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互联的路由---蒲公英

顾影怜 / 2018年03月08日 08:53

手机

前几日入手一个比较“另类”的路由器。经过几天的测试感觉比较满意,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下心得,之所以说比较“另类”是由于该路由在功能上有别于市面上所售产品,这个“另类”就是蒲公英,很普通的一个名字,普通到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提及花生壳可能接触互联网较早,尤其是在曾自己主机上建立过网站的同学不会陌生,没错,两个产品出自同一家公司。入手蒲公英缘于它宣传的异地智能组网功能,这对于我这种两地奔走而又时常丢三拉四的人来讲正对了脾气。我入手的蒲公英是系列中最低端的一款----x3。

蒲公英外观并不拉风,金属外壳密闭没有散热孔,入手之初对于这个设计还是颇有微词的,但在室温20度的情况下运行几天后摸上去外壳依然凉,让我对其认知有所改观,必竟MTK7628发热量并不高,而整个金属外壳充当了散热器的角色带走了并不高的发热量。

后面接口由左至右依次为复位键、lan口、wan口、usb端口、电源接口以及两侧不可拆卸5dBi天线,由于是系列中最低端的产品lan、wan口均为百兆,usb接口速度为2.0标准,也仅提供了2.4g的频率,如果想要千兆、玩双频只能购买高档的x5。

底部标签sn码用来绑定账号进行组网管理。

电源为12V 1A

本地管理方面增强安全意识,设置了密码登陆方式,在usb口上插入移动硬盘进行读取测试,在本地磁盘读取上,蒲公英并没有做到最简化,电脑端需要输入具体ip或者在网络中浏览才能读取,而手机端虽然开发了应用,但仍需借助es文件浏览器等应用才能实现局域网内的读取,本地磁盘管理稍显读取薄弱。读取速度测试如下

局域网中上传下载的速度基本相同,测试给果仅供参考,必竟这涉及平台硬件性能。

云端管理

蒲公英弱化了本地管理模式,将功能设置都放到云端,采用了一个账户走天涯的方式,由账户通过网络来进行诸如组网、路由设置等具体操作,为方便手机用户,手机端也提供了专用app,相对于其他仍徘徊在本地设置的品牌,这里要大大的点个赞。

简单讲下测试环境,X3放置在了A、B两个点,A点为联通宽带,B点为广电宽带,并插入了移动硬盘,通过读取相互间的数据来进行智能联网测试。初上手时觉得很简单,但实际上在组网这个环节上绕了不少弯路,组网时始终提示客成员数量不足,咨询客服后得知我错误理解了成员数的概念,蒲公英将免费的客户端数量限制在了3个,这个数量是包括路由器本身的,而组网之初我在手机端和电脑上都进行了登录和绑定,这就是无法组网的原因所在,知道问题症结在哪里接下来就没什么困难了。

解绑一个后组网顺利完成,双击成员列表能够ping通,组网成功,接下来进行读取测试,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成员间如果IP地址相同是无法正常访问的,成绩如下:

成绩尚算满意,虽然慢了一些,但是传输和读取都入都没问题,看影视也没有问题。主要是测试成绩是基于联通和广电之间的互联,如果都为联通网络的情况下数据相信会好一些。

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云端管理模式方便易用,不局限于本地让维护变的方便。至少发生故障时不必再向家里跑了。

初次设置时本地管理简单直观,上手容易,唯一需要指出的是设置WIFI密码不太好找,而且密码和路由sn明文存放方式有点不可取,尤其是手机端的ID都是明文存放。希望下一版本能够修正。

成员数量过少,体验稍有不足,不能体验成员间的协作。不过如果有实际需要每年58元的费用还是不差钱的。

智组网方便实用,对于经常丢三拉四丢三拉四的我来讲,相当实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