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微信小程序(wei xin xiao cheng xu),简称小程序,缩写XCX,英文名Mini Program,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
全面开放申请后,主体类型为企业、政府、媒体、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开发者,均可申请注册小程序。小程序、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是并行的体系。
2017年1月9日,张小龙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上发布的小程序正式上线。
2016年1月11日,微信之父张小龙时隔多年的公开亮相,解读了微信的四大价值观。张小龙指出,越来越多产品通过公众号来做,因为这里开发、获取用户和传播成本更低。拆分出来的服务号并没有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微信内部正在研究新的形态,叫「微信小程序」。
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开启内测。在微信生态下,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的微信小程序引起广泛关注。腾讯云正式上线微信小程序解决方案,提供小程序在云端服务器的技术方案。
2017年1月9日0点,万众瞩目的微信第一批小程序正式低调上线,用户可以体验到各种各样小程序提供的服务。
二、简介
小程序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
一句话总结:小程序是从微信中打开的App
来自张小龙的描述: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就能打开应用,也实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安装太多应用,应用随处可用,但又无须安装卸载。
它是微信开发出的,一个类似平台型的内容,商家们可以通过简单的代码自行开发上线,属于自己的小程序,用户们想要使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到达,有哪些打开方式稍后会给各位讲到。
小程序这个词已经频繁出现在我们朋友圈,对于小程序的整个运营的方法,很多运营都比较关注,今天我们一起看看什么是小程序,小程序对商家有什么好处,怎么建立自己的小程序,小程序怎么运营。
小程序可以在微信内被便捷地获取和传播,同时具有出色的使用体验。可以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高级的H5页面,或者是“轻APP”或者是原生的APP页面,可以在微信里运行的程序页面。
中国互联网界最大的3家公司,BTA,原先是井水不犯河水,阿里巴巴做好线上电子商务,百度做好搜索引擎和AI,腾讯做好社交和游戏。大家各自为阵,虽然业务范围有些许重叠,少许摩擦,但这几年可以说相安无事。但是阿里一直羡慕着腾讯的社交,腾讯羡慕着阿里的电商。
腾讯这个互联网世界级航母,最初靠QQ社交一举成名,再后来微信出山,把垄断中国的电信、移动、联通以及国外其他社交媒体甩了几条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张小龙(QQ、微信之父,世界奇才)团队昼夜不停就在这里进行改变世界移动应用的一场大革命,开发小程序。
你们不要听这个名字不高大上,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要知道小程序的目的就是用一款应用软件干世界上所有的活。打个比方,我们看到卫星发射时火箭底部猛烈的火焰喷射,无不强烈震撼于他的澎湃力量,小程序干的就是用一根火柴轻描淡写的就把卫星放上天,而且还更快更稳!
腾讯无数次的尝试过切入网购市场,均不得其法,小程序的出现有可能让腾讯一刀切入梦寐以求的移动购物市场,同时还能切入移动搜索市场,最重要的是,小程序的出现能够让商家在微信中可以真正获得利润!
小程序的推出,美国苹果公司估计也坐不稳了。因为小程序内置在微信当中,不占手机内存,所以当大部分商家,企业开始介入小程序时,APP的活跃度及流量,用户粘度将会变得极低!想想看,当大家都在使用小程序,享受小程序带来的便利的时候,还有谁去下载APP呢?又还有谁去开发独立APP呢?同样的,小程序体验靠搜一搜来满足客户需求,所以在所搜市场一直站的很稳的电子市场大鳄们对此肯定会有想法,所以今年4月19日,因ios系统通过IAP支付的打赏金额,要抽走30%。而且,如果该用户此前没有在App Store中购买过付费应用,就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去绑定银行卡,因此微信宣布因苹果新规中对应用内支付规则进行了变更,iOS版微信公众平台及表情平台赞赏功能从当日17:00起被关闭,iOS 版微信用户可以通过二维码转账方式,支持喜爱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
