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求助文本的话语研究

新闻界 / 2018年11月12日 15:19

手机

新手求助,易语言超级文本浏览框的

摘要:网络求助文本是求助者通过话语寻求社会救助的一种实践形式,通过对“轻松筹”、“微爱通道”的三个案例的话语分析发现,求助者通过伦理叙事、自我标签化、道德化叙事建构自我的“弱者”身份,通过“悲情叙事”进行情感感染及动员,通过“自证”“他证”方式建构与潜在救助者之间的信任,整个话语表达的核心在于构建求助者和潜在救助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从分析来看,目前的信任关系主要建立在道德因素、熟人社会网络、语言的认知及判断等基础上。

关键词:网络求助文本;话语研究;轻松筹;微爱通道;悲性叙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京丽,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四川成都610106

当代个体社会权力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话语来表达和实践,在社会救助体系中,处于弱势阶层地位的求助者本来就严重缺乏话语权,自然就缺乏实现社会权力的手段。社交媒体平台解决了“微公益”话语渠道和平台问题,带来了公益传播的根本性变化。相较于传统的官方媒体和市场化媒体而言,“微公益”平台最根本的变革在于解除了求助者“被代表”“被话语表达”的被动困境,让求助者直接进入话语体系:为自己发声。“微公益”以人际交往为路径的传播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公益传播的话语情境,让“求助者”和“救助者”通过直接互动对话建立信任关系,使社会救助变得触手可及。

在互联网情境中,一些专业救助平台上的文本是社会救助传播的主要载体。根据费尔克拉夫的观点,话语是(个体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话语实践是联接话语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中介物。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话语参与社会实践、再现社会事实、构建社会关系三个层面。当“求助”和“救助”在技术层面触手可及,社会救助实践更多取决于“求助者”和“救助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交流的有效性,因此求助文本的创作和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所考察的网络求助文本是以语言文字、图片符号为主体,包括公益传播平台、转发者说明、受众互动等内容在内的多模态话语系统,是求助者用以实现筹款功能的所有符号的组合,情境中最火爆的救助平台“轻松筹”、“微爱通道”是本文的文本来源。

一、文本来源:“轻松筹”“微爱通道”的三个样本

(一)平台状况

“轻松筹”是江苏众筹网络科技基于平台推出的一个众筹平台,2014年8月上线,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仍是其版。截止2016年3月10日,轻松筹注册用户已达29199348人,筹款项目336387项。2015年年底,轻松筹进行业务改版后主要包括三个板块:尝鲜预售、梦想清单、微爱通道,其中“微爱通道”是其微公益平台,挂靠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红十字一轻松筹微基金”,主要进行公益募捐的项目发布、审核、众筹、互动。作为一个最先为草根网民实现生活小梦想的舞台,到今天成为“无心插柳”的社交媒体公益平台,“轻松筹”的意外走红从反面说明我国“微公益”事业急需要一个爆发平台,以满足草根网民基于人际关系的信任而进行的社会公益实践。

(二)三例网络求助的偶遇样本

在轻松筹平台上,迄今已有超过2万例公益项目的发起,对于一个互联网企业而言,一年半的运营和接近3000万用户的影响力,足以说明平台进入相对成熟稳定的时期。另外,在2万多例公益项目中3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来源、同一类型(大病求助)的偶遇样本,在互联网公益平台中有一定代表性,尤其是对偶遇样本相似特性和类型化的分析,更能折射整体性的特征,体现文本背后社会事实的再现和社会关系的构建。三例样本一个来自山东,一个来自四川,一个来自湖南。(表1)

文本1:母亲割肝救子一只为延续孩子生命

大家好,我是山东淄博张店区的孙大园,由于我的孩子(孙嘉宁)生病今天想借助这个平台为我的儿子筹集肝移植手术费用,希望大家支持转发一下,非常感谢!

2015年的7月24日我的儿子降生在我们普通的家庭,家里欢天喜地的迎接孩子的到来,不过好景不长伴随而来的还有一道晴天霹雳!……医生告诉我们……只有一条路:肝移植!为了孩子能够活下去,我们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赌一把。……看到孩子所承受的不该他这个年纪所承受的痛苦,我们的心都碎了!对孩子对我们都是一种内心的折磨!宁愿生病的是我们做父母的。但只有还有一条路能走就绝不放弃!……这次的手术费用对我们来说真是天文数字!所以今天想借助这个平台让大家帮助一下可爱的孩子,……我和我的家人孩子不胜感激!!!也希望所有的孩子不受疾病折磨,做一个无忧的天使!好人一生平安!

