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楼升级改造建设运行一体化管理研究

中国科技纵横 / 2017年11月19日 17:47

新闻

1.1 一体化管理方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方式研究

张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乘坐飞机作为出行方式的首选。原有航站楼内各项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客流量增长的需求,严重影响到目前旅客满意度及侯机舒适度,给航站楼的运行产生了巨大压力,全国各主要城市机场迎来了航站楼扩建及改造的热潮。通过总结首都机场近几年来航站楼不停航施工管理经验,总结一套适用于机场建设的管理方法,用以指导航站楼改造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航站楼改造;运行;一体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9-0102-02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民航业的整体高速发展,许多已建成的机场航站楼现有的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了早期的设计流量,功能设施已不再能满足当前需求,已严重影响到旅客满意度、侯机舒适度以及机场结构调整,给航站楼的运行产生了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对航站楼进行升级改造。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自1999年投入使用后,原有布局、设施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机场的要求,为满足航空业务量持续增长的需要,应对客流量的饱和问题,提高商业价值,对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的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

1 航站楼施工特点

航站楼升级改造施工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建设任务重:航站楼内涉及系统多,与原系统接驳多;(2)运行压力大:首都机场2016年航班量达60.6万架次,旅客量达9439万人次,进行运行保障压力大;(3)管理协调难:首都机场共有87家客运航空公司、12家货运航空公司及其他驻场单位,协调难度大;(4)特殊环境多:重大任务保障多,风霜雨雪、雾霾等特殊天气影响大。

以上特点要求航站楼升级改造必须在确保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进行,要求必须探索一条建设运行和谐共赢的道路,实施一体化管理。

2 建设运行一体化管理研究

建设运行一体化就是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行业、地方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严格遵循机场建设与运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项目规划、决策、设计、施工、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内,协调处理好各运行单位之间的关系和需求,实现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前期投资与后期运行以及经营收入相协调、机场航空业务与非航商业相统筹。

2.1 航站楼运行与设计的一体化管理

2.1.1 明确主要目标,转变建设理念

首先,要明确航站楼改造的主要目标,通过综合分析,分清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必须解决的问题和非必须解决的问题。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升级改造的目标:

(1)补充运行资源,提升航站楼容量;(2)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服务品质;(3)增加商业面积,提升商业收益;(4)升级专业系统,提高保障能力。

其次,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限解决”的基本原则,满足不停航施工的策略,完善项目规划和决策,全盘兼顾,重点突出。以目标为主线,综合考虑航站楼改造需求多、问题复杂程度、现状条件、航空安全保障要求、施工组织等多方面因素,转变“大而全”的建设理念,采取“有限解决”的方法,集中解决主要矛盾,尽可能将对运行的影响降到最小,寻找能够达到平衡的最优方案。

以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国内安检现场扩容改造为例,原计划在现有18条通道的基础上,通过在东侧扩出12条通道,北侧通道改变现有通道格局增加8条,共增加20条;但为降低对运行的影响,并考虑相关资源的导改难度,统筹各方因素,最终确定扩容至32条。

2.1.2 运行单位参与方案设计

机场建设是为了更好的运行,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听取运行方的建议就显得十分必要。在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商业布局调整方案设计中,通过深入的现场调研和数据采集,并与相关机场商业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在机场商业发展目标、经营理念、发展要素、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善动线流程设计,调整了原有设计方案,使之更加舒适、人性化。如图1所示。

2.2 航站楼运行与施工的一体化管理

由于机场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航站楼升级改造往往在不停航条件下进行。如何确保施工期间航站楼正常运行和安全成为建设管理的关键因素。

2.2.1 合理调整航站楼运行流程和资源布局

航站樓升级改造不可避免的会对现有运行流程和资源布局造成影响,甚至中断,因此,在升级改造前,必须对受影响的运行流程和资源进行调整和还建,确保运行不受影响。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改造前,联合运行单位深入分析建设对运行的影响,调整办公资源布局,扩充施工期间旅客资源,减少建设对旅客资源的占用,同时将办公资源还建到其他区域,确保正常工作;调整、变更航站楼现有运行流程,确保了运行不中断。如图2所示。

