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锤子手机发布了自己的全面屏手机,自此,全行业最没有技术的一家手机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全面屏产品。“全面屏”概念已经成手机行业这一轮全面升级的关键词,和小米MIX2一直缺货不同,各家的全面屏产品不但不缺货,而且卖得还非常好。从目前情况来看,小米的全面屏概念,大概成了古龙笔下的“嫁衣神功”,为他人做了嫁衣。
全面屏“发明”之争
全面屏是谁发明的?这个事情一直争议不断,如果单说这个词,那么确实是小米发明的,如果说的是这个东西,比如小米MIX那种采用全面屏设计的产品硬件,那么就不能说是小米发明的。其实,类似小米MIX的产品设计,夏普三年前就推出来了。而小米MIX的屏幕早期用的也是夏普的屏幕,不过大概因为夏普对小米这个专美自己的做法很不满意,所以MIX的供应商,目前是JDI。这里提醒大家一点的是,小米MIX的全面屏后来换了或者说掺了友达的屏幕,MIX2会不会也有类似情况,也请注意,凡是广告中没有宣传是谁家屏幕的,后期就都有换屏的可能。
说了渊源之后,我们说说现实。去年小米发布的“概念手机”MIX尽管实现了惊艳的营销效果,但实际上,这款手机的出货非常惨淡,反馈也非常不好,因为确实设计过于超前,无论是听筒效果还是拍照效果,甚至都很难达到正常使用的水平,但这个概念的火爆,却让小米信心满满,所以很快就推出了更适合量产的MIX2。
其实,尽管全面屏概念在中国似乎是小米炒起来的,但真正的全球火爆,还是三星s8带动的,不过三星叫全视曲面屏,而在三星出货数千万,一举扭转note7爆炸颓势后,国内厂商也都闻风而动,今年于是就成了“全面屏”元年了。
小米MIX的全面屏和今年流行的全面屏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从比例上讲,MIX的比例是17:9,屏占比超过90%(小米官方数据,但这个比例依据算法不同,还有充满争议),不缺货后出货量一个月只有两万。而量产的MIX2则是偷换了之前的概念,换了一块18:9的屏幕,缩小屏幕后屏占比也降到80%左右,除了摄像头都在下面外,其实和MIX也不是一个概念的产品,完全是为了量产出货而做的。不过,目前这款手机还是全面缺货,最近双十一各大销售排行榜上也没有其身影,相信一方面做得不多,另一方面卖得也不好。而陶瓷版卖到了近五千,也引发了一轮吐槽,毕竟iPhone8现在才四千多。不过米粉的理由也很不错:陶瓷版虽然易摔碎,但是可以对抗电钻啊。
全面屏不是全面屏
尽管概念大火,但业内和用户对国内的全面屏概念手机一直都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按照字面意思,全面屏就是一整面都是屏幕,而目前各种设计方案,不是有下巴,就是齐刘海,要么就是又有下巴还有头发,只是比以前的手机细长一些,边框窄一些罢了。
锤子科技的创始人罗永浩就曾在微博上表示,目前业界已经生产出来的“全面屏”手机并不是真正的全面屏,所以自己未来发布的锤子手机不会用“全面屏”来对其命名。而知乎网友则认为,“全面屏纯粹是营销炒作出来的噱头,屏幕易碎,误触是其死穴,极其坑爹,没有技术含量的浮躁的炒作,最终会回归本质。”而从屏占比这个参数来说,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手机尺寸,就好像电视边框虽宽,电视的屏占比也是极高的。所以屏占比的说法也大多是噱头,其实没有必要太在意。
不过这并不妨碍打着“全面屏”旗号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因为从用户体验上,起码在视觉体验上,确实还是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还是要正本清源,全面屏是一个供应链上的技术升级,不是某个公司独有,所以连锤子这样的小众手机,也可以做出同样的产品。那么,竞争的重心事实上就是供应链的把控能力了。苹果、三星、夏普的全面屏都是异形切割的屏幕,正是他们供应链能力的体现,而国产基本用的都是通用的18:9的屏幕,所以才会迅速扎堆上市。小米在供应链方面一直在补课,甚至雷军换掉合伙人自己亲自抓供应链,就是因为之前这方面的问题实在是很大。不过虽然有所改善,但也并不乐观,MIX2遭遇大面积断货和其他品牌的数百万台备货,形成鲜明对比。
全面屏能救小米吗?
2015年,小米销量达到巅峰,成为国产第一,而好景不长,在2016年,小米遭遇华为和ov的夹击,销量迅速跌落。品牌无法进入中高端以及供应链控制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过今年小米宣布销量大幅回升,究其根本,可能是因为全面屏概念包装得比较成功,才让其有所“回暖”。为什么回暖我要加引号,因为事实上,小米宣布的10月出货1000万台手机,差不多有三四百万台是印度红米出货,加上其他地区的出货,实际上国内出货还是没什么起色。尽管在哪出货都是出货,但印度的出货显然对小米整体的生态没啥帮助,只是简单的出货罢了,还是重复2015年中国的故事。而华为尽管也采用了全面屏概念推出手机,但这只是枝节,按余承东的话说:全面屏不是战略重心。而是通过自研芯片优势,强推人工智能概念,形成了在技术上的领先。而互联网手机这块,也有荣耀的贴身盯防,前两个月推出的荣耀畅玩7X,也是全面屏手机,但售价只在千元档,且产能充足,预期销量1500万,相形之下,小米落了下乘,小米MIX2严重缺货,note3两个月降价600元,跌幅接近四分之一,基本已经扑街,仅靠小米6苦苦支撑。
OV则靠供应链优势,强势抢夺全面屏市场,vivo提前近两个月上市x20,首批350万备货,一下强占50%的全面屏市场,而OPPO的R11依旧销售火爆,同时也及时推出了R11s的全面屏产品,也开始大量铺货。所以,全面屏概念虽然是小米所创,但真正获利的却是别家。
全面屏只是一个小的技术升级,不过已经给整个手机市场吹来一股清新的风气,形成一个小的换代潮。下一个大的技术升级恐怕就是人工智能了,而华为已经占到最核心的芯片级的优势,荣耀在去年就已经推出了领先的人工智能手机荣耀magic,相信在下一波的手机竞争中,还是会处于一个技术领先的位置。
而小米全面进军线下的小米之家,到底能否带来足够的利润弥补在手机市场的失利,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OV已经布了几十万个线下销售点,而华为全球也有数万个营销实体了。
所以总体来说,手机领域的竞争已经重新回到了技术和供应链主导的阶段,以营销为核心的小米在前几年虽然占到便宜,但现在正在重新补缴过去的学费。类似全面屏这种你栽树,他乘凉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手机行业终究还是硬实力的竞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