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信令监测系统提升业务支撑能力

中国新通信 / 2018年06月18日 21:42

新闻

徐文朝

【摘要】 固网软交换设备的管理问题及信令监测系统功能的需求,迫切需要对现有的信令监测系统进行更新优化,从而为网络的日常监控、运行分析、操作维护等工作提供必要手段,为网络建设与市场经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信令监测 系统优化 数据支撑

一、优化的必要性

在电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网络运行维护支撑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通过网络运维支撑系统的建设提高网络运维的质量是网络运行维护支撑能力中的重要环节。信令监测系统等专业网管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在日常运维工作以及网络分析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网络建设的发展,网络管理的网元类型、管理的要求和理念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网元设备不断增加升级优化,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网络维护支撑手段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些变化对数据网络的管理不断地提出新的功能需求,迫切需要进行信令监测系统的扩容优化。

鉴于目前固网软交换设备的管理问题及信令监测系统功能的需求,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固网信令监测进行更新优化,从而为网络的日常监控、运行分析、操作维护等工作提供必要手段,为网络建设与市场经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信令监测系统现状

目前信令监测系统监测对象为网间互联互通链路、长途直达信令链路、智能网链路及准直连信令链路。该信令监测系统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网络监控、分析和优化手段。分析网络运行质量,提高网络维护能力和控制能力;分析网络业务特性,为市场经营活动提供依据。发现各类用户和网络的异常行为,及时有效地采取控制措施。根据各类业务和协议特征分析网络和业务的流量流向、服务质量,并可定位各类协议深层次问题、协议配合转换问题、数据配置问题、资源管理以及分配问题等。

三、优化方案

3.1 优化原则

3.1.1 标准化和规范化

整个系统应具有完善的软件体系结构和标准的内部模块接口,能提供各种规范的应用和服务,灵活实现系统功能模块的配置和扩充。

3.1.2 系统可持续发展

系统建设应充分考虑其今后的发展与演进,在Oss系统总体框架的指导下保证较好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建设必须考虑长远发展,尽可能降低继续发展的软硬件成本。同时应坚持开放性的原则,根据框架中的要求,系统间需建设或预留相应的接口,保证各个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与使用。

3.1.3 与运维体制相结合

信令监测系统是运维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系统建设应考虑到切实发挥在运行维护中的核心作用,满足运行维护和管理体制的需要。

3.2 优化目标

本次信令监测系统优化应达到以下目标:将原有七号信令及软交换信令统一在同一个平台上,确保呼叫业务端到端的关联分析,对分析异常话务及完成网络指标分析进行统一管理。保持原有系统的建设思路,将原有七号信令链路接入到新平台。新的信令监测系统定位于投诉处理、故障定位、网络与业务的质量评估及性能监控;满足对固网日常运营的监测需求,并对其进行可视化管理。实现对软交换的接入,共计新增4个FE链路。

3.3 总体架构设计

监测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处理方式,实现对核心网与接入网内各种链路的集中监测、集中管理、集中维护能力。监测系统通过多个采集模块并行实现信令采集和数据发送功能,便于实现监测链路的扩容和变更。监测系统处理和存储部分采用任务静态分担方式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这部分设备主要实现信令消息处理、SDR合成、数据统计、系统接口、数据存储和管理等多种功能。应用部分实现数据呈现、数据分析、数据发布和数据共享、系统操作维护等功能。高速局域网设备将几部分连接成完整的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在网络组建构架上可以分为四层:

a、数据接人层:实现不同种链路(2M、FE、GE、ATM-I等)的接入。b、数据采集层:实现不同数据业务相关的监测接口的信令协议汇聚、采集.对呼叫详细记录(CDR)进行关联合成,同时保存原始数据信息。c、数据处理层:负责存储由数据传输层送来的CDR合成记录及统计表数据。d、数据应用层:利用客户端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直观统计和分析。

3.4 优化方案

此次优化新建一套信令监测系统,用于满足网络维护的需要。实现软交换的接入,共计新增4个FE链路。存储周期。没计如下:

(l)原始信令数据保存时间:30天;

(2)入库XDR数据保存时间:60天

(3)统计数据时间:1年;

(4)日数据存储量按忙时峰值流量乘以10小时考虑;

四、结束语

新的信令监测系统增加了对宽带信令的监测,满足了对固网软交换日常运营的监测需求,实现了日常投诉处理、故障定位、网络与业务的质量评估及性能监控;为网络的日常监控、运行分析、操作维护等工作提供必要手段,为网络建设与市场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在日常运维工作以及网络分析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