 2018年11月14日 04:06

手机

大数据方法在新闻传播创新中的难点与关键

常江 杨奇光

1月25日、1月26日两天,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中,央视一改记者蹲点车站报道春运的形式,引入百度地图LBS定位大数据,在屏幕上直观的展示十大热门迁徙线路和排名前10位的人口迁入、迁出城市。

其实,第一个利用数据进行的新闻报道可以追溯到1821年5月5日,《卫报》历史上第一份报纸的头版新闻:曼彻斯特在校小学生人数及其年平均消费。这份数据现在可以从《卫报》的网站上下载原版的PDF数据,或经过后期数据清理的资料表。(数据新闻中文网)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数据新闻不仅仅是利用数据报道,以信息图表的方式呈现出的新闻。在互联网上较有影响力的《数据新闻手册》一书将数据新闻的重要意义总结为如下几点:1、过滤数据流;2、提供不同的新闻报道路径;3、类似带有数据的摄影新闻;4、构成获取信息的新方法;5、定位异样的东西,识别新兴的趋势;6、对官方信息作出独立诠释;7、消除信息不对称;8、提升新闻从业者的技能;9、对抗公关数据;10、节省时间;11、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12、带来新的生产和扩散知识的手段。

本期热点访谈邀请专家学者,共同关注数据新闻流行的现象,解读数据新闻潮流背后的媒体角色、内容生产、受众行为等话题,并探讨数据新闻对传媒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前景。

本期的四位访谈对象是:

祝建华香港城市大学媒介与传播学系教授。

王宁 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研究员。

韩纲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章戈浩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常江:“我们不创造数据,那是统计局的事。我们不画油画,那是梵高的事。我们只加工数据,那是我们唯一关心的事。”这是新华网“数据新闻”主页上的一段话。您认为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究竟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背景资料]

美国“科技博客读写网”发表了一篇分析新闻行业未来发展的文章,文章认为一些对于“数据新闻”的定义非常狭窄。首先,任何优秀的记者都会利用所有准确的信息源和所有能够用到的工具来审查和分析信息。这包括数据库以及管理和分析工具。我们不必称之为“数据新闻”,它就是新闻。其次,报道是新闻行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记者需要其他合作者:编辑、摄影记者和设计师。由于我们是在网上操作,我们还必须加上产品经理、工程师和数据专家。数据应该渗透于创造产品的整个流程中,而不仅仅是新闻收集环节。特别是,数据新闻的概念似乎已沦落为由本地数据库支撑的超级本地新闻报道,然而,新闻记者其实可以更好地处理数据。文章还对数据新闻的从业者说道,新闻行业需要学会利用数据来改进自身的报道和产品。我们的行业所需要的不是大量的数据,而是利用这些数据来研究我们的读者。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一文中将数据新闻做出了如下解释,数据新闻是“新闻数据化”这一理念的典型代表,即在形式上以图表、数据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少量文字;在实际操作中,记者主要通过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或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或是抓取大量数据拓展既有新闻主题的广度与深度,最后依靠可视化技术将经过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融合,以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加以呈现,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客观、系统的报道以及良好的阅读体验。

关于数据新闻中数据的角色,伯明翰市立大学保罗·布莱肖这样认为,“对于数据新闻来讲,数据可以是其来源,或者成为新闻报道的助力工具一一或者其角色两者兼而有之。同其他新闻来源一样,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其一样怀有问诘精神;和其他新闻报道的工具类似,对其如何影响事件报道和文章基调也应有所认识。”

祝建华: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在传统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加上多种媒体技术,运用分析和过滤,把大量数据融合到一个整体中。这些新闻中所用数据是公开的,所用工具资源也是共享的。这是数据驱动新闻的一个特质。数据新闻生产的意义在于把事件发生背后的趋势和意义以融合的方式完整呈现给受众。目前,在数据驱动新闻中文字占比较少,大量运用图片和动画,以及概率统计、分部空间和未来的趋势分析等。整个新闻的制作过程首先是收集数据,然后进行信息过滤,接着使之可视化,最后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由于信息量的巨大、杂乱无章以及良莠不齐,过滤显得尤为重要,是数据驱动新闻中的关键。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数据驱动领域颇有突破,其中英国《卫报》做的十分出色,它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四条值得借鉴的经验:第一,一切数据要公开:这当中包含自己收集的一手数据和整合他人的二手数据;第二,制作过程使用免费软件,例如MsExcel和IBM ManyEyes等;第三,对于新闻视角分析要提供深度的报道;第四,新闻通过博客发布。

