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警企民共谋“天下无贼”

网络传播 / 2018年11月10日 22:26

手机

深圳警方向市民普及反诈骗知识 天下无贼联盟展出诈骗地

张玲

《天下无贼》里有个片段,刘德华问保安说:“开好车就是好人吗?”传统的社会防控体系倾向于把开好车视为“好人”,但大数据则会让真正的骗子无处遁形。

电信诈骗中,骗子们花样翻新的手段曾经让人防不胜防。如今,从电话铃响起的那一刻,大部分智能手机就已经能识别出诈骗电话,并向用户预警。对于腾讯手机管家的7.6亿用户来说,只要手指一点,还能闪电举报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这些举报信息不但会提醒其他手机用户,还将进入大数据库协助公安机关破案,平台服务商、运营商和银行则会对潜在受害者已转出的资金进行智能拦截。

7.6亿人参与到警方的群防群控工作中,如此强大的社会力量,竟然来源于深圳警方和腾讯的一次结盟。

大联盟:警企民合作三招制敌

2013年底,腾讯公司、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银监局、银行协会、三大运营商等政府组织、企业共同发起了国内首个“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

在这个大联盟中,腾讯手机管家客户端、腾讯官方网站、公安、运营商、银行、电商等联盟成员的相关安全数据都纳入了平台的数据库,供联盟成员分享,建成了一个大平台。

在大数据共享的先决优势下,联盟的大数据挖掘优势也随之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在此之前,查处各类信息诈骗的难点在于信息诈骗黑色产业链十分完备,分工明确,而且跨地域合作,从短信、电话、传真、网络病毒木马等渠道多管齐下。针对犯罪分子“狡兔三窟”的作案模式,联盟同时对各种数据平台进行了多种发掘。去年4月的一起大案,从案发到嫌疑人归案,只用了8小时。

有了大数据的帮助,联盟还可以展开线上线下大联动。民众首先利用热线及腾讯手机安全管家对各类诈骗信息进行举报,警方和企业联手进行数据分析,而后迅速出手打击犯罪。

“警企民”合作,只用了一年,这个联盟就在深圳地区直接劝阻约1.84万人避免被骗汇款,涉及金额1.56亿;帮助9700多名事主快速拦截被骗资金1.09亿;避免、挽回群众损失合计近2.65亿元。

大数据:掀起主动打击犯罪的浪潮

反信息诈骗是一项社会问题,过去往往是用增量的办法,也就是增加警力、加大宣传,或者用集中式的运动治理弥补常规治理的失灵。

而“天下无贼”的突破之处在于,它改变了问题的解决框架,即通过数据化搭建了一个智慧平台,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失控的状态变为可控。

深圳首创的“警企民”联合防骗新模式,以用户为核心,连接政府部门、企业等各方平台,形成一张覆盖广泛、渠道通畅、效率颇高的“天网”,各方互动,各尽其责,对信息诈骗黑色产业链进行“点对点”的精准打击。

深圳警方放下身段,在反信息诈骗领域尝试和企业合作,得到了公安部、中国互联网协会、全国18个省市网警、深圳市政法委、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等权威机构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目前,联盟成员已经扩大到100家以上,影响力覆盖全国。金山、搜狗、京东、拍拍网、唯品会、搜狐搜易贷等互联网企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全国三十余家电视台、网络媒体,十余家覆盖全国的商用WiFi厂商也都成为反信息诈骗联盟中的一员。

此外,腾讯安全云库还打通了CFCA、银行、WiFi厂商等安全联盟合作伙伴数据库,推出国内首个“恶意诈骗银行账号黑名单数据库”,以便更好地保护用户财产安全。

由此可见,政府拥有大量的政务及城市信息数据与巨大的应用需求,而企业则掌握着居民生活消费相关的数据与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的关键技术。双方的合作,不但可以形成优势互补,还能更加充分地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价值。

反信息诈骗的立法困境

信息诈骗活动泛滥的背后,是公民个人信息一再被泄露,这从源头上为不法分子进行诸如“机票改签”“汽车退税”等“精准诈骗”提供了机会。而个人信息被肆意泄露,甚至成为灰色产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关于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较为零散,如果能够通过立法的手段遏制个人信息泄露,将有效打击信息诈骗。

目前,我国已出台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共计两百多部,其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有将近40部,法规有30部,已有12个省市出台相关地方法规、规章。

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卫计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都有规章文件涉及个人信息保护。

但是,这些对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散见于法律法规之中,缺乏系统性,实际操作上存在较多问题。从国家层面看,《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尽快出台,才能从源头防治信息诈骗。

作为拥有特区立法权和较大市立法权的深圳,早在2010年年初,就由市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加快深圳市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议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4月正式委托深圳市律师协会党委进行深圳市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调研。报告初稿经“十月怀胎”,已正式提交深圳市人大法工委。调查报告的基本结论是:“深圳市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已具备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2年,深圳已将《深圳市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列入立法储备项目,将适时推出,用法律武器解决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这一社会顽疾。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