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姝姝
演绎互联网金融新图景
“互联网时代,采购供应链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来实现,但是真正接近业务和达成效果的时候,却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接近业务、提供实操性的方案,成为用互联网思维解放房地产部品采购的关键课题。”近日,在全联房地产商会电商专家俱乐部成立会议上,全联房地产商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正挺抛出这样的观点,引发了在场房地产界牛人大咖们的一场强头脑风暴。而这样能够同时聚首房地产界研究互联网金融和房地产电商牛人的研讨活动,实属业界首例。
牛人聚焦成立专家俱乐部
据悉,为了探讨房地产领域的互联网金融策略,同时也是为上线部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提前沟通需求,为了给开发商和部品商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集房地产界、电商界、互联网金融届和银行界的顶尖智囊,中国房地产部品采购联盟电子商务平台专家俱乐部在北京成立,包括中国建筑金融结构协会研究部主任孟凡军、华远地产财务总监助理靳慧玲、华远地产资金管理部总经理唐浩、华远地产成本管理中心总经理张雪松、泽信地产总裁宫铁军、万通地产建造管理中心采购总监胡樾、中粮集团总裁助理任军波等地产界专家,电商平台首席专家高少义、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拓展总经理徐海东、平安好房北京部总经理卞京等电子商务专业人士,以及北京银行总行产品经理郭英梅等银行界代表,众多牛人聚焦就互联网金融运营在房地产采购环节中的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如何支撑互联网金融跟和房地产结合各抒己见,引发热议。
电商平台首席专家高少义分享道:“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形式,地产企业可以获得比现在更加丰富的资金手段,产生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同时互联网为整个金融服务创造了低成本通道,这是IT和技术带来的优势。”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房地产商一直在黑暗中摸索采购,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能够实时、清晰地通过数据,描绘部品采购的价格优势和产品优势,通过技术为大家透明阳光采购,带来了真正的希望。
电商俱乐部研究建立的“互联网金融运营在房地产采购环节中的应用”获得了在场嘉宾的一致认同。中国房地产部品采购联盟电商平台是一个透明公开公正的交易平台,在这个互联网平台上我们才能取得一个相对便宜的价格,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合适的价格。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往往采购的成本是高的。但采购才是一个初步的过程,下一步应该嫁接银行融资的支付系统,这需要一步一步来。“华远地产资金管理部总经理唐浩表示。
万通地产建造管理中心采购总监胡樾先生是名符其实的资深采购管理者,针对部品采购电商平台和互联网金融手段他表示:“之前一直管采购的事,实际上在地产公司采购本身跟财务、融资部门相对有一定分离,整合的都不是特别好。我们要看电子商务实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东西,一方面是采购本身针对到物品,电子商务的便捷性和联合采购能够带来的规模效应,这种规模效应我认为其实最重要的一方面主要是可以衡量,大概省了多少钱,占的额度是多少;另一方面,我们刚才提到了对现有模式的对接,因为互联网金融是各个房地产公司都非常感兴趣的,但是不得不说每个公司都有它固有的专业业务流程,用一个通用方法应对不同的业务流程有些复杂。”
互联网思维助力房地产
部品采购电商平台非常契合采购管理者的需要,也特别符合整个互联网发展趋势,是帮助房地产商衡量部品采购资产价值的一把标尺。华远地产财务总监助理靳慧玲表示:“专业单位对我们整个平台的建设和业务的流程有没有一些专业性的建议?能够最终提供和我们业务结合的实操性的方案。这会对电商和房地产行业未来产生很大的作用。”
“互联网金融如何在房地产行业中得到实践?”成为在座专家热议的话题。中粮集团的总裁助理任军波谈到:“房地产行业有中小企业,我之前就想过,我们中型房地产企业能不能组织一个采购平台,达到像万科、恒大、万达这样的企业模式,背后还有银行支持,或者说合作伙伴的支持,一直在思考,今天刚好也是一个契机,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首先我支持部品采购电商平台的建设,但是部品供应商、银行、信贷机构、开发商,各自的角色的关系如何,最后如何实现互利共盈。这肯定是一个方向,但是具体如何实现还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在场的地产大咖们还纷纷对部品采购电商平台和互联网金融提出了一些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泽信地产总裁宫铁军谈到:“房地产行业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其实说到到底是金融机构的介入,使得我们预售有一个按揭和贷款机制,解决了卖方和买方之间信誉的问题。怎么解决互联网金融信任的平台,这是我们建议给商会的一个根本问题。”
互联网金融已刻不容缓,房地产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将重新洗牌。以华远、中粮为代表的众多地产商,对于互联网时代,房地产商的转型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建设已经有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全联房地产商会电商专家俱乐部聚集领域内诸多大牛,将长期帮助房地长商和部品提供商在相关细分领域上提供更精准、更前沿的智慧分享和技术支持,使房地产商谋得互联网时代的成功之道。
相关链接
互联网金融的三个关键词
近日,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先生作客中欧“大师课堂”,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商业银行应该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银行业的严重性、危机性和重要性,从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入手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关于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他总结有三点:
第一是客户至上。互联网企业更重视客户的体验,所以他们的产品和营销方式更注意和客户贴近。互联网能够不断地迭代创新和即时创新,因此能密切地研究客户在每一个时刻的需求变化。这一点我觉得传统银行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往往还达不到。
第二是开放包容。传统银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内部制度比较封闭,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这也是多年来银行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互联网金融是开放的、包容的,在一个平台上大家可以共同讨论、研发。这种包容开放可能越来越得到客户的欢迎。
第三是普惠民主。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一块钱怎么能理财呢?不可能。但是余额宝可以。互联网金融正是在传统金融忽视的这些弱势群体中,在监管比较空白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传统金融的技术手段和运营方式令其没有办法解决这些碎片化需求,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弥补了这个空白。而互联网的高效能解决这些问题,既能满足这些弱势群体的需求,同时也能够赢得效益,所以这是一种普惠的金融,更会得到这个社会的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