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爱心 共建和谐有爱家庭

绿色中国 / 2018年03月19日 14:01

新闻

夕月

2014年5月15日正逢国际家庭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2040年中国的家庭户数量将跨上5亿户的台阶,2045年达到峰值(5.04亿)后开始减少,到2050年仍将保持在5亿户左右的规模。联合国确定今年国际家庭日的主题为:家庭事关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的主题是:人人健康,家家幸福。

中国家庭发展的未来和方向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指出,这是首部由政府部门发布的、全面展现中国家庭发展现状的研究报告。报告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中国家庭变迁的特点和趋势、家庭户的数量与规模、家庭的类型与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等内容,总结了在人口政策、城镇化和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家庭的发展与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家庭发展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未来中国家庭发展的政策思路和方向。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家庭的发展既促进每个家庭成员身心发展和自我实现,又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的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国家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旨在全面梳理中国家庭变迁的特点和趋势,深入分析影响家庭发展的各种因素,研究提出未来中国家庭发展的政策思路和方向。”王培安在发布会中说。

报告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国家庭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具有鲜明特点:家庭数量居世界之首;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类型更加多样化,核心家庭比重持续下降;计划生育家庭成为主体;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确立;家庭经济功能收缩,家庭功能重心更多地转向情感、消费、照料、安全和娱乐等。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挑战,家庭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此外,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1人户和2人户的微型家庭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至2010年,1人户数量翻倍,2人户数量增加68%。2000年这两类家庭户占全部家庭户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计1.6亿户。在未来一个时期,微型家庭数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平均家庭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

同时,中国家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面临突出困难。流动家庭在社会融入、子女教育等方面有一些现实的困难。留守家庭在儿童养育照顾、老人赡养、夫妻关系等方面也面临困难。

其次,快速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压力。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压力较大,老人独居家庭、留守家庭等一些特殊家庭的养老问题较突出。

再者,家庭发展支持政策尚不够完善。目前,我们尚未建立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长期家庭政策和制度安排。

家庭的发展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的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份报告有助于国家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更多地考虑到对家庭的支持,增强家庭功能,以使家庭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而全面提升家庭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式未婚问题加剧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家庭户平均人数基本上保持在5.3人的水平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家庭户平均规模开始缩小。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户平均规模缩小的趋势更加显著,1990年缩减到3.96人,2010年缩减到3.10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居民家庭户的平均规模为3.02人。相比较于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已是平均家庭规模较小的国家。

从人口变化的角度看,结婚年龄的推迟,不婚率和离婚率的提高,低生育率、寿命的延长、人口流动等,都导致家庭户规模的不断缩小。

导致家庭微型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初婚年龄的推迟导致青年单人户增加,人口迁移和流动导致1人户和2人户的增加,老年夫妇家庭的增加导致2人户的增加。近年来,由夫妇二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比重大幅提高,占全国家庭的比例提高了2倍。

2010年30岁以上未婚人口中有43.2%是独居,这个比例在城市中为45.4%。随着80后一代已日渐成为社会的新生主体力量,这一群体自身的婚姻生活状况自然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80后已婚族承担着社会和家庭双重责任的时候,80后的未婚一族同样面临着催婚的问题。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龄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

中国正处于一个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少年轻人从农村或中小城镇来到大都市,传统的亲友介绍的相亲渠道不复存在。大都市里生存压力大,很多人把更多的精力用到了奋斗打拼上,这也推迟了婚恋年龄。此外生活圈狭窄,宁可单身也不凑合的心态也导致了一些人迟迟找不到另一半。

两性专家称大龄未婚独居家庭增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自我实现需求的发展以及职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加剧,使得一些人不得不推迟结婚年龄;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人没有找到结婚对象;还有一些人是因为生活方式、婚姻和家庭观念的变化,主动选择了单身生活。

孩子变少或老人增多

近年来,由夫妇二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比重大幅提高,占全国家庭的比例提高了2倍。这主要是由于中老年夫妇不与他们的成年子女同住,以及更多的年轻夫妇选择推迟生育甚至不生育等

