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大雨点小,《微信》小程序真的被高估了?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 2018年11月03日 12:07

手机

艾瑞克自留地

流量之困

现在《》里依靠订阅号吸引百万粉丝的自媒体,构建了自己商业模式的公司比比皆是,但依靠服务号做起来的创业项目却为什么几乎看不到 我们把其中的原因剖开来讲,其实就在于流量的导入—订阅号可以每天发一篇,可以在“首屏对话列表”这个主要的入口瓜分到一定的首次流量,每天一篇的量也足以在朋友圈转发中找到足够的存在感,进一步瓜分《》的二次流量。而服务号每周才能发一篇,分不到多少首次流量,在朋友圈分享中的存在感则更低。

而对于这次的小程序来说,最主要的问题也在流量上。不可否认的是,小程序可以在《》里面以全屏的方式显示,也多了很多API,但目前尚无法获取《》内部的流量。

小程序目前的主要入口有两个,一是外部流量导入—通常以扫二维码为主要方式,二是《》内置的搜索,这也折射出小程序的两个问题。第一,小程序现在还不能像那样,通过给订阅用户群发的方式主动提高使用率。第二,小程序还不支持分享功能,你不能把小程序的内部页面分享到朋友圈,获取二次流量。虽然现在已经有消息称《》可能会为小程序开发额外的流量入口,但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来得有些晚了?

从《》对小程序的功能和定位来看,其非常强调“工具性质”。《》似乎是想改变目前以文章为载体的单一交互方式,因此增加了以工具为载体的小程序,因此不要指望小程序能够具有很高的传播性,如果《》不让其在流量入口上占得先机,那么它就只能活在一个小圈子里。

用户体验又如何?

当我们在讨论小程序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个终极问题:小程序能否达到与原生APP一样的“用户体验”?

的确,要让大家去相信几百kB的小程序能够在用户体验上做到与几百MB的原生APP一样好,就如同你买了一部300元人民币的手机,却想用出iPhone 7的体验是一样的。但是问题在于,小程序和原生的APP虽然都能够被称为“移动应用”,但从开发框架、开发语言等技术层面上来看,二者应当是两种不同的产品。

其实,在《》官方最初宣称小程序能够做到原生APP一样的体验时,外界的质疑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早几年HTML5“摔死”在体验上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但是在体验之后,很多人都表示被惊艳到了。从上手操作上来看,很多小程序的表现趋于完美,几乎分辨不出哪个是小程序,哪个是原生APP。

大家都知道,过份的轻度化是HTML5技术始终没有成长起来的“阿喀琉斯之踵”。Web开发几年以来的血泪史教育我们,轻度的Web应用是没有未来的。所以,从在《》内全面封杀HTML5小游戏,到将《》的浏览器全面升级至X5 Blink内核,再到主推Web+的小程序,《》的每一步都在逐渐完善其在Web领域的布局,而小程序将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小程序的机会在哪儿?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创业者的角度,一是从业者的角度。

对创业者来说,小程序极有可能从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效率和体验上带来颠覆,让低成本试错成为可能,同时改变移动产品的应用场景和推广方式。从效率上看,小程序产品在《》Web+框架下的开发速度是远比原生应用更快,跨平台的适配性更高。而开发速度的加快,必然将带来了开发成本的降低,效率因此获得提高。所以,对创业者来说,小程序或许会是投身于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最好选择,当对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并不十分确定的情况下,它让快速与低成本的试错成为可能。

而对从业者来说,小程序确确实实的拓展了Web技术的商业化边界,让Web不再只局限于营销页面和小游戏。

可能并没有太多人知道,《滴滴出行》与《今日头条》这样的产品其实都是用HTML5做出来的。既然相对复杂的产品都能够通过Web技术来实现,那么更简单产品又有何不可?另一方面,小程序出来之后,在《》能够提供优秀的底层框架的基础之上,只要是在小程序的框架体系内,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个Web产品就当成是一个原生应用让人去开发,这时前端开发人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Web的小程序给前端开发从配角成为主角提供了可能性,市场上已经有公司在重金招聘小程序开发人员。未来,会不会有一些公司出现小程序开发这样一个专门的岗位?一切皆有可能。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