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佳:创业要大事化小

中国信息化周报 / 2018年09月13日 22:35

互联网+

作为一名 “下海”时间较长的前CIO,王甲佳现在不仅仅是苏州悦果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苏州轻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他还身兼中国电子商会商业信息化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和南京企业互联网转型研究会理事。

然而,在这样琳琅满目的头衔下,王甲佳却又有着一颗学者的心——发表文章、出书、办讲座。他乐于和大家分享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理念和经验,也很热衷于提点在创业道路上遭遇困惑的信息化从业者,他甚至还建立了一个名为“CIO创业者”的群,给这个特殊的创业群体了一个可以互换资源、互诉衷肠的场所。

王甲佳在圈儿内很有名气。

《中国信息化周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经这样解释创业:“有想法,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把这个想法坚持做下去。”那么,对您来说,这“最初的想法”是什么?是什么推动了您创业的决心?

王甲佳:“吾之为事,当守初心”。如果说“最初的想法”,主要是2005年到2010年在温州工作期间,我感知到温州微观经济的独特集约特性,并深入地研究了国际国内消费合作社发展情况,考虑能不能将这样的商业文化衍生到其他区域。特别是该如何有效提高普通工人的购买力,比如5000元的月薪的阶层,通过这样的微观机制,拥有6000-8000元的购买力。这是一个挑战,我一直期待这样的机会。2012年,恰好有一个机会可以从消费这个维度来运营此事。所以,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某种情怀。真的启动之后,有一段时间是后悔的,当然,现在没有时间去后悔。挑战,非常有味道。

《中国信息化周报》:CIO要从一名执行者转变成一名决策人,其角色的转换需要很多新知识、新技能甚至是新人脉的补充和累积。您在形成“创业”想法并付诸于实践之初,都作出了哪些评估和考量?

王甲佳:当时我几乎没有任何评估和考量,只是觉得应该做、能做,不能太晚,就开始了。CIO从事创业有其天然的优势,就是习惯性的系统思维,对事业的架构与运营会有一揽子的方案。当然缺点也非常具体,那就是在核心团队力量齐备之前,你需要做很多自己本来不愿意做,现在又不能不做的事情。有时候非常烧脑。虽然一个企业的基因和创始人的秉性有很大关系,但是根据自己的特质,构造一个互相支撑的核心团队是第一要务。共同价值观,能力互补,基础的资源条件有利于我们迅速将初始业务推进到常态运营阶段。

《中国信息化周报》:大部分成功者的创业,其实是对他们过去职业生涯的再造或者延展。那么对于您来说,过去的事业中积累的资源是否助力新的事业?

王甲佳:我认为非常有帮助,第一就是上面提到的系统思维;第二就是有很多朋友帮忙,特别是我们建立了覆盖5万多位CIO、IT经理的社群,很多智慧从这里可以汲取。

《中国信息化周报》:创业是个艰难的挑战自我的过程。您认为,作为创业者的CIO应具备哪些能力?

王甲佳:具体能力不一定必须具备,关键是意志力和激发核心团队的工作热情。创始人除了自己承担一部分具体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时刻能动员和激发核心团队,形成持久的战斗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您的创业过程中,遭遇最大的难题和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化解的?

王甲佳:抱着试错的心态去做,那就是真的错了。这在心理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具体的化解方式是不停地聚焦、再聚焦,将胸怀天下的情怀进一步落地到可以“扫得一屋”。比如我们最初希望自己能为几乎所有行业提供O2O整体解决方案,也确实做了几个很有说服力的案例,但是项目化得作业,很快将一个有互联网特质的小公司变成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很多行业专家,技术顾问,才能去履行项目。单个项目得利润不错,但是核算下来,因为许多沉默成本所在,几乎都是亏钱的。所以我再次聚焦在食品行业,然后到生鲜,再到水果,最后到“从树上到嘴边”的水果,这也就是“轻店+”四季果园项目,不以提供方案为主,而是直接为客户提供销售服务。这个化解过程非常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味道,最初以为这句话太消极,现在发现非常智慧。

创业,以生存为本,勿以单小而不为;但不能偏离事业方向。必须以傻子精神进行苦行僧的工作,锲而不舍,不折不饶,才会有牛气冲天的时候。所以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中国信息化周报》:现阶段,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倡导“全民创业”,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CIO比例不足十分之一。作为“过来人”,您会如何建议他们?

王甲佳:建议先进行内部创业,创业不一定要自己成立公司。其实许多CIO在内部创业,方向大部分和O2O、电子商务有关。这是很靠谱的。许多我们在单位里面积累的东西,很难转化为有价值的战略资产。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