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苹果用户在使用iPhone一两年之后,会发现他们的手机速度开始变慢,尤其在升级系统后这种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不得不购买新款苹果手机。最近,有业界人士发现,手机变慢,并不是升级系统后iOS系统的BUG带来的,而是苹果故意放慢CPU速度希望你能买它的新机。
苹果21日发声明承认,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暗自将电池老化的iPhone处理器的速度调慢,这样的做法已经在美国遭到起诉。苹果公司被指违反消费者权益相关法律。
为了商业利益,通过远程控制改变消费者手中的数码产品或者软件等行为,逼迫消费者做出不得已的选择,在互联网时代频频发生。光靠自律肯定不够,如何监管科技大佬的远程控制权,令其不作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数据面前,苹果承认搞了小动作
老手机会变慢,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正因为习以为常,随意对iPhone变慢这个问题往往不太在意。我们已经默认了老设备会变慢这个“事实”,但就有一些较真的人发现了问题!
在一年以前,iPhone 5等老设备在低温环境下会突然断电,有些手机剩余50%甚至60%电量依然会自动关机。尤其是在升级系统后这种现象更加突出,按理说即便旧手机速度会降低,也不应该出现这么明显的反映。
随后有人宣称苹果故意升级系统降低旧手机的速度,并认为苹果可能是为了让新设备更畅销才故意这么做的。但并没有提供相应证据。不过这个说法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John Poole。
据第一财经报道,美国跑分系统Geekbench4软件的开发者,PrimateLabs创始人JohnPoole是第一个发现并且证明苹果电池老化会影响到CPU处理器速度的人。起初Poole以为,伴随着锂电池的衰退,处理器的性能也会衰减。但是后来他们发现,一些旧版iPhone手机用户在更换电池之后,处理器的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他们的另一个发现是,每次苹果升级iOS系统后,旧版iPhone用户的手机性能就会下降得更快。
Poole称,苹果公司是故意通过掩盖电池性能让用户误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应该换了,他们不会想到电池才是触发手机性能下降和意外关机的主因。
此前,苹果一直选择对锂电池的问题保持沉默,直到Geekbench4的跑分数据被公布后,苹果才终于做出解释。

以上就是苹果原文,翻译过来:“我们的目标是向客户提供最好的体验,其中包括总体性能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低温环境中,锂离子电池提供峰值电流的能力会降低,随着时间推移,存储的电量会减少,这会导致设备为保护电子部件而关机。去年我们针对iPhone 6、iPhone 6s和iPhone SE发布了一个特性,在需要时平抑瞬时峰值电流,防止设备在上述情况下关机。在iOS 11.2中,我们为iPhone 7发布了这一特性,并计划在未来使之支持其他产品。”
苹果声明的大意是,我是故意让你的手机变慢的。因为手机用的时间长了以后,电池性能会显著下降,如果CPU还保持以前的性能,那么电池会更不耐用,这么做是为了保护电池等硬件。同时苹果声称,该措施一般会运用在发布一年以上的机型上。
搜索调查:换新杀旧成为常态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一现象之后,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谷歌搜索趋势显示,历年iPhone手机发布前后,“iPhone Show”(苹果手机变慢)这个词就会在短期内达到高峰,而且与苹果新手机发布的时间吻合。同时他们也与全球第一大手机品牌三星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发现三星新发布会和系统更新的时候并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
当然了苹果每次发布新手机,往往也是操作系统进行大版本更新的时候,届时全球用户都会得到苹果的推送。


虽然该研究团队并没有直接发布看法,但意味着苹果很有可能每年都这么做,每次发布新手机都会“扼杀”旧iPhone的寿命。
事实上,自2008年起,历代iPhone发售后,全球范围内通过谷歌搜索关键词“iPhone变卡”的频率就逐渐呈现周期性爆发。现在的发现证明,这并非人们的错觉,也不是苹果手机升级iOS系统后,新系统更加“吃资源”导致的卡顿,而是苹果远程暗箱操作的结果。
目前美国加州、芝加哥等多名苹果用户已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称苹果公司的做法是“具有欺骗性和不道德的”,违反了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间组织“反苹果联盟”也于23日发布声明谴责苹果“计划报废”的行为,并呼吁消费者抵制苹果产品及服务。中国消费者也早已发现这个“秘密”,给旧款苹果手机换电池如今已成为一项新生意。
乔布斯致力于以卓而不群的创新型产品来引领风潮、吸引用户,为苹果打造了独树一帜的企业形象;而在“电池门”事件中,苹果却是靠着瞒和骗、耍小伎俩为自己捞金,两者有着云泥之别,出此下策也从侧面反映了苹果创新能力的退化。
案例频频:如何监管科技大佬远程操控权
通过远程控制消费者的数码商品或软件,强逼消费者升级换代,或不得不做出别的选择,并非苹果一家,微软WINXP黑屏事件,3Q大战二选一,百度全家桶都是如此。
微软黑屏(Microsoftblack)事件,是指微软中国宣布的从2008年10月20日开始同时推出两个重要通知: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通知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根据通知,未通过正版验证的XP,电脑桌面背景将会变为纯黑色,用户可以重设背景,但每隔60分钟,电脑桌面背景仍会变为纯黑色。微软方面表示,此举旨在帮助用户甄别他们电脑中安装的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应用软件是否是获得授权的正版软件,进而打击盗版。
北京律师董正伟对此事的观点是:微软公司未经计算机用户同意和司法裁判就私自侵入计算机用户电脑系统并干扰破坏的行为,是无视用户物权和法律尊严的行为,微软的行为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黑客攻击’行为”。
3Q大战二选一的标志是:2010年11月3日,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强迫用户“二选一”。
整个过程中,两家公司远程操控用户的电脑,想升级就升级,想安装就安装,想火并就火并,想兼容就兼容,网民没有任何抵制和制裁的能力。
百度全家桶是网友戏称百度流氓的行为,你在装百度某个软件的时候或者重装的时候可能会被捆绑上百度安全套件,包括百度卫士、百度杀毒、百度浏览器、等产品。
以上案例表明,我们的私人电脑或手机早就不是我们在做主,科技大佬或明或暗都已经帮我们做了多次主。
君不见,每一次软件自动安装、自动升级,自动上传数据,甚至自动卸载,都是在我们眼皮底下默默进行,有哪一次不是他人在帮我们做主,我们尝到了自动化甜头的同时,自己的内政也被他人粗暴地干涉了。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数据、应用全在商家的云端后台,我们固是享受到了种种便利,但如果这些商家发生火并或者是为了商业利益,挟用户以令诸侯不过是一念之间,互联网最大的垄断是操控权的垄断。
如何监管科技大佬的远程操控权,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难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