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网讯
当我们还在希望黑莓焕发第二春的时候,买下黑莓的TCL先成了过江的泥菩萨。
本周一,TCL发布公告,宣布拟转让其通信业务49%的股份给紫光集团、云南城建投资集团等三家战略投资者。
关于这次股权出售,tcl集团的官方解释是,虽然该公司正积极推进战略调整、业务重组及组织优化,但受海外手机市场低迷态势延续和内部组织及业务重组的影响,tcl通讯科技仍未走出业绩低迷态势。
这个在国内打拼多年的老牌手机公司,也不得不走上了转让股权紧急止损的道路。
昔日辉煌败于本土
回顾时间线,TCL手机也曾有过辉煌的时代。
去年9月,在TCL谋划私有化的时候,tcl通讯还有近百亿港元的市值;前年,TCL还是全球第五大手机厂商;更早时候,在同期获得国内手机牌照的13家企业中,TCL手机是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家。
TCL手机
然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TCL手机内部悄然崩塌。根据TCL集团2017年中报,公司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110.8%。而tcl通讯销售收入为68.7亿元,同比下滑26.1%,亏损8.52亿元。与整个集团的大好形势相比,TCL手机业务显得十分不搭调,很是尴尬。
一直以来,在手机上,作为国内厂商的TCL,其主战场一直都在海外。2015年第三季度,TCL成功跻身美国市场第五大手机品牌,成为当年美国市场增长最快的手机品牌。而在国内,tcl定位在千元机市场,甚至是百元市场,为了向中高端迈进,TCLl高薪聘请杨柘,对中国区的管理层来了一场大换血,鼓励团队将手机产品往高端转型。
杨柘
然而,突然的转型并没有赢得消费者的认同,而且转型的行动在华为、小米及OV兄弟收割市场之后,更是慢了一拍,在中国手机市场过弯道的这场赛事里,TCL落后了友商。
无法反转中国手机市场局势,海外市场业务也处于持续低迷中。TCL的手机业务,在转让一半股权之后,似乎也很快要划上休止符了。
老牌手机还能走多远
TCL并不是第一家卖股权求生的手机商。在它之前,酷派和中兴已经接连转让了手机业务股权,前者受累于乐视网的债务危机,早已是岌岌可危;后者在两个多月前转让所持控股子公司努比亚10.1%股权,这之后努比亚不再纳入中兴通讯合并报表范围内。
TCL也不会是最后一家“断臂求生”的国内手机厂商。可以预见的是,在智能手机红利窗口未闭的情况下,还会有更多的手机厂商选择并购或者出让股份止损这条路,如果再不做出点改变,曾经抱着运营商大腿活得滋润的老牌手机商们,未来的日子只会更加艰难。
首款由TCL生产的黑莓手机KEYone
至于TCL本身,对于手机业务发展目前持谨慎态度,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透露,未来会加大在中国市场推广黑莓手机力度,至于TCL自有的手机品牌,就不会有太大投入了,因为这样会影响损益。TCL试图借助黑莓尚存的品牌影响力翻盘,但事实可能比理想要骨感得多。
靠甩卖股权换取资金,对tcl通讯业务和提升整个集团的业绩都是杯水车薪,比起手机,或许卖电视才是让TCL创新营收的保证。
(文/安丰网林潞)
本文为安丰网www.anfone.net原创稿件,感谢您转载注明了作者和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