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300个人物,200多稿场景画的复杂编排,《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大电影即将于7月28日全面上映。
这是刚刚度过60周年大庆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美影厂)在“六一”片单发布会后首部上映的动画电影,也是继2015年8月上线《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大电影后再战暑期档。
《大耳朵图图》动画系列自2004年推出第一部,就取得频道收视率冠军。截至2006年8月,央视少儿频道五次重播,《大耳朵图图》仍牢牢占据收视率排名频道冠军地位。而从系列动画的豆瓣平均8分的高评价来看,《大耳朵图图》口碑在同类动画中一骑绝尘,大电影无疑更值得期待。
不过,在《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总导演速达看来,从剧情编排的角度,90分钟的电影和10分钟系列片存在巨大的差异,更多的矛盾冲突、复杂的人物和场景设计需要加入,而电影对空间感的需求也远超原系列片的要求,是抛弃原作的画风还是依旧坚持“不毁原著”变成了一个难题。
速达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也是《大耳朵图图》系列动画第一到第五部的导演,此番操刀图图电影版,在如何讲故事和用什么制作方式表现等方面,必须做出选择。
“我们也尝试过很多,用三维做背景二维人物在里面,但总觉得还是我们原来的那个风格(更好),所以还是保持了原来那个二维的风格,但是给它做出了景深感。”速达告诉数娱梦工厂。用二维动画做出空间感的背后,对美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最终形成了《大耳朵图图》独树一帜的美术风格。
制作团队来自上海上影大耳朵图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主创参与过众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老片的制作。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60年来共出品了500多部动画片,手握《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阿凡提》等众多超级IP。也在60年之际借着图图大电影向世人展示美影的坚持与守望。
和“黑猫警长”不同,围绕”大耳朵图图”的开发计划早已以“公司化”的形式展开,这次动画电影的制作方,也是出品方之一——上海上影大耳朵图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专门运营“大耳朵图图”这个品牌,未来将会与合作方一起推出系列电影和衍生品。
讲述一个全新故事
定位合家欢电影
《大耳朵图图》电视动画开播至今已有13年,是一部以描写家庭亲情幽默故事及幼儿园小伙伴趣味故事为主题的电视剧,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生活小趣事, 5季全长130集的动画陪伴了无数孩子的童年。
大电影《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延续了动画系列的美术风格,以美食为主题,进行全新的故事创作。图图一家因为参与厨艺比赛成为明星家庭,不料邪恶老板利用图图一家的知名度,修改了图图家美食的配方,引发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图图一家为证明清白踏上了寻找邪恶老板的道路,并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将邪恶老板绳之于法。
速达阐述了背后的创作理念,一方面从内容来看,图图本身就是一个贪吃的吃货形象,和美食是非常契合的,另一方面,中国人讲“民以食为天”,一直对美食非常重视,而且食品安全问题这几年也越来越受关注,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从这方面来看,选择“美食”作为大电影的主题也是合适的。
历经13年的播放期,当初看《大耳朵图图》的观众早已长大,又有了新一批与这部经典动画结缘的儿童观众,考虑到兼顾长大的图迷们和全家型观众群体,即将上映的大电影定位为合家欢类型,采用儿童独有的观察世界的角度来展现整部电影,同时涉及食品安全、邻里关系、教育问题等现实问题。
一位观看点映的影评人认为,电影的前半段描述的谁家的孩子又成功了,谁家的孩子有什么才艺,家长之间的攀比实际上触动了时代的某些神经,作为家长很有共鸣感,而厨艺大赛让父母发现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兴趣和才华,这样的设计很巧妙。
不过,从系列片到大电影,《大耳朵图图》历时5年制作,伴随着日漫、美漫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会买账吗?速达认为,从市场反馈来看,无论从贴近生活方面还是教育性方面,《大耳朵图图》都是存在优势,而且电影整体是一部非常正能量的合家欢电影。
