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导向传递治蓉兴蓉正能量创新突破唱响成都发展 好声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成都市级新闻媒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始终坚持创新突破,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好节目,在全国两会平台上传递了治蓉兴蓉“正能量”,唱响了成都发展“好声音”。
一、围绕中心,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两会宣传报道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成都全国两会前方报道组在北京新闻中心召开专题座谈会,强调将讲话精神贯彻到全国两会一线宣传报道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把握主基调、唱响主旋律”,努力做到中心工作在哪里,两会报道工作就聚焦哪里。不断提高新闻舆论水平,从内容上、形式上始终与中央、省委、市委要求保持高度一敛,在程序性报道中不缺位、不出位,在自主策划报道巾有亮点、有特色、有新意。主动适应新传播趋势,实现理念、内容、手段和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突破,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
市级媒体及时、准确做好习总书记参加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参加广东团、上海团、湖南团审议等活动报道,在全面解读习总书记针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脱贫攻坚”等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基础上,推出《深化供给侧改革成都现代农业生机勃勃》、《崇州白头镇五星村高标准扶贫建设美丽新村》等重点稿件,有力宣传了成都市存供给侧改革、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精准扶贫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绩,有效联通会场内外,联通两会精神与成都发展实际,树立了成都良好发展形象。
二、服务大局,全心全力做好全国两会中的地方表达
本次全国两会报道中,成都媒体紧紧围绕贯彻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统筹发展”的主基调,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周密布置,深入解读我市“五大兴市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着力宣传成都市治蓉兴蓉各项重大举措、内外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
传统媒体坚守固有阵地,严格做好程序性报道。两会期间,各媒体纷纷按要求转载中央和省级媒体重要程序性通稿,及时传递四川代表团在京参会履职的精神风采,及时传递中央和省委重要精神;零差错完成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各项程序性报道和在京各项活动报道及资料收集,一丝不苟完成成都市代表所在小组审议等程序性报道,推出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切实把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抓紧抓实抓落地一专访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牢记“四个意识”强化“首位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成都力量一访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等重点稿件。
圆满完成重点程序性报道的同时,围绕成都发展重点,重磅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影响的好作品,努力传播成都“好声音”。两会前夕,《成都日报》自主策划栏目“共话我的五年期盼”征集令发出后,成都龙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尹学渊在成都日报锦观客户端上留了言。他没想到,留言第二天,《成都日报》记者就赶到他公司所在地一天府新谷,对他进行采访。他的“五年期盼”不仅在《成都日报》和锦观客户端上得到充分展示,相关部门还积极作了回应,同时还听到来自代表委员的声音。活动期间,《成都日报》从征集到的期盼中精选了其中100份,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进行归类梳理,全面充分展现了成都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蓝图加快实现的良好发展态势。看了读者和网友们的“创新”期盼,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一定搭好台,帮助企业唱好‘创新戏。”
《成都日报》策划推出的“两会热词”栏目,北京和成都前后联动,推出“成都优势”“成都行动”,有效展现成都发展亮点。顺势而为,找准着力点重拳出击,才能实现有效传播。《成都商报》就“争创内陆自贸试验区”问题,专访了国内创新发展专家,探讨成都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发挥现有科教资源优势,聚集创新资源和要素,增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动能,推出《争创内陆自贸试验区蓉城优势何在?》等重点报道。“看了报道,争创内陆自贸试验区,我们更加有信心了。”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创新方法,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深度融合是大势。因势而动,成都传媒集团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分别在京搭建新闻中心和全媒体调度中心,运用全媒体理念,采用“中央厨房式”生产发布管理模式,实现了传统媒体的生产力、公信力与新媒体的及时性、灵活性、互动性的有机融合,相互补充。
两会期间,在朋友圈里热传一个“成都棒棒哒”的互动游戏。这是成都新媒体平台今年两会表现的一个抢眼瞬间。新技术H5的应用,让这款“抢红包答题·分享成都新成就”互动专题游戏深受广大网友喜欢,网友纷纷点赞。据悉,这款游戏吸引了近200万网友参与答题,覆盖人群逾3800万人次。人民网、新华网、新浪、腾讯等近20家重点网站纷纷转载报道。
同时,《成都日报》锦观客户端、官方制作的小游戏“大家找不同”,被网友赞为“轻轻松松长知识”;《每日经济新闻》结合其财经专业性,重点推出了“百名企业家建言两会”等H5新媒体产品,聚集了林左鸣、杨元庆、雷军等146位企业领袖,推出后获上千万级的转载……“用新的表达方式来反映重大主题,受众更乐于接受。”全国政协委员许强说。
求新求变,表达方式最为直接。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今年首次采用全高清方式报道全国两会,引入最新的电视虚拟植入技术,以最佳的画面效果与视觉感受全景展现两会盛况、传递成都形象;整合内部资源,电台新闻频率和“看度”客户端首次合作推出“听阳光播两会”“阿来声音日记”两大全媒体产品,以生动活泼的表现方式获得了用户的青睐,点击量均在两小时内超过5万次,实现了传统广播与新媒体平台在重大主题新闻宣传上的首次成功跨界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两会期间,省、市媒体刊发两会报道稿件近2000篇,网络媒体自采、转发相关报道近5000条,覆盖人群累计超过1.5亿人次,有效凝聚了社会各界最为广泛的共识,汇集了更加坚定的改革发展合力,为成都市“十三五”发展外好局、起好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四、统筹资源,传达全国两会中的“成都声音”
市级媒体结合两会热点,高度聚焦成都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协调中央权威媒体、市场主流媒体、涉(境)外媒体,联动会场内外,积极开展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宣传,大力提升成都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城市形象。
根据目标,媒体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了《2016年全国两会成都对外宣传方案》,提前统筹报道资源。在京设立媒体服务组,密切蓉京两地联络,第一时间传播“成都故事”和“成都声音”。同时,紧密跟踪媒体关注,做到每日汇总、每日汇报,及时推送相关报道内容。
另一方面围绕成都如何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重大工作。全国两会期间,在央视、央广的重磅栏目、大型纪录片等节目中位置突出表达了成都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宣传成都高标准实施精准扶贫上的工作措施,各类改革转型经济发展上的新成就,用典型案例和点位呈现了成都城市发展新形象与生态建设上的良好成果。
其次,为增强宣传效果,重视境外与境内媒体的接力传播,市级本地媒体多次转载中央和市场媒体的重点报道,形成了强大的二次传播舆论场。结合全国两会关注热点和我市中心工作,策划组织的“成都最给力‘人才新政十条出台”“成都未来1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出炉”等7次专题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及集中采访活动,媒体报道与新闻发布叠加传播,形成良好呼应,宣传成效显著。
截至3月16日,成都在外宣媒体及其新媒体上推出了1000余条报道,其中,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围绕成都市创新创业、精准扶贫、生态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工作和成绩,推出重点报道100余条,为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统筹协调,新闻宣传管理和效果提升有效
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国两会成都报道组每日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当天新闻报道情况,安排第二天报道,确保导向正确,确保舆情平稳和谐。
同时,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新闻报道的一系列要求,在高质量完成两会报道任务的前提下,成都传媒集团及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赴京采编人员总数较去年有所减少。成都市广播电视台通过租赁等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在京媒体资源,广泛采用虚拟直播、便携式卫星传输等前沿传媒技术,大幅降低了制播成本。
在本次全国两会中,成都媒体人强烈的责任担当、敬业的工作精神、负责的工作态度,一次次赢得了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在内的采访对象以及同行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