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的临床研究

中国科技纵横 / 2018年10月14日 12:53

新闻

...事护理对于改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探究

李洋

摘 要: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的产生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24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认识患者的感受和与之相关的原因。结果:焦虑症状为25.84%的发生率,抑郁症状为39.17%的发生率,两种症状合并为16.67%的发生率。结论:对于医生,需要做的是从社会、心理与生物等方面开始,及时运用心理干预与选取抗焦虑抑郁类的药物等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予以控制,推动焦虑抑郁患者的尽快康复。

关键词:神经内科;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0-0206-01

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心理疾患已变成世界第四疾患,现在,对于焦虑、抑郁等心理、精神障碍的治疗,已经不再单单是局限于心理医师、精神科医师的职责区域,甚至是妇产科、内科和神经内科等科室的医师也普遍参与其中,特别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呈明显上升趋势[1]。本研究针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常见躯体不适和影响原因实施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24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年龄≥18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调查表可以自行填写。除外意识障碍和语言交流困难者,共240例。其中140例男,100例女:为18~65岁的年龄,平均(334-14.2)岁,病程1天到20年,平均(6.3±2.4年)。文化程度:120例初中(含初中)以下, 80例高中和中专,40例大专和大专以上。

1.2 研究方法

依据调查研究工作需要,总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240分有效问卷,为96.0%的有效率。综合性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是一个自评量表,总共包含14个条目,焦虑与抑郁各7个条目,有4个选项在每个条目,分值为0、1、2、3。两个分量表为0-7分的分值属无症状,可疑存在的是8-10分属,肯定存在的是11-21分属。临床实践中,筛查躯体疾病焦虑、抑郁症状最常用的工具是综合性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在各种焦虑、抑郁症状检验工作中,获得特别普遍的运用。这量表的可信度高,敏感度高,特异性高,运用效果优良,使调查分析工作需要得到满足。研究使用8分为阳性分界值,为对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原因进行全面的掌握,调查表中增加护理级别、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医疗费用来源、住院次数、住院天数7个选项,从而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患者基本状况,提升调查分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牵涉的结果数据全部使用SPSS13.0软件实施方差分析。

2 结果

(1)综合性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相关性分析:实施分析和研究调查统计资料,Pearson相关系数为0.52,p<0.01,二者比较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更容易表现为躯体症状,而并不突出情绪症状,而这种躯体不适应症状不可以用病理发现来解释,患者却把它们归咎于躯体疾病,并据此到综合医院找寻帮助,这种抑郁障碍躯体化的表现,也许是综合医院抑郁症患病率高的一个因素,也体现出了综合医院抑郁症患者症状的繁杂性[2]。此外,躯体疾病也能够导致或者伴发抑郁症状,HouesA等报道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其为25%-60%的发生率,这可能由于疾病本身影响了患者的功能活动,而造成抑郁。

焦虑抑郁症状的产生,和现在社会的迅速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关联。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让人面临着愈来愈大的压力,在极大的压力面前,因为多种因素,也许会伴随着脑出血或者多种躯体疾病的产生,让焦虑抑郁症状愈来愈频繁发生,而这些发病人群中神经内科的患者占大部分,患病后并不容易治疗。

脑卒中患者大部分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残率高,而且病前和病后比较判若两人,心理失衡[3]。病情平稳后思考相对多的是对以后工作和生活有没有影响,社会环境的反映和经济负担等问题,恐惧、焦虑情绪显著是突出的表现,急切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状态,对治疗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甚至存有部分不切实际的幻想。病前担任关键的社会角色者,病后反差大的社会价值,心理明显的失落感,社会适应比较困难,所以他们更差的心理健康情况。随着病程进展和延长的住院时间,通过自身感受,患者相对清楚的认识到肢体功能障碍,开始自责自怨,对治疗作用与效果怀疑,对生活失去兴趣,表现出悲观、失望等显著的抑郁情绪,严重者发生脾气暴躁、精神不振,甚至自杀念头,这和调查相吻合。

本研究提示,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低,药物和物理治疗的同时,从病人意识清楚之始,要輔以心理治疗,准确地指导患者了解疾病、正视实际、负担减轻、控制情感,提升心理素质,为其创造优良的精神生活环境[4]。对于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在心理干预的同时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能唤起患者的主动向上的情绪,发挥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改善或消除抑郁症状,提升康复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总体而言,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焦虑与抑郁的几率相对高,其产生和多种原因有关。在临床上要增强对这种病人的心理护理水平,增强社会支持力度,应用现代社会-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使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危害降低,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的负担减轻。

参考文献

[1]潘晓凌,欧阳鸿枚.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407-3408.

[2]刘东生.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分析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8-190.

[3]熊先德.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1,(6):54-55.

[4]李俊,曾令琼.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的干预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05):649-650+653.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