“保持了二维风格,但做出了景深感”
当然,对系列片的改编并非一帆风顺,每一个环节都将面临选择,无论是电影中厨艺比赛的菜品挑选,还是一家人情感路线的走向,都是讨论的焦点,首先面临的就是电影对空间感的要求和动画本身所追求的平面感、装饰感之间的矛盾。
速达表示,电影本身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清新的视觉风格,简单又充满童趣。经过多次尝试,电影没有去追求当下流行的视觉表现形式,坚持了平面化的手绘表现方式,但通过光效、透明度等方式对场景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做出了景深感,这是非常难的。
速达坦言电影和电视剧存在巨大的差异,每一个环节都是挑战,而支撑这部电影制作的基本都是有20多年从业经验的系列片原班人马,负责中期的执行导演已经有着四十年的工作经验。
事实上,这部动画电影本来计划去年暑期就要上映,但速达表示他们对电影制作的要求比较高,不愿意赶档期,因此花了更多的时间加以完善。
美影厂对动画创作的探索历史悠久,出产的动画几乎穷尽了美术领域的各个元素,手绘动画、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折纸动画……早期的合作者多为中国著名画家,比如完全按照齐白石原画创作的《小蝌蚪找妈妈》、李可染画风的《牧笛》、张仃担任设计的《哪吒闹海》、韩美林担任设计的《狐狸打猎人》等。一个国家的顶级画家来为动画片进行动画形象创作,这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
“这次大电影的制作也是动画技术的一次夯实,“在市场上看到的美术风格当中我们图图应该算是独树一帜的,这也是我们追求的,因为动画片它本身是一种美术形式,每个片子都希望追求自己的风格。”速达告诉数娱梦工厂。
而为了让电影中人物的表演更丰富、生动,电影制作中还加入了真人表演的环节。在剧本和分镜完成之后,邀请了真人演员来做表演,演员为了让角色的表演更生动,用了非常夸张和动画化的表演方式,甚至连动物的动作都做了设计。用真人表演作为动画设计的参考这种这与一般二维动画的制作拉开了差距,这种方式通常在三维制作中是依靠动捕来实现,鲜有二维动画的制作愿意这么“麻烦”。另一方面,对于动作的设计始终也不断调整,“如果这个电影有一千多个镜头的话,我们算下来至少改了八千个镜头,一遍一遍往好的(方向)调整。”
成立专门公司
《大耳朵图图》步入商业化开发
《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上海上影大耳朵图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上海民新影视娱乐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并发行。其中,上海上影大耳朵图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将专门运营“大耳朵图图”品牌,发行公司主力来自原东方梦工厂曾操盘过《功夫熊猫》的资深发行团队。
从目前来看,“大耳朵图图”的内容和营销矩阵已经全面落实。在这次的大电影中,配套同步上线手游《大耳朵图图美食酷跑》,由火星网络与苏州天魂联合发行,游戏中将包括动画形象、故事情节、原声配音、动画插曲等在内的全方位授权,同时,配合电影上线的还有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品的电影连环画。这些合作将在宣传上与电影形成联动。
《大耳朵图图》大电影的一位宣传负责人告诉数娱梦工厂,虽然电影的定位是合家欢,不过最主流的受众还是3-12岁的适龄儿童,主打的是大手牵小手共同进影院的受众定位,目前主创团队已经陆续走上了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亚洲新人的红毯,并发布粤语版和沪语版等吸引更多的受众,在微博、微信中“寻找身边的大耳朵图图”活动也已经全面铺开。
当然,随着近些年来动画周边的火热,大耳朵图图也陆续开发了玩偶、靠枕、贴纸、手环等品类。在上影大耳朵图图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同时也是美影厂厂长助理范毅看来,这既源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又来自商业模式的变革。范毅曾表示,“文创类产品首先自带内容,内容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粉丝经济,是导入流量的重要入口。正是这种消费者的需求及商业模式的结合,使得文创行业的热度不断提升。”
随着第一部《大耳朵图图》大电影上映,速达透露,未来的系列电影肯定还会继续,但具体选择哪个题材还没确定,不过,《大耳朵图图》在电影开头用图图装扮自己的偶像孙悟空形象致敬《大闹天宫》,似乎已经埋下伏笔,之后图图的系列电影也将与美影厂诸多经典形象结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或许美影厂版的“复仇者联盟”也将横空出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