王宁:首先,这里有一个误区:数据并不是创造的。数据只是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物质和现象的记录。因此,数据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相信统计局也不是在“创造”数据,而是在“统计”数据。那么作为新闻和数据的关系,我觉得就更不是“创造”和“加工”的关系,因为这两个词语里面人为地因素都偏重。我似乎觉得,用“收集数据”和“发掘新闻”描述似乎更加妥帖一点。

其次,传统的新闻行业是建立在信息稀缺的前提之上的。传统的新闻报道要做的事就好像在群花中采蜜一样,必须经过大量的寻访和采集才能做出有价值的报道。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稀缺的瓶颈被打破了:手机成为普遍的通讯工具,手机用户成为了自媒体,信息以流的方式奔涌而来一一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都被打破了。因此,如何使用好这些数据将会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转变也不可避免:传统新闻从业者的角色主要是从稀缺的信息中收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以媒体为媒介进行新闻报道;而数据新闻从业者则更加注重在大量的流动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把它转化为新闻素材,并且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给读者。

韩纲:有别于信息采集常以采访为主,报道方式多以文字图片或音视频表述为主的传统新闻报道,数据新闻的理念和采访报道方式带来新闻生产的某种范式转化——它以数据为出发点,围绕数据来组织报道,因此与数据相关的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如统计、数据解析、挖掘等)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数据新闻”为此也被称为“数据驱动(data-driven)新闻”。可以说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解读和呈现是数据新闻生产的四大要素。数据的来源当然远不仅是统计局,数据新闻的制作也不仅仅是加工数据。

章戈浩:数据新闻并不是凭空而来,其实历史上早就有媒体在新闻中使用数据。早在1821年,《卫报》编辑们就已经采取表格与统计数据来支持新闻文本;最早的数据可视化则可以追溯到1858年南丁格丁创造性地使用玫瑰图来描述士兵伤亡情况的报告。近年来风头正盛的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也有人称之数据驱动新闻(data driven journalism)。从这个称谓就可以看出,它并不仅仅只是为新闻添加上数据,而更强调新闻来源于数据。正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过滤,从而创作出新闻报道。以往更多的是文字为主、数据为辅的(data for the journalism)或是数据文字相辅相成(Data with the iouralism),而数据新闻则是数据为先、文字在后,数据驱动的新闻。这实质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思路与流程。不同于传统新闻,主体由对事实的描述或当事人的话语引用构成,数据新闻更多地是对数据的展示。也有人采用计算新闻学(computational journalism)称谓,以强调“计算”这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数据”这个对象。

然而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数据新闻就是与数字打交道,画出夺人眼球的信息图。它与传统新闻一样仍然是在讲述故事,讲述数字背后人的故事。只是采用了数据新闻的方式,可以更简单而清晰地让受众明了复杂的情境。有些时候无法到达现场,甚至无法知晓新闻的第一现场在哪里,比如最近的马航事件。传统的调查新闻所积累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失效,而CNN等媒体基于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所制作的新闻虽不能替代传统的调查新闻,但已在相当程度上补充了传统的报道方式。

从目前比较成功数据新闻实践来说,我并不认同新华网“数据新闻”主页上的这段话。在数据新闻的生产中,媒体不能只是被动去阐释已有的统计数据。有时有些数据恰恰是媒体挖掘出来,甚至“创造”出来的。有些充满互动性的数据新闻作品本身又成为了生产数据的基地和收集数据的平台。换而言之,数据新闻不仅仅提供了信息,也提供了个人化的议题。在对于伦敦骚乱的报道中,《卫报》就鼓励读者将自己拍摄的骚乱发生前后的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而此后的若干数据可视化正是基于读者生产出来的这类数据。

