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坐飞机上网刷朋友圈才不是外航乘客的特权?

武器跟踪狂人 / 2018年01月20日 00:50

手机

今年9月,中国民航局就松绑了“飞机上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和WIFI”等相关规定,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国内航班也能发微信、刷微博、打电话。这事靠谱吗?

早在7月初,微博上就有消息称,中国民航局已经锁定几家航空公司不同机型的多架飞机试点手机飞行模式。当时该消息曾引起网友极大关注,但随后,此消息又被发布用户自行删除。

终于,在9月18日,在中国民航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朱涛宣布了中国民航局放宽对飞机上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规定:允许航空公司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

新规将于2017年10月起实施。

但是,至今为止也没有多少人在乘坐国内航班的时候享受到WIFI服务,在飞机起飞前依然能听到空乘的广播提醒:“为了保障飞机导航通讯系统的正常工作,在飞机起飞和下降过程中请不要使用手提式电脑,在整个航程中请不要使用手提电话,遥控玩具,电子游戏机,激光唱机和电音频接收机等电子设备。”

所以,我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像外航旅客一样,在飞机上打电话、上网?

手机对飞机飞行的实际影响

其实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是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在1991年实施的一项规定,理由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可能会干扰地空通讯。

▲手机的“飞行模式”只是手机厂商开发的一个功能,它只是模拟了飞行时“没网”的状态,并没什么实际作用

过去,中国民航局规定,电子设备需在起降阶段关闭,在巡航阶段也仅允许不带或关闭传输功能的笔记本电脑、ipad等便携式设备。事实上,在放开飞行中手机使用上,中国早已经落后欧美等国一个身位。

早在2013年10月,美国就放开了飞机上手机使用限制,随后,欧洲各国也迅速跟进。但中国民航局对此却一直表现含糊,在此前,部分民众在长期的宣传下,认定了机上使用手机危害巨大,甚至网上有自媒体撰写文章表示,机上使用手机很容易造成机毁人亡,而加深了大家对机上使用手机的恐惧。

手机等电子设备对飞机的真正影响,其实一直在实验中争论。毕竟万一出事了,可是机毁人亡,不得不谨慎。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波音公司就"个人电子产品对航电系统造成干扰"问题做过多次实验,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任何一种个人电子产品具有影响航电系统的能力。在2000年的一份报告里,波音公司表明自己所设计的所有航电系统的功率都远远超过个人电子产品的功率。

不过,争议并没有因为波音公司的实验结果而结束。200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做过两次不同研究,表明乘客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对机舱设备的运行、尤其是全球定位系统会产生干扰,增加航空系统的危险系数。至今没有任何一起空难是因为使用电子产品导致,但从测试数据上来看,今后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从现有的实验来看,没有确凿证据能支持"飞行过程中未关机的手机会对飞机安全造成威胁"这一说法。关于手机对飞机航行的影响,主要基于推测和理论可能,并没有现实依据,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和飞机的通讯频段差异较大,不存在互相影响的可能。

多国早就解禁,为什么中国还不行?

既然手机对飞机航行的影响微乎其微,干扰概率低,美国、欧洲和新加坡航空局就率先放松了对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的限制,并在机上逐步提供WIFI服务。

目前,几乎占全球1/4左右的航班都提供了机上WiFi通道,其中大部分在美国、欧洲、中东,国际航线正式迈入了空中WiFi时代。

而中国的航空公司则是从去年起才陆续增加这一服务,不过有此项服务的航空公司只有国航、东航、南航等少数几家的某些航线,尚未普及。

看来,机载wifi面临的问题,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投资太大,一架飞机硬件至少花350万

硬件安装至少要花费300到500万左右。还不包括软件和安装等费用。目前中国市场上有上网功能的飞机不超过100架,而且都是宽体客机,航线也多为国际直飞。

卫星稀缺,租赁费每年达500万美元

改装飞机硬件软件设备其实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卫星租赁和地面基站的费用。目前国际成熟的技术模式以ATG(空对地)和Ku(卫星)居多。ATG的模式信号不稳定,而Ku费用过于高昂,其频段租赁费每年可达500万美元。

卫星的资源也十分稀缺,而地面基站的运维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商业模式复杂,网络速率差

现在航空互联网业务仍然属于商业试运营阶段,为了保证达到试运营条件,一般只开放了最基本的链路带宽。原来的还是局域网,能刷刷朋友圈就不错了......并且国际航空公司的商业模式也比较复杂,大概有5类:分为航段收费、流量收费、使用时间收费、24小时共享模式和内容点播收费。

联通率先推动航空WIFI

不过,近日有一个好消息。11月,中国联通已经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卫星组网许可和机载业务经营许可,其为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开发空中互联网软件产品,将在在80多架飞机上部署和实施,预计下月初可为旅客提供速率与地面互联网基本类似的高速空中上网体验。

这意味着,中国联通将支持在飞机上的无线上网。而且,国内航空普及机上WIFI真的指日可待。从春秋航空预计的——明年上半年,旅客有望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来看,能上网也确实不远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