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

中国信息化周报 / 2018年09月13日 20:20

互联网+

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从小深受父母的影响,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使得刘楠在学生时代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2002年,刘楠并无意外的以陕西省文科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新闻学院。

在北大的日子,刘楠怀揣着一个新闻梦,并为这个梦想的实现积极地努力着。在她的提议下,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破格批准成立了北大新传社。刘楠并以此为契机组织了一次对北大农民工的报道。

“我们分成好几个小组,每个组去采访不同的农民工,对他们这个群体进行一个描绘。我找到了一个特别好的采访对象,北大食堂的一个切菜工,她通过自学考入了北大,成为北大的学生,很励志。”刘楠如此说道。

积极主动,善于组织领导的刘楠很快在北大崭露头角。之后,她还担任了《北大青年》主笔。刘楠说:“那时候特别有新闻理想,‘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这样的格言我每天都写在课本上。”

正是凭借这些在新闻方面的实践和成绩,使刘楠获得了南方报业集团首届“全国新闻奖学金”特等奖,她也成为这个奖项唯一一个本科生获奖者。

2006年,刘楠以获得北大新闻学、艺术学双学位的成绩本科毕业。同时,本科阶段表现优异的刘楠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新闻系大众传播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机会。

这个时候,刘楠对自己的新闻实践和梦想产生了困惑。她说:“做了这么多新闻的实践,总感觉我还不够深入,所以就有些难受。后来我发现,其实是我想自己做决策,而不只是客观报道事实。”

在这样一种想法的驱使下,刘楠读研期间开始逐渐转变方向。为此,他在百度实习了一年,研究生毕业时,她手握宝洁、百度等企业的offer。不过,在经过百般的犹豫之后,她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美国陶氏化学。

之所以选择这家企业,刘楠说:“因为不知道oldmoney的钱到底是怎么赚的,很好奇。

然而,在这样一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里,刘楠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收获和成长。

后来,她回忆道:“我是所有管培生里升职速度最快的,但是外企的运行速度太慢,这些对我来说,远远不够。我有好奇心,想做有激情的事情,爱折腾,真的是不折腾就不能活。”

另外,刘楠觉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这个方向并不适合她,零售、快消、互联网才是最适合她的行业。

2010年,已经怀孕的刘楠选择从陶氏化学离职,回家做了一名全职妈妈。接下来,她就误打误撞的走上了创业路,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