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护维修工程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

中国科技纵横 / 2018年06月22日 11:57

新闻

赏云鹏

【摘 要】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省厅、局对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对养护维修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如何在养护维修工程施工中做好精细化管理,是目前养护单位必须深思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只有做好了精细化管理,才能使单位的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养护工程 施工 精细化 管理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中新兴的管理模式,已经被大多数公司及企业实践。如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如果只依靠规模支撑发展,那是不可能的。走“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道路将是众养护维修工程承担单位的必然选择。 所谓的精细化管理,我个人认为“精”就是在施工中做到对施工工艺要精通、力求工程质量为精品、事无巨细要精密;“细”就是工作中不管抓任何工序,要面面俱到抓细节、做到细致、细心。那么如何做好养护维修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呢?个人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做到点滴不漏的安全管理、一丝不苟的质量管理、争分夺秒的进度管理、以人为本的人员管理和未雨绸缪的设备管理等五个方面:

1 点滴不漏的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夯实了这个基础,其他工作才能较好的得以实现,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开工前做好细致的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由于养护维修工程施工内容因地而异,施工人员也居无定所,所以在开工前必须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的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让所以的参建人员对所施工的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自身工作的安全保护意识有一个较高的认识,从思想上对自身的安全进行高度重视,杜绝一切安全事故发生;

(2)配备醒目、足额的交通安全设施。由于养护维修工程施工都是边通车边施工的,安全压力主要为行车交通安全压力,所以必须得拼弃以往得过且过的思想,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设置醒目、齐全的安全标志,以警示、提醒过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

(3)专职安全员必须加大安全检查、巡查力度,以排查安全隐患为目的,加大奖罚力度,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检查中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施工车辆等检查要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留死角,力求排查出一切安全隐患,将其控制并消灭在萌芽状态;

(4)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加大安全宣传力度,调动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做到人人抓安全,时时讲安全时,才能保证安全工作滴水不漏,方能显示精细化管理的真谛。

2 一丝不苟的质量管理

近年来,省厅、局及上级各部门对养护维修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养护维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始终,与安全工作同样重要。我认为养护维修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精细化管理的程度:

(1)认认真真把好原材料生产关、进场关和检验关。养护维修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原材料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从源头上控制养护维修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是控制原材的质量,必须通过试验检测的手段保证各类原材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要求;

(2)扎扎实实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养护维修工程一般点多,线短,工程因地而异,各有特色,但各类工序却应有尽有,因此在开工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所有的人员都要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对所以的机械、设备都要进行相应的调试、检查,保证能够正常运转;对旧路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調查,做到心中有数;对气温、天气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观测,杜绝不利于施工的情况发生;并做好各类开工前资料的上报、审批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监理程序做好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3)利用试验段总结的数据进行指导生产。每项工程开工前,都要按照相关的要求铺筑一定长度的试验段,用试验段总结人员配备情况、机械组合情况、车辆拉运情况及摊铺、碾压机械的施工工艺等,并验证总结生产配合比的可行性。用总结的数据指导生产,才能确保养护维修工程的施工质量;

(4)注重过程控制。养护维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重在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务必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注重施工细节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必须停止施工确保问题解决后方可进行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力求每道工序都做精,做细,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最后确保整该养护维修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5)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测。试验检测的目的是科学、客观的分析工程的施工质量情况,总结本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为下次同类工程施工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的程度,使工程质量控制再上一个新台阶。

3 争分夺秒的进度管理

养护维修工程施工,大部分为政治任务(诸如迎接国检、丝路文化旅游节等等),工期目标十分明确,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必须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才能给上级单位一份满意的答卷。精细化管理要求在施工进度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组织,合理安排。开工前要针对本项目的工程状况和工期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施工机械等情况进行正确的组织,合理的安排,做到统筹兼顾,目标明确,要做到有条不紊的按计划进行,才能确保按期完工;

(2)合理的分解施工任务,并采取必要的奖罚措施,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压力,并将计划任务分解到每季、每月、每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最后使项目计划任务得以实现。

(3)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如果发现天气因素或设备故障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时,必须停止施工,等气温回转或设备故障得以解决后方可进行施工,耽误的工期必须以加班加点等方式予以补回。

4 以人为本的人员管理

养护维修工程施工,所有的施工人员是施工主体,做好精细化管理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力求把精细化管理的宗旨落实到每一位现场管理、施工人员的身上,才能做好每一项工作。

(1)现场管理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观念转变。不能以“民工队的水来代表自己的水平”,也不能以“以前就这么干的,现在也这么干”作为借口,必须从管理者的思想上把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这是首当其冲的重要问题;

(2)拼弃“得过且过”的思想,不断更新施工人员的理念,贯穿高标准、严要求的精神,使现场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争精创优”意识,从根本上提高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统一着装。本要求不仅能确保现场施工安全,而且能够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精神面貌,能够促进施工人员争先创优的精神动力;

(4)充分发挥机械施工的优势,努力为施工人员减轻工作量。比如在路面摊铺加宽时,尽量采用小型装载机等机械取代人工摊铺,而表面整平等尽量安排人工进行整平,从而可提高精细化施工的程度。

5 未雨绸缪的机械设备管理

养护维修工程施工质量好坏,与施工机械设备有很大的关系。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要做到未雨绸缪,早计划,早安排,早检查,早维修,早保养,才能在养护维修工程中运用自如,达到精细化施工管理的要求。

(1)做好机械设备的需求计划、检查、维修及保养等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应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机械需求计划,并安排本单位现有的机械做好检查、维修及保养等工作;

(2)施工中要求所有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上班前机械的检查和保养工作;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应与操作人员绩效工资挂钩,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对一些容易损坏的零部件要早做采购计划,以备机械设备损坏时使用,从而不影响正常生产;

(3)下班后机械设备的停放应安全、合理,不影响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施工中应避免停放不当而造成的机械设备的损坏影响正常施工;

(4)机械设备的驾驶人员应加强与油料管理人员的沟通,确保在每天施工结束后不影响正常施工的情况下进行加油工作,杜绝因设备缺少燃油而停工的现象发生。

6 值得注意的问题

(1)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其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精细化是全员的精细化,如果缺乏员工的积极参与或参与不到位,精细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2)精细化管理要注重细节。俗話说“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小的地方看不到、做不细,就会造成大漏洞;小的地方看得到、做得精、做得细,就会延长生命力,提升竞争力。

7 结语

总之,养护维修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的执行,更需要项目经理及其管理班子精心筹划,精心实施,精细管理,认真做好项目生产的各项要素管理和文明施工,严格做好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出行方便,并为单位数量良好形象和创造较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柴亮,李磊.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3,(03):268.

[2]罗洋.精细化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

[3]王强.浅谈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J].陕西建筑,2013,(02):60-64.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