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发展技术而上市,创业12年至今觉得自己是个工程师

全景商学院 / 2018年09月20日 08:01

手机

点击收看联合光电董事长龚俊强专访视频

夕阳余晖般的诗意,小桥流水似的静美,固然是值得欣赏的人生风景。但人生如果都是这样的图景,不免少了一些跌宕起伏的恣意与风流。想象一下,雄峰峻岭间,断壁悬崖纵横交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样巨大的冲击力与落差,是否会让人生更加大气而丰满?

龚俊强的2005年,就经历了人生中最有落差的365天。离职创立联合光电,让这位原本身居高位的光学上市公司副总一下子变成了不知明天有没有着落的创业公司老板,薪水也从一年妥妥到手的三十万,锐减为一个月几千块,仅够维持一家的基本生活。

龚俊强接受全景商学院专访

更糟糕的是,创业不到一年,公司就面临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囧境。当时一家很有诚意的上市公司开出了不错的收购价码,绝望中的龚俊强几乎做好了把公司卖掉的准备。

然而,仅仅过了三年,龚俊强就带领联合光电来了一个漂亮的绝地反击:凭借一款22倍安防高清一体机变焦镜头,成功填补国内变焦镜头领域的空白。2015年,日本工业技术研究所TSR的权威数据显示,联合光电生产的20倍、30倍及以上安防视频监控变焦镜头,占全球总销量稳居第一,达到79.47%。

逆境中支持龚俊强和创业伙伴们走下来的,是技术男的匠心,和对于变焦镜头近乎任性而执着的追求。“最重要可能还是我们几个人内心都不甘,当初我们定位就是想做变焦镜头。”

创业半年资金链几近断裂

龚俊强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是一名典型的技术男。接受全景商学院专访时,龚俊强的回答由始至终都保持着技术男特有的简洁理性和言简意赅,不带任何延展和随意发挥的空间,曾经创业的危急时刻在他口中说出来就一句话,十三个字——“创业哪有简单的,真的蛮辛苦的回顾自己和其他创业团队小伙伴12年的情谊时,他选择的也是“团结”、“信任”、“和谐”这一类谨慎低调的形容词。

龚俊强(第三排右三)毕业照片

大学毕业后,龚俊强的职业生涯走得一帆风顺,先后在信泰光学和凤凰光学就职。2001年2月,年仅27岁的龚俊强已经当上中国第一家光学上市公司——凤凰光学(广东)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就在大家都认为他在公司前途一片光明时,龚俊强选择在2005年离职。

“惋惜的有,鼓励的也有,很多人肯定是没信心的。当时之所以离开凤凰,是(凤凰)以来料加工为主,我们想自己去开发产品,主要是这个问题。”

龚俊强一心想开发的产品,就是现在在数码产品上应用非常广泛的自动变焦镜头。

“在机械相机的时候,我们有海鸥、凤凰,国内都有。到数码介入媒质的时候,你看几乎全军覆没了,大部分都是来料加工了,替别人加工。如果自己开发出能自动对焦、自动变焦(镜头),应该有很大的机会。当时中国没有嘛,你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日本企业。”

2005年,正好赶上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的爆发期。《中国电子报》当时的报道指出,如果2004年智能手机还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贵族消费品的话,那么进入2005年,智能手机已然“飞向寻常百姓家”。2005年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呈现了价格平民化、产品功能日趋统一以及多厂商参与打破市场稳定局面等特点。龚俊强决定抓住这一契机进军手机镜头市场,既积累公司的第一桶金,也进行新团队的内部磨合。

“最初做手机的原因是我们需要。手机镜头虽然不好做,但它相对简单一点,因为我们刚出来,没办法就一下子去做像自动变焦、自动对焦这么复杂的系统。第一它的投入很大,第二公司也需要一定时间内部的整合,还有内部的磨合,这个也很重要。”

手机定焦镜头在技术层面相对简单,但变化快,更新换代迅速,需要生产商随时起量和减量,对供应链和流程管控有很严格的要求。作为一家初创企业,联合光电并没有那么大的制造规模和管控体系。于是,和当时很多专注生产手机镜头的初创企业一样,龚俊强很快就碰上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不到半年,资金链几近断裂。

“内心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放弃,但是主要的问题在于,当时确实资金上面临一些困难,怕那么多人经营不下去了怎么办?当时我们是想卖给一家公司,现在想想他们也非常有诚意,给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那个时候,龚俊强有千般纠结、万般压力无法排解。钓鱼成了他平抚心情的有效手段。“有时候整宿去钓鱼,晚上大概八九点开始到第二天一早,咬一身包也没钓到什么鱼。就是从那时养成了钓鱼的习惯,现在有空还会去钓。”

研究变焦镜头花光几年积累

正在公司内部一筹莫展之际,龚俊强在一个偶然的饭局上碰到了一位以前自己曾经帮助过的前同事和老朋友。多年的老朋友看到龚志强满脸愁云,便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刚刚开始创业,资金出了一点问题。”龚俊强说。

“需要多少钱?”朋友问。

“大概要100万。”

“我借150万给你。”

“你别开玩笑,我可能还不起。”龚俊强说。

“我说真的。”朋友回答。

几番询问,几句寒暄,一个星期后朋友就将150万打到了联合光电的账户里。而这解燃眉之急的150万属于朋友的个人借款,没有借条,完全以龚俊强的个人信用做担保。龚俊强在此前的采访中,谈及这段经历也显得毫不避讳。