2.2.2 加强不停航施工管理,确保持续安全

安全是机场运行的核心,航站楼升级改造施工,运行科学化、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手段,合理规划不停航施工组织程序,确保整体安全。

(1)在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改造施工前,联合各运行单位从安全管控、施工组织、总体投入等方面深入分析,合理规划不停航管控方案。

航站楼陆侧区域(隔离区外)安全等级要求较低,仅需在改造范围设置围挡,避免施工人员与旅客接触;空测区域(隔离区内)安全要求较高,可通过设置符合红线标准的围挡将其划归到陆侧区域,待项目完全竣工后,再重新归还到空侧区域;如无法一次划分至空侧区域,则需合理规划施工顺序,通过分步隔离的方式实现最终封围。见表1。

(2)坚持“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在实施过程中与运行单位充分沟通,遵循“用空间换时间、用适度的成本换时间、用可接受的安全裕度换时间“工作思路,坚守“运行底线”、“投资底线”、“安全底线”三个底线,充分认识到建设对运行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一定限度内是可以容忍的,统筹考虑运行与施工,在可容忍的安全裕度范围内,尽可能的增加施工时间,对建设给予足够的支持。endprint

2.2.3 千方百计,降低施工对旅客的影响

旅客体验是机场服务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施工不可避免的造成服务标准的降低。在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改造前,建设管理部门与运行管理单位建立联动机制,联合制定应对措施,尽量做到使旅客“无感”:

(1)与运行单位建立联动机制,掌握航班动态,及时调整施工工序,将噪音、粉尘较大等工序安排在夜间施工;(2)搭建围挡隔绝施工区与航站楼;(3)对围挡进行美化或张贴宣传画、广告等,提升旅客观感和舒适度的同时,创造商业价值;(4)高温和寒冷季节施工,在施工区域与航站楼旅客区域交界处采取保温措施,保证航站楼内部温度。

2.3 建立建设与运行的闭环管理

运行是检验航站楼升级改造成果的最好手段,工程建设完成后,要与运行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跟踪运行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回头看”,及时总结,用于指导改造施工。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升级改造过程中,积极总结每个项目在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了管理手册,避免了后续施工再次发生此类问题。

实施建设运行一体化管理,要求:在前期阶段建设及早进入,运行全程参与;实施阶段,运行与建设全面配合,相辅相成;工程完成后,及时总结,提高一体化管理进程。

运行需要建设,建设离不开运行。通过建设对航站楼业务流程、功能布局和空间处理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为旅客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亲和环境,强化机场航站区的商业性功能,满足机场航站楼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体验。建设需要运行的支持,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对运行造成影响,需要运行单位的配合,完善不停航组织方案,实现运行与建设的和谐统一。

3 结语

由于我国机场普遍具有周期性滚动发展的特点,“五年小改,十年中改,十五年大改”,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机场普遍面临升级改造与运行的矛盾,因此研究航站楼升级改造期间建设与运行的管理特点,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科学性的分析,需求建设与运行的综合管理方法,用以指导方案设计、施工组织,为后续航站楼升级改造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津君.京津一体化背景下天津机场航空货运发展策略研究[J].港口经济,2014,(05):40-42.

[2]杨学英.监管一体化模式在工程监理中的应用──以某机场航站楼建设项目为例[J].建设监理,2013,(07):18-20.

[3]田久強.浦东机场第二航站楼的空间造型设计特点[J].中国民用航空,2009,(03):20-21.

[4]郭建祥,阮哲明,陈琮,季正嵘.浦东国际机场一体化交通中心[J].交通与运输,2008,(04):6-8.endprint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