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难忘 | Nubia Z17miniS aka 小牛 8

说库 / 2017年12月07日 05:07

手机

小牛 8(Nubia Z17miniS)几乎是在老大哥 Z17S 的影子中出生的,在大家对 Nubia 的「全面屏 2.1」翘首以盼的秋季发布会里,小牛 8 以一款前菜的身份亮相。没有全面屏,没有无边框,带着前后四眼的「背影杀手」小牛 8 以 2000 元 的身价,扛起了新一时期下探市场的艰巨任务。小牛 8 究竟怎么样?它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吗,经过接近一个月的体验,我还是发现了一些小牛 8 身上很有味道的地方,聊聊吧。

外观应该是最有说头的地方了。前后双面大猩猩玻璃,中间金属中框的经典搭配。这种搭配最直接的关注点就是手感了,小牛 8 在手感方面处理的非常不错,虽然不是全包裹一体后盖的完整感,但是背面微弧玻璃由中框的切割边过渡到微弧中框,过渡调得很顺,结合大面积玻璃的温润手感,小牛 8 的握持体验可谓上乘了。

再有就是背部的最大亮点渐变色工艺。我们不管具体实现上的几道光学镀膜喷墨和钢化处理,直接从感受上讲,无疑小牛 8 的背盖是令人耳目一新的。

以我的「爱琴海蓝」版本为例,背面从各个角度看,都呈现出了各不一样,深浅不一的海蓝色带状条纹。而且由于玻璃的通透特质,你如果定睛去看某个条带,会有一种眼睛「对不上焦」的「沉进去」的眩晕感,非常有趣。

另外背面由于有微微的弧度,直接接触承载平面的是玻璃部分,并且由于有多道镀膜工艺,使得小牛 8 正面朝上放置在桌面上非常顺滑,甚至手轻轻一推都可以滑动旋转起来。这使得日常使用的时候,需要手机放置在倾斜平面时要小心手机滑走。

蓝色的金属中框上有顶部的降噪麦克风,侧边的卡槽以及音量、电源按钮,底部是一字排列的单侧立体声扬声器,注意实际只有一侧的扬声器会发声,但为了视觉平衡,小牛 8 在不发生的一侧也做了对称处理。USB-type C 数据接口,取消了 3.5mm 音频接口,随机附送了 USB-type C 转 3.5mm 转接线。

正面上部是 1600万 像素,光圈达到 F2.0 的广角双摄像头及听筒部件,下部是不可按压式 Home 键,以及左右的多任务和返回键。多任务和返回键日常使用时以两个红点的形式存在,在某些场景还可发挥呼吸灯的作用。

讲完了外,下面讲讲小牛 8 的内。

骁龙 653,搭配 6GB 和 64GB 存储,运行基于 Android 7.1.1 的 nubia UI 5.0,本来我的预期应该算是两千元机里的主流配置,不多不少,说头寥寥。但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一直历代贯穿产品主打拍照功能的 nubia 在系统级中把拍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优先级上。

不仅仅是把相机默认常驻在了最易点按的屏幕右下,而且它把常见的相机玩法封装出了一个叫「相机家族」的选项,这样对于一些在特殊情景下有特殊拍照需求的用户们,除了普通相机和专业相机之外,有了更低门槛的选择。

不光如此,相机家族的功能入口更是被平铺到了桌面左侧的一整屏中,结合 nubia 官方的「视界」社区,小牛 8 给我带来的「拍照文化主义色彩」可以说是相当浓郁了。我觉得对于有「专业拍照需求」的「非专业用户」来说,nubia 做了一件好事。

具体的拍照表现我们直接看样张。

着重可以看几张夜景表现,从解析力和噪点抑制方面,nubia 做得相当优秀,满足日常创作问题不大,在一些专业情景下,也足够充当一只合格的单反备机了。

作为直男癌,前置镜头平时基本不开,偶然间从小牛 8 的眼中看到粗糙的自己,咦好像这次勉强没那么吓人了。可以看到 nubia 前置双摄并没有自动不可逆地去做一些明显的磨皮打光处理,而是保留细节的同时,做了一些提亮,显得照片看起来更精神了,也保留了原有的真实感。但目前人像模式的算法还需要调优,一些边缘处理,比如头发之类的,会莫名虚光...

小牛 8 的其他部分则没有明显问题,也谈不上具备突出亮点了,两千元的手机,几乎摆的上台面的,正常使用时几乎家家都具备了流畅的体验,息屏可用的快速指纹,也具备了一些常见的但使用频次可能不是很高的边缘手势,程序分身等特色功能。

对了,这里还需要着重表扬一下小牛 8 的续航水平。在担当我主力机的这些天里,3200 mAh 的电量撑起的续航表现还是很出乎我意料的。平时工作日,一天 3 ~ 5 个电话,每天碎片地刷半小时微博,半小时朋友圈,配合设计做一些 App 使用,截图,传输等处理,回到家看半小时视频。基本还可以做到两天一充的水准,nubia 这一次的省电优化还是很出乎我意料的。

最后,回到开篇提到的,小牛 8 的定位问题。最近跟朋友正儿八经地聊起这个事,大部分人都表达说现在千元全面屏都如此普遍了,似乎已经打破了 nubia 原来大小牛的价位规划了。而标价 2000 的小牛 8 另辟蹊径发力做的牛逼后盖,似乎并也不是市场热点,如今好像更应该进入一个手机壳个性化的时代?唱衰声里,我还是坚持认为,从 Z9 开始的无边框,到这一代的 Z17 的全面屏 2.1,nubia 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一个体量并非巨大,但每次突破都不容小觑的开拓者,nubia 做硬件给我的感觉有点像锤子做软件:企业用心良苦,一代代不断引领和积累,不断被认知,等到成本下沉,性价比一来门槛一降,则迎来爆发。

又或许,道理比我们想象的都要简单:我桌上时常摆着一堆近期市面上的主流设备(自然大都是全面屏),几乎所有经过我桌子停留的人,都会首先拿起小牛 8,说:哇!这手机好漂亮,你的品位真棒。所以最终还是发现甭管全不全面屏,无不无边框,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这就够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