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分别结盟,中国经济真的要帮派林立了吗?

马继华 / 2018年10月25日 03:14

互联网+

结盟,在互联网行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否则,也不会顺丰与菜鸟以争斗,腾讯、京东、美团都着急的站出来给顺丰打气。不过,这样的结盟显然已经是低阶了,因为跨产业的结盟时代已经到来。

日前,工商银行与京东、腾讯与中国银行、百度与农业银行几乎在同时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因为几个月以前,蚂蚁金服与建设银行达成了全面合作。虽然,这几家互联网公司与银行的合作都没有达到蚂蚁金服与建行的深度,但四大家族却实实在在的创建中。

不仅如此,阿里巴巴已经与茅台达成了深度合作,随后,京东与五粮液走到了一起,这几乎就是针尖对麦芒的势力范围拓张,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公司也开始了结对子。

当然,有些合作并非是排他性质的。比如,工商银行虽然与京东签署了合作协议,但其与腾讯的合作还很密切,腾讯也在与中国银行卿卿我我的同时,展开了与华夏银行的合作。

合作本是一种发展的手段,但要是将合作变成一种对抗,将联盟视为打击对手,那么,对中国经济而言是巨大的伤害。

事实上,这种大联合的发展趋势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必然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走到了相应的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技术的发展潮流来看,互联网时期的电脑端有强大的垄断势力,微软与英特尔结成了牢固的同盟,占据了整个互联网世界的最底层,正是因为这种标准上的垄断造就了同质化和同一化,让整个互联网生态呈现条块分明的格局,每个产业链都有上下游,每个行业都有周边势力,合作与竞争呈现错综复杂的平衡状态。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操作系统上的不统一,也因为各种终端的千差万别,为了客户体验,从技术上就存在合作联盟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动力,而苹果也事实上成为了最成功的样板。于是,上下游消失了,行业边界崩塌了,大公司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就开始了强结盟,比如京东与腾讯就是典型的案例。

在这个纷纷结盟的江湖中,阿里巴巴系与腾讯系可谓是针锋相对,形成M2对抗格局,其他的互联网公司、金融公司以及各行各业的小巨头们也纷纷结对子,形成了“不结盟运动”,比如小米系、360系、乐视体系以及今日头条等等,京东在加入腾讯系的同时也力求自己的独立性,美团不甘于被阿里巴巴或者腾讯控制而左右摇摆。

有人说,马云四面出击,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生态网络。作为阿里巴巴来讲,因为其平台战略而受益的千万电商卖家、理财新鲜人以及麻豆、物流员工都是其同盟军。如此越来越清晰,腾讯代表的是创业成功者的利益,是互联网上的发达经济体联盟,阿里巴巴代表的是草根与大众资源,对抗是根深蒂固的。

在结盟过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当然还是腾讯。依靠庞大的投资和雄厚的流量资源,腾讯系一方的优势集中在社交网络、游戏等领域,然后向媒体、金融、电商等方向拓展,拥有流量的优势,但阿里一方的优势在电商与金融,然后向媒体、娱乐、体育、社交、线下等方向发力,拥有数据的资源。有人形容,两大巨人依然屹立在互联网坍塌的废墟中。

这场战斗堪称互联网超级大战,双方将运用“冷战”谈判、结盟、占领技术制高点等各种战术,一方面在部分领域短兵相接,另一方面运用各种力量展开暗战,而就在这些并不短兵相接的地方,冷战更为激烈。

目前,不同的巨人都在到处寻找盟友,试图营造新的势力范围。超级巨人霸占了整个市场,消费者能够从中得利吗?拥有足够的现金、不断的创新和争胜精神,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冷战保持了一定的互联网活力,也拉低了很多消费的价格,从现在看是利大于弊,但未来真的好吗?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