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OCSIS技术在蚌埠广电双向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中国科技纵横 / 2018年08月18日 02:04

新闻

...sar光模块在广电网络EPON EoC中的应用

朱杰

摘 要:随着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用户对于使用网络的需求已大大增加,广电传统有线电视业务逐渐萎缩,已无法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对于广电系统而言,急需采用新的技术建设一个质量高、运行稳定的宽带网络。本文主要介绍C-DOCSIS系统结构、特点以及EPON+CCMTS组网方案。本文简要介绍了C-DOCSIS的技术结构特点,并同其他宽带接入技術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了EPON+CCMTS组网模式在蚌埠广电双向网络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关键词:C-DOCSIS;CCMTS头端;宽带;EPON;双向网络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038-03

1 蚌埠广电宽带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历程

1.1 技术应用及比较

蚌埠广电2006年开始进行宽带技术运用,曾先后采用过光纤收发器+LAN、EPON+EOC、CMTS+CM等模式,期间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网络布局的扩大,随着双向业务的规模化发展,用户数量快速增加,带宽和系统稳定性需求均有大幅提高,上述技术模式存在以下缺点:

(1)CMTS+CM模式,主干光纤资源占用多,带宽低,上行均衡难以控制,工程质量要求高,节点之间相互干扰。

(2)EPON+EOC模式,EOC产品的行业标准与产业化度欠佳,设备兼容性差,网络可管理性相对较弱。

(3)光纤收发器+LAN模式,设备稳定性差,入户线二次施工困难,不支持网管。

1.2 C-DOCSIS技术标准及组网构架

(1)标准的介绍。DOCSIS是成熟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利用同轴网络电缆传输数据业务的规范,基于此标准的CMTS和CABLE MOEDEM设备十几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CMTS覆盖范围大、高QoS、维护方便、后续演进清晰,低带宽、设备投资高,但近年增长乏力。为弥补DOCSIS的不足,2012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C-DOCSIS标准,该标准是基于TJ.222协议的边缘同轴接入技术, C-DOCSIS是DOCSIS3.0标准的中国简化版,简化了DOCSIS系统的路由交换功能,这部分由上层路由器完成,C-DOCSIS兼容现有的DOCSIS1.1/2.0/3.0标准的终端。C-DOCSIS系统具有数据转发的功能,它可以同时转发IPV4、IPV6、数据包,支持单播和组播的功能同时具备了风暴抑制功能。一般来说,C-DOCSIS采用上行4个信道捆绑,下行16个信道捆绑,下行带宽可达900M,上行带宽可达160M。

(2)组网构架。C-DOCSIS系统应用组网中包含了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承载网络(核心网,汇聚网和接入网)以及家庭网络几个部分,其中:

业务系统:提供业务内容和控制,包括Internet出口,视频头端以及软交换/IMS语间服务器等;

管理系统:包含设备管理系统(NMS),DOCSIS OSS系统(DHCP Server等)以及运营商的BOSS管理系统

核心网:提供骨干层的业务转发,核心网由核心路由器组成;

汇聚网:汇聚接入层的流量,汇聚网一般由边缘路由器组成

接入网:提供同轴接入,接入网一般由C-CMTS,OLT以及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组成;

家庭网络:家庭网络一般由CM、STB、网关、PC、电话等组成;对于企业应用,提供专线接入等应用,还包含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2 CCMTS设备介绍及应用优势

2.1 CCTMS设备

CCTMS设备(简称小C头端)是基于C-DOCSIS标准的新型同轴电缆接入设备,一经推出即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并且和EPON网络相结合,构成了新的宽带接入组网模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DOCSIS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的网络拓扑结构,利用现有的EPON光终端设备(OLT)、通过广电原有的同轴电缆网络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的全业务接入。OLT放在分前端,CCMTS放在小区光节点;CM终放在用户家中,OLT与CCMTS之间通过EPON光分配网络(ODN)连接,CCMTS与CM之间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连接。

