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重决策,持续保障

中国信息化周报 / 2018年05月17日 02:39

新闻

企业打算实施ERP以前,要考虑自己能够承受得了多大程度的业务流程变更。是进行流程再造,还是进行流程优化调整,需视企业管理基础而定。

要重视实施的建设过程,同样要重视实施前的决策和上线后的保障。

实施决定要谨慎

企业实施ERP就同时引进一“虚”、一“实”两样东西,“虚”是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方法、流程和企业文化,“实”是引进了实现这些理念、方法、流程的自动化的IT平台。

实施ERP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强烈的冲击。因此,实施ERP需要有适当的条件,要看企业本身的管理基础,要看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实施ERP之前,企业应当认真考虑是不是具备必要的条件,慎重决定是否实施ERP,慎重决定怎么实施ERP。ERP上线以后,企业要为ERP提供持续有力的运维保障。

企业实施ERP受到自身现有总体管理水平的制约。ERP与传统信息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其重点不在信息技术本身,而在于其内涵的合理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思想。

实施ERP,接受并实现这种管理思想需要有较好的管理基础。企业是不是实施ERP,要看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否扎实,要看企业有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业务流程。

管理基础和管理力度还会决定企业适合以什么样的方式实施ERP。实施ERP要调整、优化企业的各项资源,从而达到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集成,实现“三流合一”,为此,必定要进行业务流程的调整、优化,这些调整、优化造成职能的重新划分和权利的再分配。

企业打算实施ERP以前,要考虑自己能够承受得了多大程度的业务流程变更。是进行流程再造,还是进行流程优化调整,需视企业管理基础而定。

要有好的信息化平台

企业实施ERP需要有较好的信息化工作基础,特别是应当有一支得力的信息化队伍。准备实施ERP的企业的IT部门,要有让企业高管层清楚地了解ERP实施的投入和所面临的风险的能力,怎样才能保障ERP正常运行和保障ERP正常运行所需投入的能力。

企业的IT部门要有组织和参与ERP实施的能力,实施ERP需要有兼具企业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ERP进行管理、维护也需要这样的复合人才。

如果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薄弱,没有足够的既懂管理又了解信息化的复合型专业人员,实施ERP必然面临很大的风险。企业的IT部门要有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ERP软件和ERP实施咨询公司的能力。选用好成熟适用的ERP软件,选择好有能力、有经验、负责任的ERP实施咨询公司可以大大减小实施风险。

ERP上线后要有效运行,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有持续有力的ERP保障体系。ERP上线只是走向成功的起点,只是为ERP的实施成功奠定了基础。并不是一旦投入运行,ERP实施的风险就全部化解了,而是ERP实施风险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ERP上线以后要建立持续有力的ERP保障体系。

IT部门要适时地把工作重心从建设转向ERP的运行维护和应用管理,要从人员和组织、流程和制度、技术和工具三个方面为ERP持续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在人员和组织方面,要像进行生产和管理的岗位技能培训一样对ERP的使用人员进行ERP使用技能培训。成功实施ERP,必须重视培训。从准备实施ERP开始,相应的培训都应贯穿始终。

要规范化实施、管理

ERP用新的管理模式来改造企业旧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的特点之一是以规范化的软件来保证业务流程操作的规范化,一旦业务流程被确定以后,就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对各有关岗位的各级员工要分阶段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严格的上岗培训和考核,才能满足规范化管理和操作的要求。

培训必须要注重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必须建立和执行有效的考核制度。

在流程和制度方面,要像管理生产一样管理ERP应用。ERP运行在规范的自动化业务操作运行平台上,ERP应用的管理应当有规范化的方法论和工作标准。

ERP上线后,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ERP应用管理、检查和考核的流程、制度和标准,建立完善的ERP应用管理机制和体制,严格地执行ERP应用的检查、考核的流程和制度,并把这些检查和考核变成对员工和各部门常规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技术和工具方面,要像维护生产装置、生产设备一样维护ERP系统及与其相关联的信息系统和IT基础设施。

ERP上线后仍然需要不断优化提升。深化应用,持续改进是充分发挥ERP的作用,保证ERP持续运行的重要措施。

高管层对ERP提供的数据的利用和依赖,是ERP持续应用和不断深化的动力。要充分利用ERP积累的管理数据和业务操作数据,使高管层对企业运营的监控和绩效考核建立在坚实的数据基础上。

(吴正宏)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