仿佛久旱逢甘霖,150万的借款让联合光电重新焕发了发展的动力。

彼时,手机的照相功能还处在实验室研究的初级阶段,能投产的30万像素摄像头基本拍不清晰。但为了制造新卖点,诺基亚、爱立信等一批老手机厂商还是会在新产品中加入这个元素。觉察到这一点,联合光电马上集中研发团队,做出当时最高的130万像素定焦摄像头,并迅速占领市场。2007年,联合光电的手机镜头出货量已经达500万个/月,稳居全国第一。

2006年到2008年联合光电研发的手机镜头

又一次在良好的市场前景下,龚俊强选择调转方向。而这一次他想要酝酿的,是联合光电的下一场变革。“我们当时研发规模很大,又比较追求品质,成本比山寨厂商高了很多,继续做手机定焦镜头肯定不行。”

龚俊强说,当时变焦镜头,尤其是高倍率的,竞争对手都在欧美和日本,国内基本是一片空白。制作定焦镜头只有几片镜片,而变焦镜头往往都是几十片。一百多个零件在狭小的空间里,要实现非常高的清晰度、非常小的噪音及非常平稳的配合,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手的抖动,其实是一种频率很高的振动,你要想把它完全平衡下来,就得在手往下抖动的时候,有一个装置把镜片往上抖以校正过来。”

这个过程看似原理很简单,但要实现非常困难,涉及到机械、软件和控制,机械需要侦查到抖动信号和方向,再由软件反馈它,这需要超高速反应的一套精密机械,随着手的抖动随时向相反的方向高速运动,及时刹住车再回来。并且还要成本低,小型化,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测试和实验,往往一次实验的费用都高达几十万人民币。

“我们团队都理解做这些技术研发是需要不断投入的,我们研发变焦镜头,几乎花掉了之前做手机定焦镜头时积累的全部利润。”

终于,龚俊强和技术团队的苦心浇灌结出了硕果。

22倍安防高清一体机变焦镜头

2008年,凭借一款22倍安防高清一体机变焦镜头,联合光电成功填补了国内变焦镜头领域的空白。第二年,这款镜头投入量产。当年其销售量便占公司全部产品的三成,盈利占五成。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龚俊强还特别买了尾号为581的汽车牌照。581正是22倍安防高清一体机变焦镜头的内部研发编号。

龚俊强尾号为581的汽车

“现在我们公司几辆车的车牌都用当时那个机种的编码。我们公司买的第一辆车也是这个编号,我自己买的车也是,我太太买的车也是。”

至上而下的“技术控”

究竟是什么样的初创团队能够全力支持,联合光电前期对于变焦镜头技术研发堪称“疯狂”的投入?翻阅这些创始人简历,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他们都是工程师出生的技术男。其中两位为光学设计出身,另外三位为机械、电子控制和精密加工出身。

龚俊强说,涵盖光学镜头设计各领域的他们不仅在能力上互补,在各自的领域也均有权威性,这样的组合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争执。

“大家因为相互信任,很少出现意见不合。如果意见不合,大家讨论好要怎么做,虽然可能有一些看法,但还是会去认真执行。这也是我们相互之间多年的一个互相磨合,或者互相信任的一个结果。”

而除了工作之外,创业12年间,五名技术男在生活中的交集却并不多。

“我们相互的信任跟别人的不一样,整天要一起吃饭,坐一下,我们很少,工作完之后就很少在一起。我们到现在几家人,甚至可能互相都不认识。”

创始人超乎理性的相处方式让旁人出乎意料,却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感情束缚。在技术男龚俊强看来,技术公司就应该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专注技术发展。

联合光电另外四位创始人,分别为肖明志(左上)、蔡宾(右上)、邱盛平(左下)、谢晋国(右下)

“我到现在一直更多的精力都是关注技术。我们公司做最终消费品的,它是做一个非常核心的步骤,所以无论怎么样,技术里面占的太重要了。到现在我还认为我是个工程师。”

不仅创始人如此,在联合光电内部,任何员工也都可以发表自己对技术的见解。对于与技术有关的讨论和争执,永远民主而开放。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联合光电才能够孤注一掷投入技术研发,并在专业领域不断创造奇迹。

2009年,联合光电开始为中国领先的监控产品供应商——海康威视供货。当年营业随即收入即接近千万元。2012年年底,新工厂的投产让联合光电的产能得到充分释放。用龚俊强的话来说,联合光电真正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

这都体现在了数据上,2014年到2016年联合光电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4.36亿元、6.10亿元和7.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65%;实现净利润约3469万元、4452万元和751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更高达47.14%。

目前,联合光电已成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华为、欧菲光、比亚迪、DXO、AXIS、松下、日立、索尼、爱普生等核心客户的重要合作伙伴。

2017年8月11日,联合光电在深交所敲响上市钟声

龚俊强说,光学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在往高精尖技术领域发展的时候需要购买更多的精密设备,加工技术以及检测技术。光靠自己积累资金速度太慢,这就是联合光电寻找风投,并努力把自己变成一家上市公司的原因。他同时也希望通过上市,让公司管理更规范、透明一点,减少风险。

对于人工智能给传统技术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冲击,龚俊强认为这对于光学镜头行业来说,反而是一个利好。因为正如人的眼睛一样,无论多么先进的视讯和流媒体场景都需要有一个入海口,后端的大脑才能进行处理分析,光学镜头充当的正是这样一个角色。

他坚信,未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以及世界性的深度学习以及反恐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镜头的应用场景还将继续扩大。

“我不觉得它会有颠覆性的可能,可能未来的感知会是不可见光,比如说热,比如说在将来对距离的感知,对障碍物的感知,可能都是通过光学,或者接近光学的方式来实现的,并且对镜头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个行业(镜头)可能会有一个更长足的发展,并且是越来越大的市场。”

| 惠威科技|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