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新工业革命

中国信息化周报 / 2018年06月01日 07:46

新闻

新一波“创客运动”中的重大机遇就在于保持小型化与全球化并存的能力:既有手工匠人的原始,又具创新性,实现低成本的高技术。小处开始,大处成长。最重要的是创造出世界需要但尚未了解的产品,虽然这样的产品与旧模式的大众经济学可以说是格格不入。

我的外公弗莱德·豪瑟(FredHauser)1926年从瑞士伯尔尼移民到洛杉矶,他接受培训成为一名机械师;大概是受瑞士机械制造传统影响,他有制表工匠的天赋。幸运的是,那时的好莱坞也刚刚起步,也像是某种机械工业,到处都是机械摄影机、投影系统,还有新的磁性录音带技术。外公在米高梅找到了一份录音技术工作,娶妻生女(我妈妈),在韦斯特伍德的一条小街上购置了一幢地中海风格的小房子。韦斯特伍德的每栋房子前都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坪,房子后面带有车库。

不过,外公可不只是一家公司的工程师那么简单。到了晚上,他就变身成发明家。他在脑海中构想各种机器,画出草图和机械图,然后制作出原始模型;还把家里的车库变成了工作室,逐渐配备了各种发明所需的工具:一台钻床、一台锉锯机、一台曲线锯、几台砂轮机,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一台全尺寸金属车床。

用这台神奇的机器,行家里手能把钢块或铝块变成各种精加工的“机械雕塑”,从凸轮轴到阀门,无所不包。起初,外公的发明只是和白天的工作有关,包括各式各样的磁带传送装置。渐渐地,他的注意力转向了家门前的草坪。加利福尼亚充沛的阳光和当地人对修整草坪的狂热催生了蓬勃发展的喷灌系统产业,大家纷纷把自家草坪“开膛破肚”,安装灌溉系统。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