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用蓄电池的变革与发展

中国新通信 / 2018年10月10日 09:07

互联网+

通信用蓄电池

李笑琪

【摘要】 备用电池是通信系统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对通信用蓄电池的要求与分类进行研究,并探讨蓄电池的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 通信系统 蓄电池 变革 发展

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信电源系统用功率电子作为基础,经过稳固的控制环设计和外部的监督与管理,最后能够实现能量的转换以及监控流程,是通信系统中的“心脏”,给通信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直流电,保证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无法取代。通信用蓄电池是整个通信网络当中的主要基础设施,对于网络的安全有着很大的作用。随着通信行业的投入不断增加,通信用蓄电池也随之快速发展。

一、通信用蓄电池的要求

当前,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让我国电信网的整体规模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这就更加需要有安全、稳定的通信电源来对网络提供支持,确保其正常运行。电池是保证通信设备能够连续供电的主要设备,通信设备对供电质量的需要决定了对通信用蓄电池的要求:

1、使用寿命长。从经济效益以及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电池的使用寿命应该和设备的更新周期限符合,能使用十年左右。

2、安全性高。由于很多电池在电化学的过程中会出现气体,进而造成内部的压力较大,如果压力超出了界限,就会产生电池爆炸,释放出有毒害气体、液体的情况,进而让通信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出现损害,因此通信用蓄电池需要有优良的安全防爆功能。

3、安装、维修便利。备用电池还需要具有安装便捷、不需维护、低内阻等特点。

二、当前通信用蓄电池的分类及特点

1、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 。传统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由于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维护便利,目前使用的十分广泛。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具有安全阀以及防酸片,能够自主的对蓄电池内中的压力进行调节,防酸片有着阻液以及防爆作用,能够在通信机房内进行安装,可以竖放、横放、叠放,减少维护工作的特点。随着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新技术的应用(包含新技术、新结构的电池等),铅酸蓄电池的比能量与功率密度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和别的新型电池的差别会减少,它循环使用的时间会得到延长,充放电效率更高,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会让它的使用领域不断开阔。

2、磷酸铁锂电池 。在通信行业,磷酸铁锂电池因为有着体积小、重量轻,高温性能突出,循环功能优良,能够高倍率充、放电,低碳环保等许多优势,适合在环境温度高、机房面积和承重小等较差的基站环境中使用,可以当做铅酸蓄电池的有效辅助。在很多小容量电池领域,阀控铅酸电池可能会受到锂离子电池的有力竞争,比如在户外通信电源中,就能够运用100Ah以下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在温度适应性、重量、比能量和储存能力等方面的优点是铅酸电池是无法相比的。但是当前锂电池在价格方面不太合适,是目前铅酸电池的三倍之上,同时有着单位容量较少等劣势,在通信行业的使用还较少。但是随着锂电池成本的降低,这种现象可能出现改变。

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把化学能直接改变成电能的设备,经过持续不断的从外部供给燃料以及氧化剂能够做到连续发电。 一般备用供电方案在针对台风、暴雨、大雪和地震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时就会十分薄弱,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出现雪灾,因为长时间停电,导致大面积的通信中断,普通铅酸蓄电池无法快速恢复,单單中国电信公布的蓄电池损失就达到了十亿,因为通信中断所产生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在这一方面,燃料电池能够取代传统备用供电设施给通信系统解决这一问题。 通信用燃料电池备用供电系统是直流发电系统,能够直接和直流供电母排并联,取代柴(汽)油发电机以及蓄电池构成的备用供电系统,在市电中断、通信电源不能直流输出时为负载供电。同时,燃料电池还能够和太阳能,市电、蓄电池等电源结合,形成灵敏的混合供电方案。

三、通信用蓄电池的发展趋势

铅酸蓄电池和其他电化学储能系统对比,有着较低的比能量,同时它的电池的特点,比如比能量、安全性、原材料的来源和回收循环使用等方面会让其成为一个合适的通信用蓄电池。所以,铅酸蓄电池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最主要的电化学储能系统。

由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地区都开始加大通讯系统的建设,通信行业与电力系统对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需要不断增加,推动了蓄电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蓄电池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技术不断改革创新。

目前胶体电池也成为了通信用蓄电池的良好选择,它能够通过使用触变性气相二氧化硅胶体吸收电解液,有着深放电恢复能力高、较高温度下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而且热容量大,在低温下也具有良好的放电功能,适合恶劣环境下使用,也是通信用蓄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赵梦欣,余伟成,田孝华,冯亮.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标准创新推动铅酸蓄电池产业发展[J]. 智能电网,2016,09:886-893.

[2]王改娥,李克民. 我国通信电源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 通信电源技术,2000,02:15-17+38.

[3]范杰. 蓄电池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