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机场IT产品国产化先行先试

中国计算机报 / 2018年04月19日 09:18

新闻

白云机场IT产品国产化先行先试

陈翔

作为国内三大航空机场之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于2004年正式启用。2013年全年该机场旅客吞吐量高达5300万人次,位居国内第二;航班起降量位居第二;货运吞吐量位居第三。在这繁忙的机场顺利运营的背后,是一支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信息化保障队伍——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去年7月11日,原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正式实现公司化运营,成立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三大机场中首家实现公司化运营的IT专业公司。无独有偶,不仅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市场化道路上先行先试,白云机场的信息化关键系统也率先采用了国产化设备。今年1月,浪潮天梭K1系统正式进入白云机场机房运行,成为国产小型机在机场应用的首个案例。作为生产保障系统,机场信息化系统不仅要保障7×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还需要对外在高密度、大流量的情况下为旅客提供方便到位的信息和标示,对内在航班起降管理各环节上体现高效服务。在这样巨大的信息化保障压力下,白云机场何以在行业内第一个采用关键业务小型机天梭K1呢?

仁川机场的启示

“尽管目前机场信息化国产化率不高,但国产化是大势所趋。” 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山告诉《中国计算机报》记者,“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先行先试的传统。”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在信息化系统面向国际公开招标前,白云机场就对国际主要机场进行过细致而深入的考察。

相关人员考察中发现,中美机场运营管理方式差异很大,导致两国的机场信息化建设需求不同。美国机场的运营管理人员相当精简、职责明确,只负责制定机场的发展规划、开辟航线,以及机场设施的出租和日常维护工作。而大量机场运营和保障工作都由航空公司负责,每家航空公司各自占用独立的航站楼,机场服务人员中有大量的航空公司人员。而在中国,机场建好后是给航空公司租用的,机场运营服务都由机场负责,各地机场基本划归当地省政府管辖。这样,机场的安全运营压力巨大,对信息化的整体保障和服务能力要求更高。

不过,2001年对韩国仁川机场的考察给白云机场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很多启示:仁川机场的信息化保障都由韩国本土公司提供,国产化程度高,而且国产化是韩国机场乃至韩国各行业的长期策略。但在2002年,白云机场信息化招标中面对的却是清一色的国际品牌,国产品牌还没有技术实力入围。这种鲜明的对比让王金山记忆犹新。当时,白云机场已经在信息化建设中认识到国产化是必然趋势,只是无奈时机未到。而今天,在硬件设备上,国产品牌的天梭K1已经通过了严格的实验环境测试,并进入白云机场机房正式运行。为期半年的测试结果证明,它可以确保系统7×24小时安全运营。国产化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开始暗流涌动。

国产化需要胆大心细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需要胆识和魄力,更需要战略和细心。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就进行了半年的实验运行与考察磨合,以确保最重要的机场运营核心数据库、资源分配管理系统、外场管理系统、内部查询系统等都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在天梭K1小型机上。之后,他们才正式采用一台96颗处理器核心的天梭K1 930系统,利用6个计算节点以K-HA集群方式实现高可用部署。据悉,从半年时间的运行情况来看,该系统实际运行稳定,且天梭K1系统的每个分区较之前所使用的国外品牌小型机在性能上均有3倍以上的提升,能够满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近期发展的信息化需求。这些运行的数据和磨合优化的结果,不仅让国产化设备第一次获取了机场信息化的真实运营数据,还为整个机场行业信息化提供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和借鉴经验。

不仅如此,国产化系统未来将有更大作为。据了解,白云机场将逐步引入国产产品,逐渐在生产、管理中实现进一步应用。

在业务部署上,随着现有机场的饱和状态日渐凸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三跑道、二号航站楼预计将分别于2014年、2016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届时白云机场的起降量将排在全球的前列。

在信息化部署上,白云机场信息化保障系统从2002年开始进行国际招标,2004年随当时的白云新机场落成并投入使用,至今已经过去了10年。旧有系统需要逐步升级,逐步替换。而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的全新信息大楼将随二号航站楼的落成投入使用。该信息大楼将成为我国民航业最现代化的机场运营保障中心。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全新信息大楼的落成,大楼内的信息系统将进行新一轮的国际公开招标,以全新系统彻底替换旧有系统。

作为用户,机场必然期望得到“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最好的性价比”。与十几年前不同的是,原来“连门槛都达不到”的国产产品已经有了入围投标的实力。只要同时满足以上三大条件,白云机场信息化选型将向国产产品倾斜,届时国产化系统将有可能赢得更多机会。

120人挑大梁

一流的设备搭配一流的人才,才能保障机场信息化系统不间断运行,从而确保机场安全运营,在信息化方面先行先试。

当年的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计算机信息服务中心,如今已经成为国内三大机场中首先面向市场公司化运营的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作为国内三大航空机场中敢于先行先试采用国产化关键系统产品的白云机场,其信息化保障队伍就是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120名员工。这120人不仅承担着白云机场的信息化保障工作,还负责包括揭阳潮汕机场、湛江机场、梅县机场和惠州机场在内的广东省内全部机场的信息化保障工作。

今年7月恰逢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周年。公司化运营改革需要信息市场的逐渐规范,因此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走市场化道路的第一步就是与国际标准对接和提升公司资质。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先是在去年通过了ITSM认证,今年7月又通过了ISO9001、ISO20000和ISO27001三项国际标准认证,在质量管理体系、信息服务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上同时获得了认可,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不仅形成保障体系和项目体系,还使员工工作权责更为明确,运营井井有条。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此摒弃了原来按照各部门从上到下管理的方式,对组织架构进行了重组,将系统管理员等高端技术人员与PC维修保障人员分开管理。这使得公司的反应速度更快,人才管理更集中,人员更精简,也为公司率先应用国产化关键系统打下最重要的人员基础。

据悉,国内三大航空机场每年都有组织地进行信息化经验交流与技术学习,白云机场的实践无疑提供了借鉴经验,而IT国产化也被认为是机场信息化建设的大势所趋。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