可以说,背靠微信生态的小程序,是第一个真正攻占到原生APP大本营的产品。此前百度也曾做过“轻应用”,却因缺乏统一的账号体系落败。
今年3月20日,工信部下属的HTML5中国产业联盟联合Dcloud和华为、魅族、OPPO、金立等等7家手机制造商宣布,基于HTML5+开放标准推出即点即用的”流应用”。众多手机厂商表示,未来将在手机rom原生支持HTML5+规范,达到真正原生级体验。
“流应用”和微信小程序一样可以即点即用,且拥有功能是全开放的、操作系统的API大多可以调用、没有体积和UI方面限制等优势,可以支撑开发者做出和原生功能体验几乎一致的App。
对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而言,原生APP已经没有更大想象空间,流应用或许能阻止它们被小程序“革掉命”。为了这个目标,它们对友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度。举例而言,如果你使用华为手机,分享一个消费界面给用OPPO的朋友,当对方进行消费,会走OPPO用户的支付体系。
跨生态的开放性是流应用的一大卖点,但目前流应用并不能对小程序造成实质性的威胁,一方面原因在于这类产品在技术标准和接口上还缺乏统一性,另外,各大手机厂商之间的信任强度道理有多少,还是未知数。
从现状来看,微信生态的交易量已在几千亿的量级:有起于2013年、红于2015年的微商,有起于2014年、红于2016年的“房卡”游戏,有2016年开始快速发展的微信淘客和内容付费,还有无数的效率工具。而未来,我们相信这个领域还拥有无穷的想象空间。
三、案例
四、宣传视频
五、价值体现
所谓的小程序就是无需下载某款应用程序,直接通过微信就可以打开并且使用它,微信小程序作为轻型应用很有可能会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小而快。
同时小程序可能会给微信带来一些AppStore的功能。
下面就四个角度来谈谈小程序的“小价值”:
一、用户角度
对于用户来说,小程序触及到了PC网页、公众号、H5、APP无法触及到的地方,概括来说它诞生就是帮助用户解决一些特殊需求的,比如在用户没有时间、想控制手机内存空间、不想下APP等等“尴尬”的时候,小程序就可以发挥它的价值了,概括起来有三点:
1、 使用刚需低频服务时。小程序降低了低频服务类APP的使用门槛,需要使用时打开小程序,用完了就可以关掉,不会一直占手机内存,不想用了还可以删掉。这用完即走的特点正好满足用户使用低频服务类APP时的需求,比如要买车票时打开小程序,买完票就关闭它,等要用时再打开,避免APP一直在手机里占内存却又很少用。
2、 使用线下的服务时。小程序在线下的价值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用户在线下消费的需求正是“快捷”、“灵活”、“用完即走”。比如在餐馆点菜,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接入小程序,立马就能完成点菜,不必下载APP,也不必关注公众号,也不用排队等餐馆的服务员,同时加载速度比H5快,付款方式比H5方便,对用户来说,可以说是最方便的方式。
3、 满足特殊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时。个性化的需求可能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而为了这一小段时间要去下载APP常常让用户觉得心累,比如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遭遇,今天想看这部电影,下了一个播放器,明天想看那个电影,又下了另一个播放器,这时候如果使用小程序看电影,就可以完美切换了,不必在手机里下一堆视频播放器。
二、APP角度
结合小程序对用户的价值来看,小程序对于APP来说有好也有坏,我们分类来说。
1、 对于低频率使用还没发展起来的APP来说,小程序是一个好事情,因微信提供较便宜及容易使用的资源,与数以百万计的移动用户接触。因为对这些企业来说,要么反正无法拥有自己的APP,要么有APP但是没什么波澜,APP本身可使用的频率也比较低,而他们如果用了小程序,就会增加用户时间,增加营销机会,先利用小程序进行营销,吸引一部分用户,再引流到APP当中,所以对它们来说小程序不但不是打击反而是有价值的平台。
2、 对于高频率使用的APP 来说,它们虽然没有被卸载之忧,但需要在损失一定可营销、高体验的用户时间,与多一个渠道带来的利益之间权衡,因为谁也不知道小程序会成为他们的渠道,还是说他们为小程序做嫁衣。
3、 而对于中间的夹层,也就是使用频次一般,简单的、工具类APP 来说,小程序也许一个巨大打击,上文提到,小程序最适用的场景就是“低频”“服务”“刚需”,那么小程序很可能会抢掉此类APP的用户。
三、线下商家角度