数据新闻往往会和数字叙事、交互设计、信息可视化等一系列概念联系在一起。此外,还需意识到另一方面,使用数据在新闻中起到特定的修辞效果,甚至刻意地进行欺骗也并不鲜见。过去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在数据新闻语境上,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常江:数据新闻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在国内,央视推出专题“据说春运”、“两会解码”,新华网打造了“炫数据”网页;在国外,老牌媒体《卫报》、《金融时报》以及新兴公共新闻网站(如ProPublica等)也都在打造数据新闻,您认为有哪些原因导致了数据新闻的勃兴?

[背景资料]

央视推出的马年春节、春运的相关数据新闻报道令观众印象深刻。据《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春运期间百度上线“迁徙地图”,人们通过该网站可以获悉8小时内排在前十位的“迁入热市”、“迁出热市”和“最热线路”。据介绍,迁徙地图的奥秘来源于人们日常运用的手机定位服务,百度分析网民的定位信息,利用大数据处理,得出国内各大城市的春运迁徙人口数据。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引入该网站数据推出“据说春运”专题报道,以直观图像形式向观众展示全国春运迁徙的情况,并结合相关调查挖掘出诸如“逆向迁徙”等出现的新现象。与传统新闻报道相比,这种新闻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反映的现象更为全面。

2014年“两会”期间,央视又加大了大数据分析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力度,在每天最重要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中专门安排4分钟的专题栏目《两会解码一一两会大数据》,由主持人欧阳夏丹向观众详细解读。

早在2010年,《卫报》使用来自维基解密的数据,借用谷歌地图提供的免费软件coogle fushion制作了一幅伊拉克战争中所有的人员伤亡情况点图(dotmap),此则新闻在刊登后引起了英国朝野的震动,有分析指出,这则新闻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英国最终做出撤出驻伊拉克军队的决定。

有学者表示,数据新闻的价值在于对数据流的过滤。北卡罗莱纳大学查珀尔希尔分校荣誉退休教授菲利普·迈耶认为,在信息匮乏时,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努力都是信息的寻觅和搜集。现在信息充足,对信息的处理就更为重要。通常我们对信息的处理分为这样两个层面:第一,通过分析,理出头绪,从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中构建出轮廓。第二,将重要和相关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和自然科学相类似,数据新闻揭示的方法和结果的呈现是能够通过复制得到证实的。

《纽约时报》阿伦·皮尔霍夫则认为数据新闻为叙事找到了新的方法。“数据新闻像是一个涵盖性的总称,包含了日益增长的一系列用于新闻叙事的分析工具、技术手段和方法。它几乎样样包含,从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使用数据作为新闻‘源)到处于尖端前沿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和运用程序。其统一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分析,帮助我们知晓当天发生的一切重要事件。”

祝建华: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打破了之前新闻从源头到媒体再到受众的传统模式,在新闻传播方式巨变的大环境中,新闻表达方式也需要推陈出新。这是数据新闻发展的主要社会背景。

王宁: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我们从传统的信息匮乏的模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模式。再加上我们处于数字化和数据化的浪潮中,人类生产、加工和传播信息的方式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未来所有的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都被数字化,转化为数据,进而都是有迹可循的。这对新闻行业在抓取新闻素材等方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再加上,媒体是一个受众的产业,当所有的受众都转移到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时候,媒体也被迫进行改变。因此,数据新闻也可以被解读为新闻行业在这种浪潮的驱动下被迫所做出的转变。