2.2 EPON+CCMTS的组网优势

EPON+CCMTS方案是以C-DOCSIS协议为核心技术,实现“光纤接入,同轴转换”的有线网络传输方案,与其他接入技术相比,具体优势如下:

(1)与CMTS+CM模式比较,CCMTS可减少上行噪声汇聚,提供了系统稳定性,并且可以兼容目前用户端的CM设备,在改造中可以平滑过渡应用。二是带宽大大提高,单路节点带宽可以达1G;三是节省光纤资源,CMTS上行通过点对点光缆传输到前端反向光接收机,而C-CMTS基于EPON网络,可以利用光分路器实现一点对多点的传输(即前端OLT的一个PON口对多个C-CMTS头端),大量节省了主干光纤的应用,也为今后的光纤到户技术搭建了光缆链路。很好避免传统CMTS布网的上行噪声汇聚,也避免了以往不同CMTS端口之间信号不均衡造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

(2)相对于FTTH技术,CCMTS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目前的同轴电缆资源,不需二次布线,尤其在改造中优势明显。如采用FTTH技术需要重新布线,另外解决互动点播问题又需要解决终端设备兼容匹配,在当前的应用条件下,前端系统改造难度较大。

(3)相对于EPON+EOC技术,CCMTS标准成熟,产业化程度高,可实现网管,在替代CMTS技术的升级中可以利用既有CM终端。

3 蚌埠广电EPON+CCMTS组网方案设计

3.1 网络组网模式及平台规划

(1)骨干网络:总前端机房部署核心路由器,各分前端机房部署边缘路由器,采用双链路光纤环网的方式互联。

(2)汇聚网络:各前端机房部署OLT设备,利用EPON光纤网络将数据信号传输到小区光节点处,数据信号在C-CMTS头端进行调制并与传统电视信号混合,然后传输到同轴分配网络。

(3)分配网络:新建或利用建成同轴电缆分配网络,确保同一设备端口上、下行信号均衡分配,用户端采用CM+STB方式实现宽带、互动电视接入。

3.2 设备选型和部署

蚌埠廣电选用的设备是鼎点和蓝联2个厂家的CCMTS设备,并根据需要可采用分体式和一体化量中CCMTS设备(简称小C头端),具体应用根据不同环境采用两种部署方案。

(1)分体式头端部署:主要应用在网络改造环境中。在建成小区进行双向升级改造时,已建成的光站及分配网线路不需改动,仅需在光节点处安装分体式小C头端,将原光站数字电视信号与数据信号混合后传输至同轴网,以下是分体式头端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

(2)一体化头端部署:在对新建小区进行双向网络建设时,可采用一体化头端部署方案,小C头端集成了CATV光接收模块,可直接接收下行CATV信号和数据信号,调整混合后传输至同轴网,以下是一体化头端组网示意图如图2所示。

