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核心区与福建自贸区叠加融合下闽台科技合作的路径探索

中国科技纵横 / 2018年08月03日 05:12

新闻

资料:位于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内的福州海丝商城外景.记者 ...

摘 要:本文阐释了“海丝”核心区与福建自贸区叠加下闽台科技合作的战略意义,通过运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从战略层面、功能层面、内容层面分析了“海丝”核心区与福建自贸区发展的融合性,提出了多区优势叠加融合下闽台科技合作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海丝”核心区;福建自贸区;闽台;科技;合作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6-0208-02

1 “海丝”核心区与福建自贸区叠加下闽台科技合作的战略意义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福建省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简称“‘海丝核心区”)。2015年4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了自贸区要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贯彻“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随后福建自贸区正式挂牌运作。2015年11月福建省正式发布《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明确了福建省建设“海丝”核心区的功能定位、重点合作方向、主要任务等,其功能定位之一即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以加快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建立和完善对外交流合作机制。

当前,福建省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恰逢自贸区、“海丝”核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区叠加融合的战略机遇,拓展对外开放通道,促进区域发展成为福建“十三五”时期颇为重头的工作。福建自贸区的建设与“海丝”核心区的建设紧密相连,“一带一路”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战略,这一新的战略设想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将闽台科技合作融入这一战略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两岸在新的价值链体系里重新找到自身定位,形成一個更大的、互利共赢的新经济体系。福建自贸区要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前沿优势,建设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以“一区三片”对接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六海一空一区”,推动闽台间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统筹平潭、厦门、福州规划布局,推动片区之间结合功能定位差异化发展;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闽台共建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海上丝绸之路技术转移核心区、海峡两岸协同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承接台湾高端产业技术转移,培育建成宽领域、高层次、多形式的对台合作交流示范区,为推进两岸产业融合和协同创新做出示范,打造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

2 运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分析“海丝”核心区与福建自贸区发展的融合性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点是区域要素中的最基本形式;线是区域空间上具有确定线段的交通线路、通信线路、动力和水源供应线等,其中交通线路所起作用最为重要,它是空间经济活动的基础和横向拓宽的先决条件;面是点和线存在的空间基础,具有明确的空间范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1950年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即属于典型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之一[1]。

当前,“海丝”核心区与福建自贸区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共同构成了新时期福建发展的“一体两翼”,对推动福建区域经济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和现实要素来看,“海丝”核心区与福建自贸区在建设中的区位安排、功能结构和发展前景等诸多要素,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观点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因此该理论适用于分析指导两区发展的融合性。福建自贸区的三大片区(福州、平潭、厦门)在“海丝”核心区中充当“点”的作用,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促进闽台合作,共同参与同“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往;“线”体现为这些国家与地区间纵横交错的航线;“面”则是依托由“点”和“线”所串联起来的区域战略经济合作带。经济发展的主要源动力是技术进步和创新,而创新主要集中于那些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关联效应较强的“推进型产业”。福建自贸区的建设将在“海丝”核心区中构筑起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发展要素在核心区域的高度集聚,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其竞争性联合体,通过后向、前向连锁效应带动,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2]。

“海丝”核心区与福建自贸区发展的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战略层面。无论是“海丝”核心区还是自贸区建设,均属于国家战略,福建自贸区同上海、广东、天津自贸区的建设目的均在于构建更加开放的战略,进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是隶属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自贸区的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投资自由化、行政精简化等,这些均将有助于福建自贸区三大片区在沿海运输、国际航运中转、口岸贸易通关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功能层面。无论是“海丝”核心区还是自贸区建设,其本质都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的纵深发展将催生出更多双边、多边自贸区落地。因此,自贸区建设是“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先锋队伍和战略平台。同时,在自贸区建设中的经验亦可合理运用于今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谈判中。三是内容层面。“海丝”核心区与福建自贸区在建设内容上既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构建“海丝”的主要内容是统一的政策法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便利的投资与贸易、以本币为主的金融合作、密切的人文联系等;自贸区建设承担着以开放促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促营商环境优化的使命。各有侧重体现在:“海丝”核心区建设的侧重点在于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促进沿线经济体互联互通,福建自贸区的建设则以降低贸易门槛、提升贸易便利、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要内容。

