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恶意APP的认识,就是自说自话扣钱、捆绑软件、获取私人信息之类的,其实,最厉害的恶意APP,可以获得你的最高权限,让你手机变成“僵尸机”!大家注意自查一下!
最近,一个被命名为“DowginCw”的病毒,通过插件形式藏身多款热门游戏应用!
比如通过“明星公主换装小游戏”、“疯狂小宝石”等多款热门游戏应用中,已偷偷控制了国内至少上数十万手机设备。
更可怕的是,它还“存活”在多个应用商店中,日均感染量近万台。不慎感染,可能会让你的手机变成“僵尸机”。
达人哥提醒大家:如果你遇到过以下几种情况之一,当心!你的手机可能已经中招:
1、在安装运行一款APP后,设备自动捆绑或不停下载其他无关恶意应用;
2、手机频繁卡顿;
3、手机刚充值就莫名其妙欠费。
让人惊呆的是,存在问题的恶意APP除了竟然不在少数。你很可能也在用…
466款应用上黑名!“风云直播”5次登榜
什么叫恶意APP?
就是具有恶意扣费、信息窃取、远程控制、恶意传播、资费消耗、系统破坏、诱骗欺诈、流氓行为八种恶意行为之一的APP。
工信部每个季度都会公布的应用软件黑名单里。
上个月,工信部公布的今年第三季的问题应用软件名单,其中就包括三款APP存在恶意“吸费”行为:
部落冲突(V1.0.0.2) 来自XP系统之家
生存游戏2(V1.0.0.2)来自XP系统之家
球球大作战(V3.0.0.7) 来自PC软件下载站
虽然不玩手游,但是达人哥还是觉得上面3个游戏很耳熟,说明真的很热门,也很容易中招!
近三年被工信部曝光的问题APP,共有466个,其中有384个APP涉及“强行捆绑推广其它应用软件”的问题,占总数的82%。
捆绑软件就算了,最可怕的是一些名称里带有“ROOT”和“Wi-Fi钥匙”的APP中,相信不少人用过吧。
注意了,手机一旦ROOT后,即被获取最高权限,就容易被恶意软件破坏;而通过工具破解Wi-Fi密码,连上不明网络,更是泄露个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下面是近三年工信部公布的不良APP统计情况。
一款叫“风云直播”的APP,从2015年2季度开始,连续4个季度在不同应用商店检测都存在问题,共5次被点名曝光,涉及5个不同版本,是工信部公布的APP黑名单中上榜次数最多的一款。
真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外,还有3款名为“GO桌面”、“百度手机助手”、“胎教音乐盒子”的APP,3次上榜。
知名度最高的肯定是“百度手机助手”,所涉及的版本包括V6.2.0、V6.5.1和V6.7.0,而应用的来源正是百度官网。不过,目前百度手机助手可供用户下载的最新版本是V8.0,没有出现在黑名单上。
此次外,在被曝光的恶意APP中,“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占比8%,共有36款。多数是通讯类的应用软件,比如2016年3季度,在安卓商店检测发现问题的“网易通省钱电话”(V1.0.0)和“UU电话”(V3.5.4)。在今年前三季度,被曝光存在该类问题的APP就有6款:
2017年被检测发现存在违规收集用户信息APP名单。
APP的流氓行为超乎想象
达人哥以前看到有人发帖:新买的手机只打了一个电话测试,从未发送过短信,但当晚在网上营业厅查费时,竟发现有短信费用。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比如某个新闻看到的一名初三学生的手机频繁被扣费,有一次短短10分钟就收到35条短信,称他开通了16项通信业务,共计扣费156元。
自动发送短信和恶意操控用户手机名单。
黑名单上,有7款APP,因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向外发送短信”而上榜。 一名技术专家分析,手机自动发短信一般是为了订阅无线增值业务(又称作SP业务),所以会造成用户手机被扣费。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高级工程师何能强表示,静默下载也是强制捆绑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即便在未收到短信提示的情况,用户也可能被“偷钱”。
要知道,在工信部公布的违规APP中,“恶意吸费”的应用软件占比达到8%,有35款。这其中,基本都是游戏软件。
一款名为“开心连连看”的APP在2015年下半年曾三次上榜,其 V2.6、V1.5.0及V3.1版本均存在这一问题;
今年一、二季度,工信部公布的两款APP甚至存在“恶意操控用户手机”的问题:“千寻免流”(V3.1.3)来自IT猫扑网;“开心连连看”(V1.6.0)来自金山手机助手;
2015年1季度,“匆匆那年”和“撒娇女人最好命”,被指收费后无法获取视频内容。
手机被恶意操控后,好比在你家的地下室打了一个通道,有人可以通过远程发送指令,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如果手机因为系统漏洞被攻击,获取root权限,那么你家里的每个房间都能被访问了…
代价低廉,恶意APP“横行”
虽然规定一旦检测发现问题,相关APP会被责令下架。然而,恶意APP仍屡禁不止。
原因在于:APP被下架后,经过一番包装可能再次上线。而制作一个APP成本低廉,并非难事。
在电商平台上,声称能够提供APP开发、推广和在应用商店上线服务的店家并不少。
有店家表示,他可以修改APP的源代码,伪装成普通APP的模样。夜里用户睡着时,这个程序能控制手机,捆绑下载其他APP,整个制作过程只需2000元。
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杨启波表示:恶意APP屡禁不止还是因为利益驱动。除了捆绑其它APP可获取推广费用外,未经用户允许被收集的隐私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网络诈骗或者直接窃取用户的资金,而内置恶意扣费代码,可以给开发者赚取直接的现金流收入。
在统计了问题APP后发现,它们出自93个手机应用商店;其中百度手机助手、应用酷、安卓网和苏宁易购应用商店被曝光的最多,均在20款以上。即便是知名的大型应用商店,也可能因把关不严而让问题APP上架。
从网上下载APP,手机系统弹出的提示。
个人如何防范下载恶意APP?
达人哥建议大家避免在小型电子市场下载APP,也不要通过不明网址直接安装,应该选择大型安全的电子市场,或者直接到APP的官方网站下载,同时安装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帮助识别各类风险应用或恶意软件。
再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点击社交软件里分享出来的破解版、汉化版软件,这些多数是加了恶意风险代码。
最后,应该养成“尽量给最小授权”的习惯。很多用户在下载安装APP时,经常会忽略查看其可能会获取的权限。如果一款地图应用要求开放短信权限,一个新闻类应用要求开启地理位置和读取通讯录,则需要警惕。你开放的权限越多,相当于送出了越大的礼包。
来源:人民日报;隐私护卫队;中国青年报
版权归其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fortunetim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