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毕竟才是最吸引人的品质之一,不是便宜和low。
这是我恢复「日更」的第十八篇文章,聊一下国产老品牌——百雀羚。
先说一句,今天朋友圈被人民日报的“军装照”以及“大阅兵”后的各种爱国党花式刷屏,就不跟着给大家添堵了。熟悉我的人可能知道,对于跟热点这种事,我是没那个本事的。
提到“百雀羚”,你会想起什么?是那个早已过气的“妈妈牌”护肤品,还是一掷千金冠名《中国好声音》的金主品牌,亦或是停留在记忆里不知道在电商时代以及崇洋媚外成风的今天不知是死是活的国产老牌……
在我的记忆里,这个品牌是有香味的。雪花膏几乎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民脸霜,家家都会买铁盒装或者袋装的百雀羚,那种浓郁的芬芳早已进入了我们的记忆深处,再也难以抹去。
长大以后,似乎很少再听到这些老国货的声音。出生于80、90年代的年轻人们更愿意用那些更时尚的国外品牌,那些经典国产品牌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友谊雪花膏、英雄牌钢笔、老板牌墨水、双星运动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品牌还在不在了。
百雀羚算是个例外。听到他的消息是在《中国好声音》的节目上,我的第一反应是难道这个老牌子又卷土重来了?
更准确的词应当是“品牌重生”,而重生的方法听起来很熟——“数字化转型”。
百雀羚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是包含品牌、产品、渠道、传播和公关五个维度的全面改变,是老牌子尝试新方法与消费者、与市场沟通。
今天,我们重点谈一谈传播和公关。
你同意吗?大部分人不愿看广告,尤其是传统的国产广告。我不是崇洋媚外,因为那些简单粗暴毫无创意的广告不但丝毫不能勾起我的兴趣,反而会让人觉得反感。倒是不少国外的优秀广告,在“幽你一默”的同时还能恰如其分地给出产品解决方案。
在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的昨天,国外优秀广告视频甚至会被当做资源挂在网上等待下载和观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恒源祥,羊、羊、羊”、“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样的洗脑式国产广告……
那种感觉,唉!算了不说了。
所有的营销其实都是沟通。想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依靠这种传统的“填鸭式广告”显然是行不通的。要重塑品牌形象,激活新生代消费者的热情就必须以他们的话语体系,用他们的沟通方式、在他们的流量平台上学会“好好说话”。
百雀羚第一次让人惊艳是那条在朋友圈被刷屏很久的女特工广告,一镜到底、民国风、谍战情节、性感女特工……沿袭古老的剧情套路,却在不经意间来一回神转折,大家觉得有趣的同时也不忘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这才是现在网民们喜闻乐见的广告形式。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这条广告获得了3000万的流量,不得不服。事后甚至有人不怀好意地评论,是谁在和4A公司抢饭碗,揭秘广告界新物种……
话说最近,百雀羚又推出了一条名为《韩梅梅快跑》的广告片,再次将这个品牌推向公众认知的高点。
(有态度的片子,值得一看)
其实,我刚才随便一搜,发现百雀羚近年来拍摄的神广告其实很多啊,比如下面这一条。
(这条比较搞笑)
我想表达的观点其实很简单:在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的今天,想要获得较高的产品知名度,起码应该建立对话的基础——将产品讲成故事,让故事顺畅传播。
就像百雀羚,有人说这个3000万流量的广告带来的转化率不到0.00008,可是我真想回一句:“So What?So TM What!”作为一次小投入的微信推广,给品牌带来的关注已经远远超过了绝大部分的同类品牌……这种情况下谈转化纯属“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大部分的企业尽管也花了大量人力、财力,可是传播与公关还停留在“自说自话”或者“自燃自嗨”的阶段,与“自卖自夸”的卖瓜老王并无二异。更无奈的是,有些企业不但自己的广告宣传low,还要逼着员工跟着一起low,要求员工转发公司的营销活动、拉新政策……
说实话,除了自己的员工,究竟谁会看呢?
可喜的案例也有,前段时间中国移动推出国际漫游那条微信稿就玩儿得很6,至少会让人觉得有趣。而有趣,是这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品质之一。
总结一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营销应当以“有趣传播”为目的、以公共平台为渠道、以互动参与为体验,以平等沟通为前提,不断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与参与感,提升品牌与企业形象。
不信,你再看看本文内的几条广告,随便和电视里的对比一下,相信你的心里就会有答案。另外,特别欢迎推荐几条你认为有趣的广告给我,谢谢!
今
句
跨不过去的是苟且,跨过去的是远方。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
“
……
2014年度最佳作者
GFM198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