户籍:山东临沂,现住:山东淄博手机号、号、身份证号、建设银行卡号

附件照片:住院预收款收据、住院卡、孩子洗澡照片、睡觉照片、身份证、银行卡照片

文本2: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片希望,一双充满希望的眸子,正等待您救助!

大家好,我叫宋陈承,今年25岁,出生于湖南……东塘村。1月份确诊为尿毒症重症患者,双肾严重萎缩。家里主要靠父亲在建筑工地做工、母亲在西站德胜餐馆当服务员维持家庭生活,家中还有年迈的老奶奶至今还下地种菜。出生于农村家庭的我……

2012年我大专毕业后,怀揣着梦想我南下深圳打工……从小我身体都挺好,没生过大病。但自2015年3月开始我感觉到腰部隐隐作痛,…医生看完后就说了一句你这是尿毒症,……听到这我此刻只想回家……想最后还能陪家人几个月也好。于是立马辞职回家……“你走了我们怎么活啊!”母亲的哭喊最终唤醒了我,让我意识到我在这个家里的重要性,我太自私了。是啊,作为家里的独子……我要活下去,为了自已,也为了奶奶和父母,我还没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呢。

1月14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我住进了长沙湘雅医院肾病科进行治疗。……办理完出院手续后我转到双峰县人民医院继续治疗,……我的父母千辛万苦把我拉扯大,再次把我救回来,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希望大家能帮帮我,帮我度过这个难关。

对以后的生活,我有两个计划。计划一:……计划二:我是道路桥梁专业毕业的大专生。……

希望社会的好心人帮帮我!所有的爱心捐款我会用来……。

在此我保证……同时我保证我不会做一个废人,不会坐等救助……特此我宋陈承在这里祈求,请大家帮助我,让我有底气走下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跪谢!

银行卡号、东塘村谭书记号码、本人电话、母亲电话

附件:病床照片、医院诊断书、治疗费用清单、村委会证明、毕业证书

文本3:“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救救这个可怜的孩子”

“我叫王明,家住四川省……,我是攀枝花的一个打工仔,我的宝贝王诗琪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小朋友,可天有不测风云,嗜血细胞综合症像一个炸弹落在了她的身上。3月5日……(生病及诊疗过程),医生告诉我被救活的希望不到50%。可是,可是,就算只剩下5%的希望,我也会倾其所有。(……目前花费,后续花费……)。对于我一个打工仔的家庭来说真的是天文数字,但我肯定不会放弃她,她一直都是我生命。现在我恳请各位好心人救救我的宝贝吧!希望能伸出您的援助之手,帮帮这个无力的家庭,帮帮我们这对无奈的父母,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你的爱心会使一个5岁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续。谢谢大家了。

附件:医院、孩子照片、医院诊断清单

二、网络求助文本的社会语境

语境是话语产生意义的基本环境,脱离了具体语境的话语研究没有价值。因此,在关注网络求助文本之前,我们应对求助文本的社会语境有一个基本认知:首先,求助文本是产生于社会救助体系这个大的社会语境之中,是弱势阶层为获得社会救助所进行的一种话语实践。求助者的话语表达带有明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性一筹款,这一社会语境会影响和决定网络求助文本中的语言、叙事模式的使用及其真正含义。其次,求助文本的形成有一个更大的社会语境:中国社会交往中存在的普遍信任缺失状态,以及大量网络诈骗、电信诈骗信息所形成的刻板印象。这些都是网络求助文本在形成时的巨大阻力,也是其着力要解决的问题。再次,我们应该意识到,求助文本的社会语境是一个本身并不平等的话语环境,求助者和潜在的救助者在社会地位、阶层、财富、道德感受、心理势能上天然存在着不平等的态势。这也影响着求助者文本的词汇选择和表达方式。

就话语权而言,这些弱势阶层具备了进行话语实践的基础要素:知识、语言能力、话语渠道。尽管话语渠道是第三方的网络众筹平台为他们提供的,但这个众筹平台对所有人开放。在具备话语权基础要素的前提下,本文需要分析的问题是,求助者如何通过文本和潜在的救助者实现对话和沟通?求助者如何呈现自己的“弱者”身份?如何获取潜在救助者的信任?通过什么样的叙事方式进行情感动员与感染?在平台的互动语境中,求助者的话语核心是什么?