韩纲:数据新闻概念本身并非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个人认为它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荣休教授Philip Meyer一直倡导的“精确新闻”是一脉相传的。Meyer早年是记者,并一直致力与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融入新闻采访和报道。此外,信息数字化及海量数据的积累和可获得性的提高,计算机辅助报道技术手段的大量采用,新媒体平台交互性的要求,受众以“新闻”为人口,以“信息”为出口的新闻消费模式的变化,甚至利用计算机编写新闻和使用计算机算法对新闻报道进行整合的供给方式的影响等等,都可能是推动数据新闻勃兴的原因。应当指出的是,数据最终是为我们探寻、诠释和理解事实服务的。新闻报道的“气质”可能变了,但“实质”没变。新闻记者秉承的揭示真相、追求真理等核心价值没有变。

章戈浩:数据新闻的兴起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的数据公开。公开的,可以为公众所获取的数据是数据新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之一。此外,数据分析技术与可视化技术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使得处理分析与挖掘大规模数据成为可能。数据新闻所分析的数据量级已远非传统新闻操作中数据图表可相提并论,其数据多为上万甚至百万、千万计。这当然是拜信息技术发展所赐,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可能。另外,在作品展示方面,由于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互动式可视化效果在新闻作品中呈现成为可能。当然在传统的新闻操作也曾有过基于数据分析与综合而完成的新闻作品,事实上,采用统计或量化方法分析数据并生产新闻的方式与理念在新闻学界早已有之,如菲利浦·梅耶的《精确新闻》与《新精确新闻》就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只是新兴起的数据分析技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大大推进了这一思路。

常江: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新闻生产,有人号召:年轻的、有经验的记者,Web开发人员、设计师、程序员,甚至是黑客一起出来“玩”。您认为数据新闻的生产模式对传统记者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战?

[背景资料]

数据新闻记者做些什么?“数据新闻中文网”的一篇文章这样回答,数据新闻记者需要发现新闻、找到线索人物、进行采访和写作,这也是传统新闻记者的任务。此外,数据新闻记者还要发现有趣的数据,嗅到其中的新闻价值,整理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并根据数据进行进一步的采访和写作。

有外国学者认为,数据新闻生产中的新闻记者职能也发生了变化,记者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报道事态的人,变成了告诉我们“事件特定走向究竟真正意味着什么”的那些人。这些话题的范围十分宽泛。可以是正在发醇中的下一次经济危机,也可以是我们使用产品背后的产业经济,或者是政客的重大过失,公共款项的滥用等等。

新闻业界一些真实的案例更能说明数据新闻记者需要掌握的“新技能”及可能面临的挑战。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制作首个数据新闻《煤层气体》时,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团队,成员包括网页开发和设计人员各一名,一名首席记者、一位技术顾问、一名通晓数据分析软件的专家、一名拥有数据挖掘、信息可视化和高级检索技能的学术顾问、一位能协助ABC多媒体平台行政事务的项目经理和一个可供基本调查的样本群。

发生在《迈阿密先驱报》的一个事件为记者如何正确运用数据进行报道敲响了警钟。来自德仔网的一篇报道,几年前,《迈阿密先驱报》的记者试图分析因醉酒被捕的人们受到的判罚如何因不同的法官而发生变化,记者从法院系统获得定罪纪录,并根据数据字典分析了三个不同的处罚变量的数据:监禁时长、拘留时长和罚款金额。这三个数据会因法官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记者以此为证据,写了篇关于有些法官判罚严厉、有些判罚温和的报道。但每一位法官都有约1%到2%的判决数据没有显示监禁时间、拘留时间和罚款金额。因此,在展示每个法官的判决模式的图表中,都有一小部分案子显示“零处罚”。当新闻报道和图表出现在报纸上后,法官们厉声抱怨《迈哈密先驱报》是在控诉他们违反州法律,因为根据州法律,任何人酒后驾驶都要受到惩罚。

因此,记者又回到了制作这些数据文件的法院办公室,询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错误。他们被告知,这些案件涉及的是首次被捕而经济窘迫的被告。一般情况下,被告会被要求支付罚款,但他们没钱。所以法官判罚他们去进行社区服务,比如,清理街道上的垃圾。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数据库结构创建完成后,这些法律要求的惩罚被忽略了。然而,这并没有在数据中被标注出来,并因此导致《迈哈密先驱报》最终发布更正启事。

