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暗访透视大米乱象之 谜 ,五常大米乱象背后深层内幕惊爆
1月30日,亚马逊宣布从2015财年第一个财季开始,把云计算业务部门——亚马逊AWS的财务业绩单独列出。亚马逊AWS作为全球公有云服务的标杆之一,其业务一直在发展壮大。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公有云服务在快速落地,但毕竟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使像微软、Google这样的公有云服务的领先者,迄今为止也从未在其财报中单独披露过各自云计算的业绩。
2013底,亚马逊AWS正式进入中国。当时,已经有人喊出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狼来了”。前不久,Oracle也露了口风,要将公有云服务全面落地中国。国外公有云服务商蜂拥而至大大提升了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热度。
不过,中国的公有云服务市场与国外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公有云市场不太规范、产品和服务不够丰富和成熟、用户对公有云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有待提高等。不过,在中国,公有云服务作为一种辅助或备选的IT交付方式已经得到很多用户的认可,而大量的互联网、电商、云计算企业,以及一些中小企业先走了一步,已经全面转向云平台。
在中国,目前用户接受度最高的还是IaaS服务。在网上,各种叫卖云主机、云存储的广告铺天盖地。电信运营商、传统IDC服务商、专业的云服务商、互联网巨头,甚至传统的IT厂商都纷纷涉足云服务市场。虽然从表面看,公有云服务市场一派繁荣景象、百花齐放,但实际上各类服务商良莠不齐,同类云服务的差别很大,这增加了用户选择云服务的难度。
2015年,中国云服务市场可能进入新一轮的洗牌期。各类云服务商将如何应对呢?
电信运营商:优势化胜势
由于拥有数据中心、带宽等优势,电信运营商是最早转向云服务的。一些运营商的省级公司先后推出过形式多样的公有云服务,比如云存储、电子邮箱、在线音乐分享等。早在2009年,上海电信就携手EMC推出了面向家庭和个人用户的运营商级的云信息服务——“e云”,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服务。
现在,电信运营商在注意提升个人用户满意度的同时,也把帮助企业转向云当成了业务重点之一。2014年7月14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云公司)与VMware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联合构建中国电信天翼混合云服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杨杰与VMware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都亲临签约发布会现场。发布会上还有一个小插曲,杨杰是在参加完另一个重要的会议后才赶到发布会现场的,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发布会因此被推迟了大约一小时,足见中国电信对此合作的重视程度。
记者从VMware了解到,天翼混合云服务即将正式开始在中国商用。天翼混合云服务由中国电信云公司负责具体运营,VMware提供适合混合云环境的端到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双方根据约定进行收益分成。天翼混合云以IaaS服务为主,提供云主机、云存储、桌面云、云加速等多种服务产品,在运营初期将集中精力主攻大中型企业和政府市场,尤其是金融、能源、保险、医疗和教育等垂直行业市场。
电信运营商从事云服务有许多与生俱来的优势:第一,电信运营商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拥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开发了许多云计算平台,比如中国移动的“大云”、中国联通的“沃云”等。第二,电信运营商在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云数据中心,为提供云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电信云公司的数据显示,国内超过70%的互联网内容与服务都托管在中国电信的数据中心和云资源池中。中国电信云公司在数据中心方面形成了比较理想的“4+2”布局,即在北京、上海、四川和广东部署数据中心,同时在内蒙古和贵州兴建两个大型的云资源池。第三,电信运营商拥有带宽资源,将价格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第四,电信运营商拥有比较好的客户基础。第五,电信运营商开展云服务较早,积累了一定经验,拥有较成熟的云服务运营团队。第六,电信运营商通过摸索找到了比较适合当前中国企业用户需求的云服务,那就是混合云。
IDC数据显示,2013—2018年,全球混合云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0%左右。“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针对中小企业用户的混合云服务,但是针对大型企业客户的混合云市场还是空白。未来混合云将是云计算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中国电信云公司首席技术官广小明补充说,“大多数中国用户并不是单纯地需要一个私有云或公有云。他们更希望在不抛弃原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实现混合云的部署。”
虽然基础资源、托管服务是电信运营商的最大优势,但拼硬件、带宽始终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在欧美地区,人们将IaaS服务比喻为“种地”,而能够获得好“收成”的都不是IaaS服务,而是PaaS或SaaS服务。中桥调研咨询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王丛告诉记者,在美国,像亚马逊AWS这样的公有云服务商,它提供的IaaS服务几乎不赚钱,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其他服务。
影响中国公有云服务快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速度慢,而且带宽价格贵。这让一些服务商和用户对公有云望而却步。现在,许多云服务商都离不开电信运营商,因为带宽资源基本掌握在电信运营商手中。未来,电信运营商除了自己提供云服务以外,还应该打造更经济、高效的“管道”,为其他云服务商提供便利条件。
IDC:转型云服务是早晚的事
中国市场上有一类重要的云服务商,它们是从传统IDC服务商转型而来的。从资源租赁型服务转为增值型服务,这对IDC服务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几乎所有的IDC服务商都考虑过云化这个问题,但是多数‘草根的IDC运营者不知道应如何做好云计算服务。”华云数据副总裁曹洁表示,“IDC企业早晚都会踏上云计算旅程。未来三年内,中国IDC将基本完成云化转型。”
首都在线是一个典型的从IDC起家、如今又在云计算领域找到新增长点的代表。首都在线一开始并不是有意识地开展云服务业务,只是因为当初它的游戏类客户提出了新的需求:在非业务高峰时,能不能关掉一些服务器、存储资源,以降低成本。为用户提供灵活、可伸缩的资源成了首都在线最初试水云服务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