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营 白咸昂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结构愈加复杂。相比于以往的水利工程项目而言,现在的水利工程项目对建筑物标高的精度要求比较高,这就意味着现代水利工程项目不仅应重视施工管理工作,同时还应重视施工放线技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放线技术的先进性。现阶段,随着放线设备不断更新,放线施工的难度逐渐降低、效率逐渐升高。本文将结合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水利工程施工放线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希望对以后水利工程放线施工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 放线技术
水利工程项目属于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也加大了对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视,从而加快了水利工程项目发展的速度。在水利工程项目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水利工程项目标高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影响水利工程项目标高精度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施工放线。因此,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放线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从水利工程施工放线技术概要入手,介绍水利工程放线施工工艺及步骤,分析水利工程施工放线技术的应用及管理。
1 水利工程施工放线技术概要
水利工程项目相比于其它的工程项目来说具有下述特点。第一,水利工程功能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因此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都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例如水利工程的结构比较复杂,对结构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等。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并且要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第二,为了保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要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环境较为复杂,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达标则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从而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三,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前必须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水利工程施工放线技术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一项技术。就是指在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出各个要素的具体位置,以便在正式施工时可以较快找到施工的位置。采用施工放样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精度,减少施工失误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在水利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放线的精度,在完成放线施工以后必须进行复核,监理工程师还需要对复核结果进行审查,只有获得监理工程师认可以后才可以进行后序施工作业。放线施工过程中还应将水利工程构造物的具体位置标注出来。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以随意更改控制点的位置。
2 水利工程放线施工工艺及步骤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对水利工程施工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气象条件和气候变化。因此,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提前做好施工组织,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下文将具体介绍一下水利工程放线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步骤。
(1)应根据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工序,并根据各个工序的具体内容确定工程量。确定各个工序工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各个工序的施工时间,从而编制出施工进度计划;
(2)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同工种作业之间的冲突,必须要进行工段划分。划分工段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在划分施工段的过程中应做好不同工段的衔接工作。一方面是为了节约工时,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
(3)组织合理的施工队组。在进行施工队组织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内容。一是要做好专业分工。应根据各个施工队的专业确定其所在的施工段。二是要控制施工队的人数。施工队人数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施工的进行。为了提高施工的效率,必须要将施工队的人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要明确各个工段的作业时间,确保整个施工时间是连续的,不会出现间断的情况。各个工段的作业时间必须是固定的,在完成前一工段的施工以后必须要开始后一工段的施工,避免出现窝工现象。
3 水利工程施工放线技术的应用及管理
施工放线技术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放线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为了提高放线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应用施工放线技术。
按照国家的规定,水利工程施工放线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水利工程施工放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施工现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等标志出来,这样现场施工人员才能更好地进行施工作业。在进行放线施工的过程中,应避开有碍施工作业的地段。如果是渠道放线施工,还应避免将放线的地点选在交叉地带。例如铁路的交叉路口或者公路的交叉路口。
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在水利工程施工放线过程中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第一,如果放线的地点在渠道的纵断面,则应测定所有相关的数据,并且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应确定一些特殊部位的坐标。例如渠道高程坐标、水位高程坐标等。第二,如果放线的地点是已有的分水闸或节制闸,则应测出四个部位的高程,分别为闸顶、闸底、闸前、闸后。此外,还需要获得闸孔的数量以及各个闸孔的宽度;第三,如果放线的地点是已有的桥梁,则应获取桥顶、桥底的高程以及桥梁的宽度和跨度。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施工过程变得更加规范。因此,在测量的过程中应保证测量的精度,同时还应灵活地使用测量方法,以便满足不同的测量要求。在水利工程施工放线过程中,还应获取渠道横断面的高程。横断面测量精度要根据具体的地形而定,不同的地形对测量精度要求不同。例如,在山地测量时横断面的误差不能超多2米,在丘陵地区测量时横断面的测量误差不能超过1.5米。
在水利工程施工放线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技巧。常用的技巧被称之为惯用的放线技巧,这样的放线技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技术比较成熟。随着放线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又出现了一些新颖的放线技巧。例如,在放线过程中使用先进的经纬仪,可以进行卫星定位,从而提高了放线施工的精度。
4 结语
总之,现阶段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放线技术的研究比较多,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而提高了水利工程放线施工的效率。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线技术水平还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柳向彬.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放线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8:124.
[2]邹立群.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放线技术[J].民营科技,2015,08:124.
[3]王永华.水利施工放线管理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7: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