三、网络求助文本的话语分析

图恩·梵·迪克认为:“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我们称为话语的这种语言运用单位进行清晰的、系统的描写。这种描写有两个主要的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语境之中的文本才是真正的话语构成。当然,由于语言本身的自反性,语言和语境并不能将其截然分开。语言在语境中生存并获得意义,语言本身又在不断地构建和形成语境。

在上述粗线条的语境描绘下,本文从三个角度来考察网络求助文本的话语生产情况:1.主体的自我身份建构;2.主体通过哪种话语方式对潜在救助者进行情感动员和感染;3.主体如何解决社会语境带来的信任危机问题。

(一)身份的构建

1.伦理叙事——叙述者的身份与角色定位。“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在语言中构建不同的身份总是涉及不同的社会语言,因为我们就是通过嵌入在不同话语中的不同的社会语言来促成、表现和识别不同的社会情景身份的。”进行身份构建是话语的基本功能之一,在求助者面向社会求助的话语情境中,身份的构建是话语的首要职能,在进入研究者视野的诸多“轻松筹”、“微爱通道”的求助文本中,绝大多数文本的开头都开门见山:“我叫***,**省**市**村人”,体现出求助者的直接与憨厚,在中国式行政区划的背景下,表明自己可被追溯和证实的居民身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这与受众以往从大众媒体甚至街头地铁获知的求助者印象完全吻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发布求助信息的大都是与求助者有直系亲属关系或其他亲密关系的人员,“父子”、“姐弟”、“同学”关系较多,少数是求助者自己本人发布信息。这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叙事方式。从话语传播效果的角度看,此类由亲属担任叙事角色的选择虽然并非刻意,但无形中却拨动了受众家庭伦理亲情的情感之弦,更容易起到“同理心”的效果。“用第一人称(我)说话只是人们通过话语构建身份的众多方法之一。”(表2)

2.自我“标签化”——对“弱者”身份的构建。在求助者发布的文本中,除了陈述求助事件外,获取筹款救助的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在于构建自己的“弱者”身份,才能符合中国传统“锄强扶弱”的伦理观念,才能激起同情,获得救助。“轻松筹”的三个求助文本,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和构建了自己的“弱者”身份。(表3)

从这些文本呈现中可以看到,求助者对自己、家庭的社会身份、职业、经济状况进行表述时,大量使用了社会耳熟能详的与“弱者”具有高度关联的名词,来建构自己在社会中的“弱者”身份。尤其是“打工仔”、“农村”、“农民”、“服务员”、“建筑工地”、“下地种菜”等明显标示社会身份的“标签”话语的使用,更是唤起受众以往对于“弱势群体”的媒介记忆。而昭示弱者地位、向社会示弱,更容易激发受众的恻隐之心,有助于增强求助文本的传播,获得更好的筹款效果。对于求助者而言,不管是否刻意突显,但这些带有身份标示的词语无形中实现了“自我标签化”的效果,完成了求助者对自我的“弱者”身份构建。

3.道德化叙事——“值得帮助的人”。在中国传统道德意识浓厚的语境下,如果说仅仅是“弱者”身份的构建,并不足以为求助者赢得直接的社会捐助,因此大多数求助者还会向潜在救助者表明“我是一个值得你们帮助的人”,以个人品行好、善良、坚强、重情义、有梦想等自我“道德化”的话语模式来赢得认可。回到案例来看,每个文本都在话语上有自我“道德化”的表现,即向潜在捐助者宣扬自己所具有的某种道德及品行价值,是“值得帮助的人”。比如,“绝不放弃”(文本1)、“希望所有的孩子不受疾病折磨,做一个无忧的天使!好人一生平安!”(文本1);“自己的理想”、“梦想”(文本2);“想最后还能陪家人几个月”(文本2);“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文本2);“自力更生”、“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不会做一个废人,不会坐等救助”(文本2);“我肯定不会放弃她,她一直都是我生命”(文本3)。这些宣称确实有求助者真实情感表达的因素,但也包含了某种目的性的传播策略和对获得捐助的心理预期,最起码是求助者感受到了潜在捐助者对求助者隐含着道德期待,这种道德期待对其形成了心理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种话语表达方式,隐含了一种满足对方期待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强化了求助者在求助情境中的“弱者”地位,有利于筹款目标的达成。