原因。

单人家庭的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城乡家庭变化的普遍趋势。2000年至2010年,城市的单人户增加1.5倍,镇的单人家庭增加1.2倍,农村的单人家庭也增加近40%。单人家庭数量增长主要是由于30岁以上大龄未婚人口增长、离婚率提高和丧偶独居老人数增长。

在现代都市中,越来越多的夫妻主动放弃生孩子,被称为“丁克”家庭。据了解,结婚5年以上不要孩子的夫妇,北京家庭占10%,上海占12.4%,深圳占11.8%。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新一代中国家庭正面临尴尬的选择。一项较新调查针对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中国高学历阶层,发现他们对生育的意义仍然持肯定态度。可这项调查同时也显示,“牵扯精力”(25.4%)、“影响工作”(16.7%)、“经济能力有限”(18.6%)以及“影响两人世界”(13.6%)等等原因,使生育和养育孩子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令人畏惧。

另一方面,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中有四成以上是单人家庭户主。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中国有老年人的家庭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2010年期间,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增加了28.7%。老龄化改变了老年人的家庭生活安排、居住模式和养老方式,同时也对家庭的养老能力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负担加重;二是老人精神慰藉的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三是老人独居家庭、留守家庭等一些特殊家庭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

赡养老人是家庭的重要功能。目前,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是在家庭中养老。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家庭的养老需求已经进入迅速增长阶段,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也迅速上升。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共有家庭4.3亿户左右。目前,中国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过880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的比重超过20%。根据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3年全国失能老年人数达3750万,预计2015年失能老年人数将超过4000万。

与家庭养老需求迅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家庭规模缩小,时间资源紧张,家庭的养老能力被削弱。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家庭、独居老人家庭的养老问题最为突出。

流动人口高达2.4亿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共有2.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0%。

数据统计,我国2012年农村留守老人约有50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50%;留守妇女的人数超过5000万,约占20至59岁农村妇女总数的14%;农村地区0至17岁的留守儿童已经达到6103万人,与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增加了242万人。王培安表示,“流动家庭和留守儿童大量出现,这些家庭在生活质量、社会融入、子女教育等方面遇到了新的困难。”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人口当中每六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从流动人口的总量上看,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流动人口正在经历代际更替。

据了解,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超过流动人口半数,总量达1.18亿。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超过一半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出生于1980年以后。与上一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外出年龄更轻,流动距离更长,流动原因更趋多元,也更青睐大城市。新生代流动人口在20岁之前就已经外出的比例达到75%,在有意愿落户城市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中超过七成希望落户大城市。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副司长王谦表示,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其进入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对未来发展有更多新期待。流动方式已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流动形态由“钟摆式”流动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最近三年没有更换过工作的比例超过六成。“我们认为,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流量、流向、结构等方面的特征代表着人口流动迁移新的变动趋势。”王谦说。

近年来,流动的育龄妇女无论在数量上和在比重上,增加的幅度都比较大。流动的已婚育龄妇女在全国已婚育龄妇女当中大概占1/4,而这些人在上一年生的孩子的数量,差不多占全国出生数量的1/3。推动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一项重点工作。

据了解,在我国7000万户留守家庭中,农村留守家庭占了全部留守家庭的77%,医疗、教育和保障问题均不容忽视。专家介绍,留守家庭中,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和发展困境问题最为突出。由于缺少父母的照看和关爱,他们在行为和表现上可能出现更多不良状况,也更容易受到伤害。

家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家庭是应人的需求而出现的。人根据其本能的特征,需要同类的关怀和怜悯,而家庭就是为满足人的这一天性需求,而建立的一个集体。男女的结合是符合人性的,它不但能加深双方的关系,而且使他们相互完美,并奠定牢固的家庭基石,通过他俩又可建立起新的亲戚关系,而这一裙带关系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在加强社会基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在建立精神安宁,巩固文化和社会关系,以及对后代的成长中,产生有重要影响。此外,家庭作为社会的主要成员,可以保护青年和未来后代免遭社会的不良现象的腐蚀。

家庭为成员提供经济和情感依托,将成员培养为有生产能力和爱心并致力于公益的公民。我们期待今后的家庭都能以更健康更完善的方式发展,不论何种形式的家庭,只要关系稳固、运作良好,都有助于减少贫穷,增进亲子关系,促进性别平等,维护人权。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