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污染损毁土地治理

中国科技纵横 / 2017年11月21日 18:33

新闻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民间信仰

王一淑

摘 要:人类生存的基础就是土地,现代的科学生产方式受到社会生态文明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去推广绿色发展战略,必须确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历史以来对于煤炭的开发都属于粗放型开发利用,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大量的矿渣堆积在矿区当中,矿渣的长期堆放就会对土地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为了有效地对污染损坏的土地进行修复治理,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矿区当中的矿渣进行开发利用,这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生态文明;土地污染损毁;治理修复

中圖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9-0007-02

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新兴起来的就是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现代发展综合起来的产物,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同的去促进人与社会、人与人共同发展,稳定可持续的循环下去。在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传统生产方式当中,其中缺乏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经济在快速的向前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与自然之间缺少了平衡发展。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在发展时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人与自然之间造成了很大的不平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科学生产方式,需要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同时还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战略,这样才可以收获经济效益时,还能够保证社会生态效益。

1 生态文明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最高级的新型文明形态。以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重塑价值体系,并对工业文明下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制度安排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生态文明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时间路径是生态建设。在现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背景之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经济和自然共同发展,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两者在发展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在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应该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去发展经济,及时的对土地进行修复治理,对污染的一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推动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的核心就是发展,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不要为了追求近期的经济效益,而牺牲了长远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着许多优势,需要和生态文明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对自然肩负起一份责任。在现阶段发展的过程当中,为了有效的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迅速开展生态建设。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治理污染损毁土地,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较为规范的系统设计。生态建设当中一定要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一些损坏的生态系统一定要及时的进行修复和重建,高效地去提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容量,保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一致。

2 我国各地污染损毁土地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长期以来,在生产建设活动中,人为造成的损毁土地约有1.3亿亩,随着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每年新增400万亩左右的损毁土地。其中因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约275万亩,因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超过90万亩。

以山西省土地污染损毁为例,山西作为煤炭开采的大省和重要的资源能源重化工基地,大量的农作物耕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大量的农产品质量下降,有些农产品当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已经不能使用,否则就会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更好地去治理这些污染损毁的土地,各个地区已经开展了污染损毁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项目,希望能够对这些污染损毁的土地现行有效的治理和利用。当地的人民加大力度去开展矿业,造成了大量的土地受到污染。许多矿区废弃矿渣堆积如山,污染损毁的植被达到数万公顷,这些矿渣废弃物经过不断的风化,大量的有害气体粉尘排向天空,给土地给空气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使得整个生态系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矿山、地面塌陷,这种对于土壤的破坏类型频繁出现于辽宁省,在我国各个地方不同省市出现了土地不同的损毁。辽宁省的土地之所以受到严重的损毁,是因为自然的因素和人为因素使然,土地的损毁面积不断的在扩大,土地的质量在不断的下降。辽宁境内属于大面积的风沙地带,所以如果植被不经过特殊的保护,非常容易形成流沙。土壤再遭受到风沙的侵蚀之后,就会给农牧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长久以往就会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下降。土壤一旦沙化之后,长时间就会形成沙丘,经过风的力量不断的推移,慢慢的就会侵占农田和牧场。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地的损坏,土壤表层被侵蚀,使得土壤中的大量养分被带走,土壤的肥力就会大大下降,此外土壤的持水能力和土壤结构都会被破坏。从而加剧了干旱的程度,长久就会导致农业的产量大幅下降,水土流失使得流失面积呈现出不断的增加趋势。大量的矿渣和固体垃圾堆积在土地上面,政府盲目的去下放土地审批权,非农建设用地急速的增加,渐渐处于失控状态。土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发展逐渐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形成了对立,大量的工业废渣以及施用化农药,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

3 污染损毁土地的类型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活动当中,有一些土地因为受到了一些产业的影响,比如说工业废弃物以及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土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有毒物质一旦进入到土壤当中,经过日积月累的积累,土地的性状以及质量就会慢慢发生变化,最后就变成了污染损毁土地。受到污染的土地生产潜力逐渐下降,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会慢慢降低,长久下去土地的面积就会越来越少,生态环境就会越来越恶化。污染损毁的土地会给人类和动植物造成危害,及时的对污染损毁土地进行治理,意思就是说对污染的土地进行改良和修复。

3.1 污染损毁土地按污染损毁源分类

污染损毁土地的类型包括工业污染损毁土地、交通运输污染损毁土地、农业污染损毁土地、生活污染损毁土地。工业污染损毁土地,工业排放中会存在着许多对大气污染的物质,比如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粉尘。这些物质会和工业废水融合在一起,共同的被用于农田灌溉,这样就会对土壤进行损害,同时对于土壤所产出的农产品也会造成污染。工业生产当中所产出的工业废渣,日积月累就会占据大量的土地,其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就会渗透到土壤当中,经过水的溶解之后对土壤造成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损毁土地,在交通运输工具运转的过程当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影响水域和土地的重要污染源。农业污染损毁土地,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当中,农民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这些也是造成农业污染的主要源头。生活污染损毁土地,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类别非常多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这些排放物也会使土地受到污染。endprint