(二)悲情叙事——情感动员及感染

除了身份建构以外,对求助者困境的讲述成为整个求助文本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民间及草根人群常用的表述方式中,故事化的讲述因其通俗、易读、动人成为他们首选的叙事模式,而最适合求助语境的又莫过于“悲情叙事”。重大疾病、罕见疾病本身就符合人类生老病死的普遍困境,能获得每个人的同情,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贴近受众的生活日常,加上其中夹杂了个人情绪、情感渲染的话语表述,使网络求助文本天然带有“悲情叙事”的重要表征。(表4)

“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悲剧的基本来源,从三个文本来说,其话语都带有强烈的悲情叙事色彩。文本通过强烈的前后对比、极化表述、通过情绪一波三折的悲惨故事讲述,通过微弱的无力感的表达,使求助文本成为打动人心的巨大力量。

(三)多模态话语传播——“自证”事实

在互联网背景下,多模态话语传播大量出现在各类文本和传播事件中,它“是通过多种‘符号模式(表达手段)整合成一个统一整体而产生”的话语传播现象。“大约在过去的90年间,交流本身已经迅速多模态化。”“视觉和言语就这样被混合起来。文字和图像不再孤立地产生意义,而是需要依靠彼此来传递信息。”“多模态传播不再是专业人士的领地,而面向所有人开放”,互动平台上的求助者,对文本的网络互动传播属性了然于心,基于自己以往的媒介阅读和传播经验、他人建议、平台要求,很容易采取多模态的话语传播方式。

基于中国社会陌生人彼此间并不信任的传播语境和“眼见为实”“有图有真相”的接受习惯,求助者在文本中阐述求助事件后,大量采用照片作为附件,包括能对事件真实性产生权威影响力的他人电话、身份证等佐证,以证实事件的真实性。值得注意的是,附件照片的选择主要分为两个内容,一类是能够让受众“眼见为实”的病人在病床上的照片,其二是带有浓厚官方色彩的第三方证明照片,包括求助主体的身份证、银行卡号、各个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报告、收费收据,在文本2中甚至还出现了当地村支书的联系电话,以便心有疑惑的受众去求证事件的真实性。

网络求助文本的多模态话语传播,一是说明互联网技术和语境给每一个求助者带来了新渠道和希望,二是说明求助者创作文本时,已带有强烈的互动交流意识和对受众反应的情境预设,这正是以往社会救助传播中所不具备的特点。

(四)多主体话语传播——“他证”事实

在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高度情境化的空间中,一个求助文本的发布和多次转发可能会因为发布者、转发者本身在朋友圈的地位或影响力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传播效果。在被社会盛行的各类诈骗信息提高警惕性和免疫力之后,中国的普通网友们在转发求助信息时大多充较为谨慎,因此,在进行信息转发时大多添加了转发说明,向朋友圈证明信息的真实性。除此以外,发布平台轻松筹也通过两个主要途径对求助者信息进行证实,一是对各类证明的核实,即前文所说的各类附件文件,二是平台开通了“我来为她证实”功能,号召了解求助者状况的人作为第三方,为求助者证实。(表5)

如表5所示,发布的网络平台构成求助文本的第一话语情境;多次转发后转发者的评价与说明,又构成网络求助文本新的话语情境。求助者、转发者、发布平台之间共同形成了一个多主体的话语传播系统,彼此通过话语的文本间性形成互动的意义场域,使求助文本不再是“单声道”的呐喊,而是借助了转发者和众筹平台的力量和信任形成的“共同呼吁”,从而与街头乞讨求助形成根本性差异。

四、网络求助文本话语分析的核心一社会信任的构建

“语篇(话语)的一个特征是它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语篇的另一个特征是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力量,它是语言在机构语境和社团语境中表示权力关系和再现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这里所说的权力不是狭义的政治权力,而是广义的由语篇(话语)体现的、在日常交际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参与者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彼此间的权力关系是不平衡的。在网络求助文本中,基于彼此权力关系的不平衡,求助者话语必须承担构建信任、获取信任的功能,因此文本中的一切话语呈现一身份建构、悲情叙事、事件证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一求助者和捐助者彼此信任的构建。表现在文本中就是不断证实再证实的话语表述。

