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刚过,品途专栏作者师天浩就写了一篇关于《双12全面屏折戟:千元机市场,用户到底关注什么?》。他在文中评论说到:
千元全面屏双12纷纷折戟,并非用户不喜欢"黑科技",而在它们更多的是营销上的创先,实用层面并没有真正的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全面屏手机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后,受到了热捧,但由于技术都还在发展之中,单纯靠概念和营销手段,是无法帮助销量的,反而糟糕的体验甚至会损害自身品牌形象。
在VR/AR行业里,同样如此。
没错,VR/AR这是一个热门行业,但在整个行业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时,单纯靠概念炒作是无法长久生存的。如果宣传和产品自身体验跟不上,必然会造成心理预期落差,反而会损害自身品牌形象。
比如刚开始VR元年爆发后,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基于全新技术的应用,并能够和现在的很多商业形态都能产生很多联系。电视、电影、家装、地产、购物等诸多我们生活相关的细节都能够通过VR进行全新的呈现。这些呈现让我们的观感能得到极大提升,甚至能够颠覆我们对事物的常识看法。
基于此,资本市场、创客纷纷入局VR领域,线下体验店也遍地开花。
但是由于硬件、内容的原因,众多体验店纷纷go die。丢帧、卡顿、眩晕;真实度、清晰度以及缺乏优质内容等等,这些不利因素让体验效果大大折扣,用户体验之后并不感冒。
从整个行业来说,爆发初期面临着硬件跟不上,优质的虚拟现实内容应用不足,以及产业生态尚未成形、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问题,而媒体的大肆追捧使得人们的心理预期过高,实际体验效果并不理想。
更有甚者,还有拿着720全景冒充VR的,想在这个行业里捞一笔就走人的,大有人在。
这就和全面屏一个道理,不但没有助推行业发展,反而损害了形象。
好在经过一段冷静期后,VR/AR的从业者们开始关注产品本身,加之科技巨头的加入,更是助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应用广度不断扩展,我国VR产业正由用户、技术、硬件、内容、开发者、渠道、资本等力量共同推进,一个良性VR产业生态圈初步建立,形成一条集工具设备、行业应用、内容制作、分发平台及相关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混合现实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到2017年,AR市场将增长至52亿美元,年增长率竟逼近100%。
我国VR产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非常快,预计2018年中国VR市场将突破百亿元大关。未来5年,VR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80%。预计到2021年,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VR市场,行业整体规模将达到790.2亿元。
市场的蛋糕巨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咬上一口的,想要分享这块蛋糕,就需要静下来专心打磨产品。
因此,准备入局的人,想要在VR/AR行业里经久不衰,长命百岁,务必不要盲目追"热点"请将务实放在首位,打磨好产品,这才是开拓市场的王道。永生联众VRAR与所有VR/AR从业者共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