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法就有可能
陈翔
在今年两会上,孙丕恕提出了两条建言:
一、政府要主动开放组织数据。建议国家制定政府组织数据开放的标准和范围,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把云计算中心纳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内容。“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包括传统的物流,还应通过建设云计算中心,进一步打通数据流、信息流,紧密连接我国经济政治体系。
“一带一路”与云计算
“一带一路”依旧是在今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提供难得机遇。在浪潮与俄罗斯签订云计算战略框架后,如何使国产云计算设备继续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作用又成为孙丕恕深入思考的方向。
目前,浪潮已经开始从销售布局、生产布局、研发布局三大层面进行全球布局的探索。针对“一带一路”孙丕恕继续建言,要在“一带一路”上建云计算中心。他认为,云计算中心已经和水、电、气、路一样同属于基础设施范畴,因此不仅要修路、通电,还要建好云计算中心,让相关国家“不仅知道中国的电信运营商,还要了解中国的云计算中心”。
这又可细分为两大方向:第一,建设云计算中心,中国的建设模式同样可以推广到国际;第二,支持中国企业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云计算中心建设、运营。在孙丕恕心中,“一带一路”与云计算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不仅可以销售中国的优秀产品,还能够输出中国的创新商业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政府数据开放
在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热点,而政府开放组织数据将成为推动大数据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助推器。 浪潮把大数据分为组织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政府组织数据是含金量最高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政府数据的整合和开放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关键。据统计,数据资源增值性应用每年可为美国的医疗服务业节省3000亿美元,为制造业在产品开发、组装等环节节省50%的成本,可为欧洲的公共部门管理节省2500亿欧元,为全球个人位置数据服务提供商贡献1000亿美元,这足以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创造环境,形成新格局。
孙丕恕表示:“我还提出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工作的建议。我国必须加快政府开放数据的步伐,要统筹规划,出台指导意见和行动规划,大力推动政府开放数据标准的制定工作,并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政府数据开放。”据悉,广州市政府已经购买了浪潮的数据开放咨询服务,成为全国第一个购买数据开放咨询服务的城市,而浪潮期望将这些服务框架逐渐固化成相关标准全面推广。
针对互联网数据,浪潮采集整理了19大类、20PB大数据。例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浪潮合作,利用大数据建设社会征信系统。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和浪潮合作,向全省小微企业定向推送包括原材料价格、生产工具、市场重点信息等的经营情报;通过采集分析企业的经营数据、信用状况、行业地位等,形成企业诚信指数报告,由政府主管部门向银行择优推荐,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可见,这样将组织数据与互联网数据开放打通,可以使众多小微企业享有更充分的“获得感”。
“互联网+"与“融化”传统产业
在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成为又一热点。孙丕恕对此的理解是,“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融化”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改善中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
在他看来,互联网“融化”传统产业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产业互联网将逐渐兴起,意味着各行业如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将渗透到传统产业生产制造、销售物流、产品研发各个环节,发展成为无处不在的商业体系,并将主导后台的生产。
二是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公司的传统产业化将同时进行。一方面,传统产业要生存必须以互联网思维来改变过去的模式;另一方面,控制了商业模式的互联网企业将凭借自身的主导优势尽可能地覆盖产业链上更多的环节。双向的互联网化最终将完成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这些变化也给信息化建设和IT产业带来了新挑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与社会治理和企业经营密切相关,过去以应用为中心的烟囱式的信息系统难以满足融合处理数据的要求,因此,信息化建设将转向以数据为中心,这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看,孙丕恕两会建言与“互联网+”也有着密切联系:首先,要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提供外部保障。云计算中心已经成为继水、电、气、路之后另一种关键性基础设施。其次,传统企业自身要大胆使用大数据,借大数据之手改变过去拼成本、拼资源的低端发展模式,驱动中国制造迈向高端,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