在微爱通道的三个案例中,文本所建构的信任度非常高:截止3月10日,文本1在14小时内得到了3 152次支持,筹到了78833元资金,被转发分享了4212次;文本2在7天时间内得到了2042次支持,筹到了77938元资金,被转发分享了1154次;文本3在1天内得到了442次支持,筹款18836元。虽然案例之间存在较大的传播效度差异,但与其他公益传播渠道得到的捐助相比,微爱通道的信任度可以说相当高。

这种社会信任的建构在文本中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的呈现:1.自证事实。主要是文本对求助者身份的建构、事件陈述及照片等符号的呈现;2.他证事实。主要包括熟人圈子的转发说明,网络平台的“为她证实”功能以及网络平台自身的审核机制;3.道德证实。主要是文本中的个人道德呈现符合受众期待,对社会信任度有所增加。从这三个证实的途径分析可以看到,网络求助话语情境中的社会信任建构基于以下几个核心社会因素:

(一)道德因素

道德力量仍然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核心力量。“同理心”、“侧隐之心”的激发是获取信任、获得捐助的重要方式,求助者对自身道德形象的塑造也是获得信任的重要根源。哪怕是在互联网当道、市场经济占据主导的现代社会,传统的道德感依然是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二)熟人社会网络

网络求助文本仍然是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之间不断被传播、转发。这个“熟人”社会的背后,是千丝万缕的地缘关系(老乡)、血缘关系(亲人)、亲缘关系(亲戚)、学缘关系(同学、同门、校友)、职业缘关系(同事、合作伙伴)。从话语传播的效度来说,转发者在转发说明中增加对亲缘或地缘以及其他熟人关系的描述,既深度符合人际传播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求助信息快速有效传播,更核心的目的在于增加受众信任,对筹款产生直接影响。值得庆幸的是,互联网技术无限地扩大了个体的熟人关系网络,为社会求助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希望。在“六度传播”理论下的互联网环境中,以的人际圈层不断转发的传播效应,这些熟人社会的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会不断地产生发酵和放大效应,理论上而言可以覆盖每一个处于传统结构之下的中国人。

(三)语言认知及判断

对文本的认知及判断也是建构信任的来源之一,随着知识水平和媒介素养的提高,第三方平台审核等技术手段的设计,一部分网友对语言、文本、图片、视频等建立起基本的认知和鉴别能力,求助者发布的一系列“证据”成为他们鉴别的基础文本。经过鉴别之后的“眼见为实”,是建立社会信任的客观基础。

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中,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信任”关系却依然建立在传统的“熟人”社会结构基础上,依然依赖传统的道德水准判断,这说明传播背后的社会关系与结构才是真正影响社会救助的关键因素。对求助文本的话语分析正折射了社会救助体系中潜在的社会关系,这有利于研究者思考如何改进公益传播的方式,如何通过话语构建公益传播中的社会关系,因此仍然是有意义的探索。

五、网络求助文本的其他话语研究问题

网络求助文本的话语研究是对公益传播的一种符号化研究方式。话语结构反映社会结构,又建构社会结构,从话语呈现反观社会权力、社会关系、意识形态是一种“窥斑见豹”的研究路径。除了对社会信任建构这一核心问题的观察,网络求助文本话语研究的其他问题也值得引起关注。

(一)网络求助文本是否存在话语表达上的路径依赖

从话语分析过程中就可看出,网络求助文本的表述相似性太高:表明身份——阐述事件(加入悲情渲染)——求助社会——证实事件的真实性(加入道德保证)。雷同的话语方式和框架的雷同到底是求助者整体处于“弱者”地位而形成的共同表达模式?还是弱势阶层因为“模仿”和学习而形成的路径依赖?还是网络微公益平台由于其审核要求而形成的基本表述规范?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二)受众的理解和认知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很重要的一点是,新闻的生产与使用的社会语境决定了对新闻文本的研究必须超越静态的语义学分析,必须去研究新闻被受众理解、认知的社会过程。”网络求助文本的传播是否能达到求助者预期的效果,不同的话语方式、人际圈层、发布平台对筹款目的的实现有无直接影响?这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话题。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