3.2 按污染损毁土地污染物性质分类

按污染物性质分主要可分为无机污染土地、有机污染土地、生物污染土地。无机污染土地,即受无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地。粉煤灰、碱、盐类、矿渣、重金属、酸以及放射性物质,这些都属于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土地,即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地。杀虫剂、除草剂、有机农药和化肥,这些属于有机物污染物,有机废弃物当中有些生物比较难降解;生物污染土地,即受生物污染物污染的土地。寄生虫、矿渣、污泥、粉煤灰、病原菌和污水,这些属于生物污染。

3.3 其他类型分类

土地污染类型还有其他的几种分类,比如说生活废物污染型、农业物质污染型、废渣污染型、工业废气废水。土地污染损毁的现状不容乐观,污染的速度逐渐在加快,污染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每年污染的类型都在增加,点源与面源存在着共同污染的现象,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共同叠加,土地出现了二次污染以及复合混合污染的现象。

4 从生态文明角度看污染损毁土地带来的危害

4.1 耕地短缺

我国的土地资源本来就很短缺,再加上土地污染损毁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我国可用的耕地资源明显下降。中国的耕地面积不足世界的11%,但是在化肥的使用上却占据了全世界的35%,我国农业耕地面积有大多数都受到了污染损毁。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渗透到土地当中,恶化了土地原有的理化性状,由于我国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土地面积明显的得到了大幅度的减少。根据我国耕地平均质量的变化,大量的研究发现耕地质量大幅度下降,土地的生产能力也下降幅度较大。

4.2 降低农产品品质

农业生产受到土地污染损毁非常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农产品的整体品质也大幅度的下降。农产品当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化肥的大量使用会使农产品中的这些物质大幅度降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面粉没有植物的香气,猪肉没有天然的香味,水果没有了天然的果香味。番茄最初的酸甜度值非常高,但是就目前所产出的番茄,酸甜度值仅为2.85,这个数值比正常产品的减少了16%。番茄当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由于土地的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对于农产品的影响非常大,比正常的番茄所含有维生素量减少了18毫克。土地受到严重的污染和损毁,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最初的质量,所以农民就会对化肥的使用越来越频繁,长此以往这是一种土壤的恶性循环。大量的使用农药还会导致农作物营养不平衡,严重就会引发各种生理性的病害,大量的实验调查,许多地方的番茄产品出现了果皮发黑的病理现状,有些番茄果实会变硬变糠,番茄的品质远远不及以前。

4.3 二次污染

土壤一旦受到污染损毁之后,这些污染物长期的埋藏于土壤当中,具有一定的迁移性和滞留性,一次性对于这些污染物不能够做到及时的处理,非常有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损坏。社会在快速的向前发展,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工业化、农业集约化和城市化三者共同向前推进。大量的废弃物没有经过处理直接的排放到土壤当中,自然环境对于土壤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大量的污染物会集在土壤当中,自然环境的力量已经没有办法调整。这些废弃物长存于土壤当中,严重的危机到了下一代的生存利益,对于生态环境整体的质量也会有所损坏,影响食品经济和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5 污染损毁土地治理修复的有效措施

5.1 生物修复法

采用植物吸收法可以去除污染,简单来说就是对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非食用植物的种植,这些植物具有吸收重金属的能力。最具有代表的植物就是大叶槐,大叶槐属于豆科植物,在种植的过程当中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繁育简单。长期的种植大叶槐,可以有效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叶槐可以熟化土壤,并且长成之后还可以用作饲料,大叶槐可以对土壤进行有效的修复和治理。生物降解可以有效的治理土壤当中的污染物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微生物降解菌剂,广泛的用于农药污染治理。

5.2 化学治理修复法

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可以选择化学改良剂,化学改良剂可以将重金属转化为难溶性物质,这样就可以减少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对于一些农药污染以及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有机肥通过提高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土壤综合治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必须制定一个系统化的规划,全面地去对土壤进行深层度的这里。有机质是土壤结构当中最重要的物质,腐殖质是有机制当中最重要的物质,腐殖酸是腐殖质中最核心的成分,综上分析,腐殖酸是修复土壤的最佳方法。

5.3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政策法规制度建设

高效的对土地损毁进行全面的治理修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在执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确保法律法规可以得到严格的执行,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定要执行保护制度,建立较为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对于工厂排放物标准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土地的审批权限一定要经过多级审批,对于土地资源的使用量进行系统性的核算,避免浪费土地资源。严格方案的审批程序,对于土壤损坏一定要下发相应的防治费用,不断的去加强相关土地治理修复的监督力度。提高相应的治理土壤植物技术和微生物技术,对土壤进行全面的改造,恢复植被对于土壤的重建技术。对于土壤的修复和治理,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态治理规划,贯彻落实土地修复治理政策,保证土地损毁防治的宏观和长期安排的合理有效。

6 结语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科学生产方式,在发展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需要和生态文明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生态建设当中一定要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时的对污染损毁土地进行治理,根据我国耕地平均质量的变化,土地的生产能力也下降幅度较大。为了更好地去治理这些污染损毁的土地,开展污染损毁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项目,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较为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土地是一国之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社会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科学生产方式,必须在确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同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张瑛,陈远新.土地沙漠化现状成因及发展趋.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10-230.

[2]邹连敏.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7-159.

[3]程全国.西北部的生态问题及西部大開发的生态保护对策.辽宁林业科技,2016,166-168.

[4]于晓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水利发展研究,2002.

[5]王续琨.从生态文明研究到生态文明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21-123.

[6]张妮妮.生态文明:文明的要素亦或文明的形态[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03,166-169.endprint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