祝建华:研究大数据的学者当中都是来自什么学科的?首先第一位应该是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占27%。工程技术与之差不多相等,当然在很多学校工程技术跟计算机信息科学和技术是交叉在一起的。这两个部分占了一半以上。然后是两个比较大的应用领域,医学生物化学是一类,下面是基础研究,数学、物理。再往下两个比较小的团队,一个是商学院,一个是社会科学,加起来15%左右。我们做的研究差不多落在这15%里面。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这应当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王宁:如果说传统的新闻学更加倾向于社会科学的背景的话,数据新闻的产生更加是一种自然科学的方法:就如同从事一个科学实验,需要采集和分析数据并且得出结论,并且这个结论是可以被验证的。这需要新闻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数据科学的工具和方法。

由于新闻产生方式的根本转变,当信息由稀缺资源转变成了过剩资源的时候,新闻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记者可能通过和路人聊天就能获取有用的新闻素材,而数据新闻时代的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来驾驭海量的信息流,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进行一定的统计和分析,最后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给读者,进而把它转化为新闻素材。这种能力并不是传统记者和传统新闻学学生与生俱来的本领,然而这种能力却更多的存在于程序员、网页开发员、黑客和科研人员的身上。这里并不是说这样人会取代记者的工作,也不是说传统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发掘有价值新闻进报道的能力不重要,而是说数据新闻记者在具备传统素质的同时,需要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数据科学的知识和能力。比方说,数据新闻可能要求记者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知道如何在大样本中进行采样,并且降低数据的偏差,了解数据的统计属性和插值,从而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另外,记者除了要学习掌握如何寻找,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能力,也可以选择和具备数据科学方面的技能人合作来共同报道,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韩纲:前面提到的数据新闻生产的四大要素其实也是对传统的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又来自网络化的、被互联网赋权的公众。这种挑战也同时来自于传统新闻媒体如何优化对内容、渠道及其他影响新闻生产业态的要素的取舍和平衡。

对传统记者个人而言,如何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编码、数据搜集、挖掘和统计分析能力,以及数据可视化、交互化和多平台、富媒体整合能力,恐怕是最急迫的要求。其中编码的能力应当上升到和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些能力一是需要从新闻教育和岗位实践中培养,二是需要借助跨专业跨领域的协同合作。目前可能是后者为主,前者为辅。未来必然是前者为主,后者为辅,或者是两者合而为一。

章戈浩: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据新闻实际上整合了若干个专业领域,从传统的调查新闻到统计,从设计到编程。它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同的新闻机构在生产数据新闻时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要求记者具备编程能力,而有的则是外包给软件公司;有的购入专门的定制的软件工具,有的则使用免费的网络工具。目前,数据新闻的分析与可视化的不少工作都可以采用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工具实现,因此基本的数据处理能力与数据可视化应当同传统的采写编评一样成为新闻从业者必备的技能之一。但毕竟在数据新闻生产中,有些工作专业性,不可能一个人单打独斗地完成,更多需要分别精通数据技术、设计编排的人才的参与。这也就是为什么数据新闻往往会和交互设计、数据分析、数字叙事等概念一同出现。

传统的新闻业很大程度是福特制式的流水线作业,记者负责写稿、编辑负责编辑、摄影记者负责照片,最后由版面编辑负责排版。每人守土有责,但各司其职,少有交叉。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打包规划,大师概念等观点,将传统新闻业的层级管理扁平化,并认为这是未来新闻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数据新闻的出现使这种观念得以实现。按这种思路,在选题之初各路人马在某个“大师”的协调之下就参与报道。对于传统记者来说,具备新闻敏感、熟悉新闻规律,如果将原来的文字叙事能力“升级”为数字叙事,并有一定的交互设计、数据挖掘的知识与观念,更容易转型成为数据新闻生产团队中的管理者与协调者。

常江:有观点认为,传统新闻制作流程不允许受众参与新闻生产,而数据新闻的受众可以参与数据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数据新闻勾起了受众解读的激情。您如何看待数据新闻中的受众行为?