3 多区优势叠加融合下闽台科技合作的路径探索

为更好发挥多区叠加融合效应,福建省应明确定位,以包容为理念,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轴,以港口合作为依托,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以深化经贸合作为主要内容,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3.1 凸显地域特色,打造闽台合作新平台

作为闽台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度融合区,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充分突出地域特色,做足“对台”文章,逐步发展为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和改革创新的试验区。“海丝”核心区将打开福建自贸区发展的载体,为闽台合作打造新的平台。今后,福建自贸区将在“海丝”战略的依托下,积极推进闽台投资贸易便利、人员往来和服务业开放合作新模式,多方面、多层次拓展闽台深度融合发展空间,有效推进两岸的互联互通,以深化两岸合作为着力点,打造两岸合作新平台。具体而言,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在投资自由化、产业政策、金融合作、往来无障碍化等方面延续并创新原有对台政策,深度推进两岸金融合作领域,如以厦门为龙头,打造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深化试点航运、通关、检验检疫新模式,实现物流自由化,如以平潭为龙头,促进服务贸易业向纵深发展;学习台湾先进的制造技术及制造服务融合模式,以福州为龙头,打造闽台先进制造业基地。

3.2 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区域新增长极

福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年来,随着政府在海洋研究上追加投入,福建省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企业型海洋科技人才不足、海洋技术层次不高、海洋产业发展不够充分等问题。从台湾方面看,其繁殖种苗及育成技术在全球独树一帜,远洋渔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精良的渔业资源科技队伍,重视应用研究,拥有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可供海外投资的充裕资本[3]。在参与“海丝”建设过程中,海洋新兴产业是主要发展方向,闽台具有很强互补性,应继续加强技术及资金合作,建立特色水产品及海洋相关产品加工示范区,拓宽生物育种、加工贸易、健康养殖、鱼病鱼药、饲料开发等产业链,共同研讨商议海洋生物资源修复方式、渔业利用及养护对策、开展增殖放流研究、提高运用高新技术手段监测海洋环境,共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4]。福建自贸区的建设应着力吸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重点培育发展生物药物、生物制品、功能食品、生物酶制剂等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救助船、大马力工作拖船、海洋供应船等主力船型,拓展重型起重设备、钻井设备、铺管设备和系泊设备等海洋工程装备。

3.3 整合港口资源,打造海上丝路新窗口

建设海洋强省,核心在产业,重点在港口优势的发挥。福建海岸线长,长期以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许多港口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各港口间的发展无法形成集约效应,而被其他沿海省市港口超越。面对多区叠加的战略优势,福建应利用好对台优势,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加快“大港口”建设,在海峡两岸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和重要临港工业基地,提升海西港口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以规模化港区为依托的临港产业集中区,推动海峡两岸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打造“海丝”新起点。投资环境是对外开放的第一竞争力,如平潭作为福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由于起步晚,投资环境相对落后,尽管拥有国家政策优势,但其投资环境和政策优势之间并不匹配,导致许多投资者持观望态度,与上海、广州、天津等先行区还存在很大差距。平潭应先将建设基础设施放在发展第一位,使其与国家政策配套,使每一项国家政策都掷地有声;加强与内陆腹地的互联互通以及海上港口码头建设,依托对台深水货运码头,重点发展台港口航运、转口贸易、货运代理、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行业;制定更多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吸引投资者入驻创新创业,利用与福州、厦门的联动效应,对接台湾,辐射内陆地区,推动两岸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黄茂兴.历史与现实的呼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67-69.

[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自贸区大時代:从福建自贸试验区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45-347.

[3]连希.新经济常态下闽台高科技产业优势互补及协同发展分析[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6(12):12-14.

[4]杨强,王知桂.ECFA视阈下的闽台产业合作研究[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246-248.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