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赛成为秀场,马拉松还剩下什么

国美GOME手机 / 2018年07月17日 17:11

手机

提到秀场,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画面一定是时尚T台。最近,2017年维密秀落户上海的消息也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想象一下这些画面:闪亮的腹肌,满屏的大长腿,漂亮小姐姐们对你wink和飞吻…….那种感觉真的是

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秀场,并不是维密秀。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秀场,马拉松。公元前490年9月的一天,“飞毛腿”菲迪皮茨从马拉松平原跑回雅典,一口气跑完42.195公里,为的是给故乡的人民带回雅典战胜波斯的捷报。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

说到马拉松,最常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坚持。42.195公里的赛程里,不光要坚持下去,还要耐得住寂寞。随着近几年大家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很多人都开始跑步,所以马拉松这项运动也渐渐成为热门,大大小小的赛事也越来越多。马拉松渐渐从当年“国际”“专业”的比赛,变成一场全民运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本是一件好事,但如今的马拉松似乎变了味道。本来是展示坚持、突破和热爱的跑道,渐渐变成了博眼球的秀场:

斯巴达勇士吸引摄影师的镜头,美猴王抢镜上头条,各种各样的cosplay,还有皇阿玛…马拉松渐渐成为了奇装异服者的乐园。

一些缺乏运动专业精神的人,让一场马拉松变成了奇装异服大赛。过度开发的马拉松已经成为大跃进,而不再是纯粹的体育。当发令枪响的那一刻,这些人从起点开跑的时候,还会记得这是一次坚持和突破自我的旅程吗?

马拉松本是场健康的运动,但进入中国,受城市、企业、跑者几方助力互推,一时异化成一种集体狂欢与狂躁。好在,还是有一些人在坚持着最初的马拉松精神。

“只要两条腿行,肯定继续跑。”

北京凌晨4点半的样子,81岁的他见过无数次,因为那时,他正跑向龙潭湖公园,以此开启每一天的生活。“有些人说我80多岁了怎么还在跑步,意思好像80岁就没劲了一样,但我已经忘记年龄了,我经常跟比我年轻很多的人一起跑步,他们也不觉得我老。”——曾经连50米都跑不了的81岁半马选手汤伯成

曾经他以为自己只能跑到70岁,但81岁了他还在奔跑

50年,16万公里,绕地球4圈

清晨5点就出门,跑上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从未间断。海拔几百米的陡峭山路,每天来回多趟。都说跑步是一项孤独的运动,这份孤独他享受了近50年。“跑了将近50年,我觉得,人做一件事很容易,但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却很难。”——中国“阿甘”李战哲

奔跑了半个世纪的他,还想再跑30年

依然还坚持着“不可能”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正规的教育,跑遍七大洲去筹集善款,完成7场马拉松,筹集资金建立了7所学校。“当我觉得一件事很酷时,我就会毫不犹豫的陷入其中。”——吉尼斯记录创造者鲁尼恩

即使让他已经很累想放弃了,但他依然还会决定,继续向前进。

42195米的漫长奔跑之旅,不管别人怎么看,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始终坚持和热爱着自己喜欢的事。这些默默奔跑的人,让我们看到了马拉松的精神:坚持、突破和热爱。跑完了,只会记得跨过终点时突破自己的那种自豪。

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坚持最初的理念渐渐变得很难。在智能科技这场马拉松赛跑中,国美手机坚持从用户角度出发,以人脸识别为突破,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每一个使用需求,只需刷一下脸就能瞬间解锁。坚持、突破和热爱的马拉松精神,国美手机一直在坚守着。不同于iPhone X的高价,国美手机将“人脸识别”这种科技下放到千元机中,突破壁垒,让更多的人能体验到别开生面的感觉。

但凡值得一做的事情,自有值得去做的价值。“科技于人更生动”对于国美手机来说,就是值得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村上春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