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全宇宙最主观的科技数码体验分享类栏目「短评快」,我是考拉。在手机都追求差异化的今天,YOTA自打一出生就具备吸睛属性,这个来自俄罗斯的手机品牌,将军工技术应用到消费领域,打造出拥有前后双屏、主打阅读体验的手机,曾经被作为“国礼”赠与我国领导人。如今YOTA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在手机市场和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今天,YOTA 3能否赢得一席之地还是值得期待的。
YOTA 3上手的第一感还不错:简约,有分量。我想有一半的用户会冲着卖相买手机。
YOTA 3的外观与上一代相比变得更为硬朗大气,两块屏幕采用了正反双2.5D玻璃设计,正面的屏幕玻璃处理较为圆润,AMOLED的屏幕息屏状态下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
背部的Eink墨水屏表面覆盖的是一层2.5D康宁大猩猩玻璃,底部是带有LOGO的金属拉丝工艺拼接,整体融合性做得比较好,不会产生割裂感觉。
机身做工扎实,金属中框两侧有银色切割线进行点缀,不会觉得割手。整机重量170g,拿在手里分量感十足,对很多男性用户来说,这种分量感便是质感的一部分,拿在手中非常踏实。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很Man的手机。
鉴于正反2.5D玻璃和较好的中框过渡,YOTA 3拿在手里握持感舒适。
满足日常需求才是一部手机合格的本职,我们手里这部YOTA 3是4GB+64GB的标准版,搭载高通骁龙八核极速处理器,日常聊微信、刷微博、听歌、看新闻和轻度游戏情况下使用五天内基本上没有卡顿,多任务切换较为顺畅;由于个人比较喜欢装软件,几十个APP下来还剩余30GB左右;正面指纹识别速度与大多数主流机型差不多,支持微信支付等快捷操作。
YOTA 3后置采用了一颗1200万1.4μ全像素的单摄像头,我们在拍照样片中发现了“ArcSoft”的水印,在ArcSoft虹软技术支持下,相机表现完全可以满足用户日常所需。
夜晚拍摄,YOTA 3的表现在可接受范围内,光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对焦速度基本没有减慢。另外细节体验上,逆光条件下会自动开启HDR模式,对于不喜欢调整相机的用户来说还是很友好的。
YOTA 3正面配备了一块5.5英寸1080p AMOLED屏幕,窄边框带来的视觉效果讨喜,屏幕发色偏艳丽且偏冷色,这么活泼的颜色长时间看下来会产生疲劳感,同样的,夜晚使用最好还是开启护眼模式,而相应的好处就是白天强光下的可视效果不错。
具体到内核的使用体验上,YOTA 3采用了双系统控制,将世界领先的俄罗斯军工科技,用于提升产品的安全、速度、工艺、省电、操作体验等方面,并荣获100多项全球核心专利。
说完常规的,接下来就是这款手机的重头戏,也是主打功能——阅读,这里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和阅读器鼻祖Kindle进行比较。
YOTA 3背部配备了一块5.2英寸720p Eink电子墨水屏,由于采用了双屏双系统设计,两块屏幕只能择一使用,可以直接在每个屏幕中选择切换,也可以按下电源键分别打开。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YOTA 3采用了墨水屏底部的传感器和陀螺仪配合识别场景,只有当某块屏幕正面朝上的时候按下电源键才会打开那块屏幕。
墨水屏覆盖了一层康宁大猩猩玻璃进行保护,并且拥有AF防指纹涂层,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沾染指纹,但还是不免担心背部的屏幕因为随意放置而被刮花。
而在屏幕素质上,这块Eink墨水屏像素密度为283ppi,高出入门级别的Kindle不少,与最高端的Kindle 300ppi也相差无几,对于肉眼来说已经足够清晰,不用较这个真儿;刷新率为100ms,实际使用体验上,翻页速度比手中的入门和中端Kindle要慢,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于Kindle存在的闪屏现象,YOTA 3并没有出现;残影现象控制得比较好,但强光下还是能隐约看出,优于入门款Kindle,略弱于中端Kindle;另外,相较Kindle屏幕出色的地方还包括支持视频播放和多点触控。
虽然采用了两块屏幕,但是YOTA 3的续航感觉不出被拖累,这主要是AMOLED自发光、骁龙625处理器的低功耗和Eink墨水屏超低耗电三个原因。电池容量为3300mAh,支持18W快充,实测半小时充40%左右电量,每天聊天看书刷微博,开80%亮度中度使用情况下,晚上仍有20%左右电量,这其中Eink墨水屏每天有40分钟的阅读时间;官方宣称15%的电量能支持阅读10小时,实际体验下来确实也费不了多少电,更何况每天在家在公司还要充电。
双系统控制下虽然两个屏幕不支持同时开启,但是支持一边听歌一边看书之类的同时运行。操作上加入了菜单、Home、返回这三颗触控按键,习惯安卓手机的朋友用起来要方便不少。墨水屏支持单开,飞机上使用无压力。
在最重要的阅读内容上,YOTA 3包含了自家的墨知推荐、京东阅读、QQ阅读、掌阅和咪咕阅读五大阅读源,可以说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手机特有的墨知收藏功能,可以将公众号文章等内容一键收藏,然后在墨水屏中阅读。除此之外,背部墨水屏还支持微信登录、同花顺、界面新闻以及日程安排,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这块屏幕的功能。
与很多特殊硬件一样,以上背屏功能仅限于预置应用,更多功能则需要软件厂商们适配,我们单独下载的其他软件并不能在背屏显示,甚至是阅读软件也不行。同时这也是YOTA 3需要改进的地方,既然背屏支持多点触控和视频播放这类复杂操作,如果加入一个单独的背屏设置选项,自定义显示完整的第三方应用也是完全可以的。
YOTA 3和Kindle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便携性,可以随身携带进行阅读;并且整合了两块屏幕之后还能将机身控制到7.9mm。
总的来说,YOTA手机现在是一款用户定位很明确的手机,不像是一款常规意义上的大众消费级产品,对于目前的产品定位来说,浓厚文艺气息决定了其受众不太会在意3699元这个起步价,中规中矩的配置已经满足日常使用,墨水屏基本上也满足了像Kindle一样的使用体验。如果从更长远看,我想YOTA的下一步市场应该针对的是大众的问题--现在这个读书好像显得不那么被重视的社会,人们是否愿意去阅读,多少人买了Kindle仅仅只是为了装个X,家里前几年买的书现在估计也都有了霉味,那么把阅读器放在一天25小时不离身的手机上,能解决这个问题么?不知道,但希望可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