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临床研究

中国科技纵横 / 2018年08月16日 14:21

新闻

手术切口约2cm美容缝合-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张百年

摘 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后路微创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到2016年间收录的128例腰间盘突出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等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組进行后路微创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手术,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于开放术式,MED术式明显减少了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痛苦和并发症,值得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脊柱后路;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170-01

LDH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的松懈而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疼痛等一系列神经压迫症状,严重时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二便失禁[1]。传统的LDH手术方式是开放手术减压以及椎间盘切除,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容易破坏病人椎体稳定性,MED术式可有效地减少病人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到2016年间收录的128例腰间盘突出患者,年龄在31岁到49岁,男85例,女4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MRI或CT检查,确诊为不同程度的LDH。将128例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等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男41,女23)进行后路微创手术,对照组(男44,女20)患者进行传统开放手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都采取仰卧位,腰部抬高,给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术式,切开严重侧的棘旁组织,使椎间隙得以充分暴露,咬除椎板上缘的1/3和下缘的1/4,破开约1.5cm直径的小骨窗,完整切除髓核突出部分,注意保护腰神经根,解除压迫后修复纤维并关窗。研究组患者采取MED术式,后入内窥镜,显示器放大视野,解除神经压迫,吸出突出的和游离的髓核,同时扩张神经管。

1.3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所得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使用SPSS18.0软件,P<0.05时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从表1可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LDH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的松懈而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等一系列神经压迫症状,是引起腰腿疼痛的最常见病因,本病多发于中青年重体力劳作者和老年骨质退化者,发病率日益上升,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传统的LDH手术方式是开放手术减压以及椎间盘切除,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手术范围过大,剥除组织较多,容易破坏病人椎体稳定性[2],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会给病人增加额外的痛苦。所以近年来逐渐被MED术式取代,MED术式术中可以放大视野,增加手法的精确性,减少剥离组织,可有效地减少病人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能够稳固椎体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已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但需要注意的是,MED术式是建立在传统开放手术的基础上的,所以要严格把握适应症,不可盲目进行微创手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这3个指标充分反映了MED术式的简便性、微创性和易恢复等特点。另外有学者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选择MED术式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术式,而且恢复情况也较开放术式快,表明MED术式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高,应激小,更有利于康复。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内镜技术越来越熟练的被应用于手术中。MED术式开创了腰间盘突出治疗的新领域,相比较于开放术式,明显减少了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不仅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还为患者节约了不必要的花销在,值得临床中推广。但由于此技术开展时间短,远期疗效还待考究。

参考文献

[1]郭二鹏,李宽新,李建柱,等.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与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5,7(44):2935-2943.

[2]莫海龙,周兵,黎庆初,等.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J].微创医学,2012,7(1):39-40.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