3.3 PON口覆盖规划

为确保用户带宽,并结合蚌埠宽带发展需要,每个PON口覆盖4个小C头端。

3.4 光缆设计要求

(1)为节省光纤资源和统一网络结构,在小区内设置光缆交接箱,EPON网络原在机房的有线电视分路器下移至小区光交箱内。

(2)光交箱至各原光站的光缆采用星型设计,原则上中间不再设置光缆接头盒。

(3)ONU光缆链路衰耗确保在20dB以下,且链路长度小于20KM。如达不到要求,则通过OLT下移解决。

(4)光交箱内的分路器标识,以光交箱位置命名,并进行编号。对于改造的小区要与原机房跳纤标识进行变更对应。

(5)大型小区(2000户以上),应考虑不同路由的接入光缆备份。

(6)光缆系统实行分级规划,分前端---道路一级光交箱—小区二级光交箱—小C头端。

(7)在主干线路的光缆分歧确保在道路光交箱内进行,杜绝在主干光缆加接头盒分歧。

(8)如需从小区光站跳接数据专线纤芯的,改为从小区光交箱连接纤芯。

(9)道路一级光交箱只做干线传输跳纤使用,不得在交接箱内设置分路器(有线电视、数据、监控等业务),如需要设置分路器,则另行设置光交箱。

3.5 同轴网设计要求

(1)射频网络下行按860MHz频道带宽设计,每光节点按覆盖100-200户规模进行设计。

(2)电缆干线网采用分层星型传输结构,只允许使用户外压针连接式分配器作为分路器件,既可以确保器件连接可靠,也能保障网络对称性,分配器件严禁设置在地井内。同一端口末端上行损耗值近似相等。为确保双向信号指标,原则上不使用双向放大器。

(3)用户分配网络严格采用集中分配方式,即在楼栋单元设置集线箱,每户进1根75-5电缆连接至用户家多媒体盒,每个集线箱覆盖10—16户终端信号。

(4)电平设计:多路分配器输出口下行电平70±2dB,多路分配器输出口-小C头端上行衰减为23±2dB。

3.6 系统指标要求

(1)C-CMTS设备与光机输出电平值相差在3dB以内;

(2)C-CMTS的在与光机混合后MER>38dB;

(3)CM的发射电平控制在100-110dBuV之间;

(4)正向衰减在30dB,可用衰减片调整;

(5)反向回传衰减30dB以内,默认小C内部反向衰减为0,可用衰减片调整;

(6)C-CMTS输出:100-105dBuV, mer>38dB;

(7)光机输出:98-103dBuV(数字信号),mer>38dB;

(8)Cm发射电平:36-38dBmV;

(9)用户端CM家的电平数字电视电平确保在58-68 dB。

(10)小C的ONU输入光功率为-15±3dB,光机输入光功率-3~+1dB。

(11)用户家CM的下行电平大于50dB。

(12)楼放:正向输出:90-95dbuv,mer>35dB。

3.7 调试步骤

(1)测试CCMTS安装光节点处,从OLT输出的光功率是否符合CCMTS接收的光功率范围,若接收光功率过高需要增加光衰。

(2)光纤接头建议相同。建议通过跳线转换再接通。

(3)CCMTS和光机各自输出电平、MER是否在混合前各自输出就正常,混合后也正常。尽量保持光机输出电平和CCMTS输出电平一致。

(4)CCMTS和光机输出在CCMTS内部混合,切掉原来连接CMTS的信号,测试混合后的电平和MER是否达预期要求。混合后MER偏低时,可通过微调光机和CCMTS输出电平调整。

(5)楼放处测试时可接入一个CM,先测接入CCMTS之前,接收电平和发射电平、MER等各种参数。然后再测接入CCMTS后,接收电平和发射电平,MER等各种参数,与接入前的对比,看是否基本一致。要是有所偏动,在光机和CCMTS处调节电平,使其达到最佳。

(6)查看CCMTS接入实网后CM、CPE的运行状态。如状态正常,入网成功。

4 结语

2015年3月起进行规模化推广应用C-DOCSIS技术,截止2016年6月份,累计安装OLT设备9个,小C头端1200个,累计覆盖双向网络工程户数22万户,在实际运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EPOM+CCMTS方案利用目前成熟的以太光网络(EPON)与C-DOCSIS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具有技术标准成熟,契合HFC线路,保护已有投资,兼容性好,低成本,高带宽,高QOS,节约大量光纤资源,支持网管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比较适合广电当前网络状况和用户规模的双向接入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江山.C-DOCSIS宽带接入技术[J].广播电视信息,2012(04).

[2]李天校.C-DOCSIS技术在双向业务接入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14(9).

[3]潘明,季晓飞,范戈.EPON-新一代宽带光接入网[J].光通信技术,2002(4).

[4]李鉴增,陈新桥.现代有线电视光纤传输技术与网络设计规范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