而对于商家来说,微信小程序很大一部分的价值来源于微信,微信将庞大的用户精准导流给商家,还能轻松为商家提供用户的喜好等信息。而且据小程序团队介绍,在一段时间内小程序会有一些新调整,打通更多场景,降低接入的开发成本和门槛,比如用户可以在微信“发现-小程序”里的“附近的店”找到附近的小程序,这样一来用户能更便捷地看到附近还有哪些小程序,那么对于商家来说,小程序所带来客流导入就更大了。那么有人认为小程序大部分的价值隐藏在“线下”,也是不无道理的。
四、结合以上几点,笔者认为会比较有价值的小程序有以下几种类型:
1、O2O服务小程序
以餐馆为例,对他们来说做一个app相对不现实,而现在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接入小程序,立马就能看见菜单,从而完成点菜,购物等交易。不仅如此,消费过后还会留存用户信息,相当于微信直接给商家对接了会员体系,然后通过微信轻松地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偏好,针对性地做推荐、诱导购买、会员优惠等。
2、公众号+小程序
对自媒体来说,小程序的玩法远超我们想象。
首先公众号的变现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除了贴片广告,用小程序开展教育培训也是一种可能;用程序代替H5进行营销推广也是比较可行的一种模式。最值得期待的是,公众号+小程序做电商,本来很多公众号做电商变现,有了小程序之后对公众号来说更加方便了。
而企业号则可以把小程序作为一个入口,再把流量引回公众号。
3、 工具类小程序
工具类的小程序最适用的场景应该是“刚需”“低频”,当用户没有安装App,也不想安装APP,但又想体验在线预订,不想排队,不想支付现金的时候,工具类的小程序就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了,比如到了汽车站、到了酒店前台的用户没有安装APP的用户也能通过小程序达到目的。
4、生活服务类小程序
生活服务类小程序虽然和工具类很相似,但生活服务类的小程序应用场景要丰富一些,
使用频率也会比工具类的高,最主要的特点是“及时”,当用户想知道今天的天气,想知道此刻的路况,想知道下一班公交几点来,就会有点开小程序的欲望。
六、小程序比APP的优势
一、APP生态相对饱和
经过3年的移动互联创业热潮,各个领域刚需、高频率使用的场景,基本都被满足,APP生态相对饱和。比如,出行行业的需求,已经被滴滴打车基本满足,从最初预约出租车的需求,发展到预约快车、顺风车、拼车等,甚至出行3公里距离的需求,也被摩拜单车和小黄车等共享单车完全满足。
二、推广成本高
随着移动互联网创业竞争加剧,从开始不到1元的推广下载成本,不断攀升到几十甚至上百元的成本,让很多没有获得融资的APP创业者,骑虎难下,举步维艰,不得不放弃创业项目。我认识一家成都本土做大学生兼职项目的创业公司,经过半年的研发和推广,花费了几十万的推广成本,仅仅获得几百个企业用户,最后不得不毅然放弃APP的运营和推广,改用微信公众号和手机网站的方式来运营和推广。
三、开发成本高
从所周知,APP的开发成本比较高,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一个APP项目的开发,至少需要一名产品经理、一名UI设计师,一个安卓前端工程师,一个IOS前端工程师,一个服务器端工程师,如果一个APP的研发周期在2个月,一个岗位平均工资在1万元左右,那么整个开发成本预计在10万左右。
四、试错成本高
App的开发成本和推广成本高,直接导致了创业成本高,如果创业者进入的市场没有需求、或者商业模式没有得到验证,那么对于创业团队,试错成本是难以承受的。
APP创业不能做到精益创业,不能做到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验证商业模式,一个最简单的验证,都需要几万开APP,加上几万APP的推广成本,初步预计都在10万左右,绝大部分的APP创业者,试错成本都在几十万。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们发现APP至少有4个缺点,对应微信小程序来说,小程序开发成本低,一般展现类型的小程序预计5000~8000元,标准电商支付类型1.2~2.5万元左右。
小程序与传统APP相比,它又有哪些优势呢?
一、小程序开发成本比APP低;
二、小程序获客成本远低于APP;
三、APP开发周期慢,试错成本高,
而小程序符合快速创业的精神,降低创业门槛;
四、APP生态体系已饱和,APP store排名竞争激烈,
而小程序属于新生事物,发展空间充满无限想象!
微信小程序不用下载、方便在微信群。好友分享的特点,极大的降低了推广成本,用户使用效率更加高,更乐意尝试体验。
对于微信小程序这种开发成本低、使用效率高的应用,个人或者小创业公司可以快速开发去验证自己的商业模式,只要产品对用户有价值,用户乐于分享,就会形成病毒化的传播,快速的得到更多新用户。
从微信这个9亿活跃用户平台生长出来的微信小程序,获得了整个微信平台赋能,未来将获得更多的能力,会培养更多用户的使用习惯,值得大家去深思,借力平台,顺势而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