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论坛征文通知
为促进我国建模与仿真技术交流,加快推动我国仿真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升级和现代化进程,更好地促进国防军工领域虚拟制造仿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仿真应用分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将于2014年11月,在北京联合举办第九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建模与仿真”.
本次论坛的论文集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被CNKI收录,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将由论坛组织委员会颁发证书、奖品.大会还邀请《计算机仿真》《现代防御技术》《指挥控制与仿真》《火力与指挥控制》《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智能系统学报》《兵工自动化》《电光与控制》《系统仿真学报》《计算机辅助工程》《指挥控制学报》《舰船电子对抗》《现代雷达》《控制理论与应用》《遥感学报》《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弹道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兵工学报》《测绘学报》《信息与控制》《计算机工程》《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导航》《宇航学报》《船舶工程》和《航空发动机》等期刊,以及智造网,eworks,佳工机电网,中国投影网,CAE在线,souvr,D3DWEB,中国CAE联盟网和中国仿真互动网等作为本次论坛的支持媒体.
1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仿真应用分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航天科工系统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北京国科装信科技发展中心
主席:李伯虎(院士)
副主席:王子才(院士)刘大响(院士)黄柯棣(教授)曹建国(研究员)
组织委员:王精业孙柏林胡晓峰毕长剑汪玉王积鹏李国雄
蒋酂平游景玉肖田元杨海成杨明黄安祥郝叶力
组委会主任:吴连伟
2征文范围
创新与创新系统理论、模型和仿真方法研究
国内外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系统仿真技术、建模与VV&A发展研究
仿真算法、仿真软件与仿真计算机发展
分布式仿真/HLA/仿真网格发展趋势
复杂系统、智能系统仿真应用研究
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模型与仿真方法研究
综合自然环境及虚拟现实环境的建模与仿真
高性能计算、并行计算、普适计算、嵌入式计算及其仿真
航空航天领域仿真技术发展研究
作战系统仿真技术应用及发展研究
嵌入式仿真技术应用及发展研究
仿真器与仿真设备需求研究
社会经济系统SWARM仿真平台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
虚拟设计、制造技术应用及发展研究
国家创新系统及网络的构建、仿真方法研究
公共安全系统仿真与可视化技术
训练模拟技术及仿真技术应用
CAD/CAE/CAM/CIMS/VP/VM/VR/SBA仿真发展研究
计算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仿生力学和爆破力学等新进展
连续系统/离散事件系统/混合系统/智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大数据对仿真的挑战、需求及大数据生态系统的知识服务
注:本次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3投稿要求和截稿时间
(1)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内容新颖、主题明确、数据准确、条理清晰,能够反映作者近期的研究进展或成果.
(2)来稿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过,文责自负.
(3)论文限6000字以内,由题目、作者及工作单位、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3~6个)、正文、参考文献.
(4)文后请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和电子邮箱等)组成.
(5)投稿需附单位保密审查证明,证明本篇投稿不涉及本单位、相关单位以及国家的秘密,论文采用word格式.
(6)应征论文无论录用与否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敬请谅解.
(7)截稿时间为:2014年9月30日
4联系方式和联系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0号院7号楼905室 邮编:100101
电话:01053699929 传真:01064811551 联系人:张鹏 手机号码:13269661048
E-mail:xtjmfzlt@163.com
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组委会
201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