[背景资料]

不同于传统的媒体报道,数据新闻勾起了受众空前的解读激情。一个例子是,东莞扫黄导致了东莞人口的迁移,网络上展开了对迁移地的热烈讨论。

当央视的新闻播出后,一部分网民想到通过“百度迁徙”查询东莞当天的人口迁徙状态,结果显示,从东莞去往香港的人占比最多,于是有人将其视为香港人逃离东莞的佐证。虽然事后有媒体质疑这种解读并不完全靠谱,东莞的人口流动与色情业的关联度并没有那么高,但这并不影响网友在微博、上转发和评论的积极性。(经济观察报)

另一个例子是《卫报》发动受众参与新闻数据的处理并获得了一场新闻战的胜利。

2009年,英国爆出政客选举开支丑闻。《卫报》的竞争对手《每日电讯报》每天都在头版上揭露那些骇人听闻的选举开支丑闻。《每日电讯报》有一个专门的记者团队对泄露的文件检查了一个月,并努力从中挖掘新闻线索。作为对公众愤怒的回应,英国政府宣布将在线公开超过100万份扫描的文件和收据。《卫报》每天都为仍然落后于《每日电讯报》的抢先报道而懊恼,于是开始请求读者帮助筛选这100万份文件,并找出至今仍未被披露的渎职行为。《卫报》的网站上开始运行一个软件,该软件允许读者一个个检查记录并把收据用四种方式归类:“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感兴趣但是已经知道的”、“调查这个”。超过两万名读者做出了贡献。17万份收据记录在80个小时内就被检查完毕。此外,《卫报》又开发出一个业绩最佳志愿者的名录,这进一步为志愿者分析数据增添了动力。当《卫报》为每一个收据都配发了一幅下议院议员的照片时,读者的反应骤升。报社甚至从亚马逊公司租赁了便宜的服务器空间来处理最初的雪崩式的关注。

《卫报》以低廉的成本打赢了一场新闻站,这一事件被解读为促成了一种众包式的调查性报道,有学者表示,这种创新性方式帮助报纸与它的读者建立了一种更为融洽的关系。

王宁:由于大众传媒越来越借助于互联网,所以导致新闻的制作流程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方式慢慢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中,受众的行为将会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全过程,而这种参与程度将会极大地激发受众的热情,从而形成媒体和受众互动的反馈环路,从而能够展现出新颖并且有深度的报道,也会改变传统媒体刻板教条的印象。

韩纲:这个问题本身可以做一系列很有意思的研究。简而言之,“受众参与”一直都有,但程度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受众不再仅是使用与满足的主体、新闻消费的主体,更逐渐向新闻内容制作者转变。这个变化并非始于数据新闻。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由于传者和受众在信息发布和接收上的权利差距在缩小,这种变化早就开始了。公民新闻,开源新闻,众筹新闻,计算新闻、社交新闻等等,都改变和重塑着新闻生产的生态格局。职业记者讲述故事、赋予意义的角色是否会被其他社会分工系统所取代,还有待观察;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地位以及记者作为首要的“事实提供者”的特权实际上早就已经不存在了。公众通过个人信源(爆料),社交网络参与(协作生产)等方式进入新闻生产流程,传受边界日趋模糊。在新闻生产线上,专业记者承担比以往更多的对公众提供和创造的内容进行判断、把关、核实、筛选、解释和整合的工作。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弱化,但依然有权威;公信力下降了,但依然有公信。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单位仍是“大号”和主要新闻源。以公众为主体的松散的新闻发布和碎片化拼凑无法达到传统的组织化工业化的新闻生产水准。但值得关注的是,松散的、个人化的受众参与也有可能机构化、组织化,形成非传统的新闻单位,从而逐步形成规模化竞争。当数据成为一种社会资源,而不是专业新闻机构的垄断资源,当个人、群体、机构甚至机器都开始为公众提供新闻的时候,不得不担忧的是今天的新闻业已然从我们经常讨论的“半专业化”或“准专业化”状态过渡到了一个“去专业化”的过程。现实非常残酷。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