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不是阿里赌博地,而是一个样板,也是阿里国际化一个跳板。
王如晨/文
阿里云获得一个截至目前可能最完整、丰富的智慧城市试验场。借助它,有望树立一个样板工程,为自身乃至阿里集团跳向更大舞台创造先机。
今天,阿里集团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构建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者将应用阿里云计算与AI等技术,在交通、旅游、医疗服务、城市综合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构建城市治理AI中枢,发展成为“以数字引领科技,智能服务民生”的智慧城市。
显然,主要是阿里云的菜。你可能会说,最近一年它签约都签到审美疲劳了。澳门一个小城市,本地居民就那么几十万,比不上内地一个四级城市,怎么就算样板工程呢?
从以下三个维度看它,可能会有不同感受:一、战略合作的深度;
二、双方合作的诉求;
二、放在国际化背景中,它对阿里集团整体生态输出,具有样本价值。
逐一来说。先说合作案内容:项目将历时4年,预计2018年中初见成效。第一阶段预计从2017年至2019年期间展开,主要完成云计算中心建设,并逐步开展促进旅游、交通管理、医疗服务、电子政务等智能应用项目;第二阶段预计从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除继续完善基建外,双方将在环保、海关通关、经济预测等方面展开合作。而两大阶段涉及的具体工程,包括澳门云计算中心、新型智慧旅游城市、智能交通网络、云计算与AI人才培养等。
澳门确实小,但合作案如此丰富、复杂,不逊内地诸多智慧城市项目。
这意味着什么?涉及到第二个维度了。那就是双方诉求、条件决定的合作局面。迄今为止阿里云内地智慧城市项目,除了杭州合作颇深,其他城市没一个比澳门合作更丰富。
它至少说明双方有深度信任:既出于澳门智慧城市及特区未来发展诉求,又出于阿里云云计算与AI领域的优势,当然更有阿里集团整体力量。
这里涉及到太多话题。澳门面积小,但毕竟是特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宗教、城市治理、地理区位、产业结构等都很复杂,国际化程度也高。它的人口只有60万,但博彩、旅游业发达,年人口流量高达3000万,堪称一个全球化的链接节点:人流是表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隐含其中。如此狭小的城市,数据非常庞大,生态体系非常稳定。
如此,它对智慧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对于云计算服务与AI技术平台的选择,一定会比较审慎:
一、首先,作为一个外向型城市,必须面向国际市场。这意味着,过于区域化的平台、不具备基础设施能力只有一些模块的中小企业,不可能承担起整体功能。它需要足可信任的国际化巨头。
二、智慧城市涉及到一个城市大数据隐私、安全,它对平台的安全解决方案、技术能力,一定会非常审慎地选择。
三、它需要具有生态思维、能定义未来多年愿景的云计算服务商。
如果沿循传统信息化路径,找几个系统集成商,招标,不可能化解挑战。大数据时代,传统巨头很难适应挑战,效率低,未来沉淀成本很高。
而且,一个智慧城市,是有机生态。若没有从云到端的支撑体系,在生产生活、社会民生、自然环境方面有强大触达,只是零零碎碎系统集成,会呈现孤岛局面。
有个细节必须要提。过去一年,澳门特区政府探讨智慧城市时,对未来人才培养表达过忧虑,尤其是面对应用的人才。你能看到,这次合作有人才培养内容。这是着眼一个城市未来生态的体现。
四、超越智慧城市的全球化诉求。对澳门来说,智慧城市不只是信息化,而是城市治理、产业结构升级乃至全球化愿景。它要求参与者必须具有撬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能量。
两年前,特区政府开始智慧城市规划,开过多次大型会议,探讨具体路径。2016年推出《五年发展规划》。具体内容不但涵括上述与阿里云合作范围,还涉及生产生活、应用层面。而且,规划已被澳门纳入泛珠江经济圈与全球化背景,足见重视程度。
想拿下这样一个几乎覆盖整体服务的项目,不容易。市场本来也有诸多选项。除了亚马逊、微软、谷歌、IBM等美国巨头,还有本地百度、腾讯及中小云计算服务商们;电信运营商们;传统阵营发展起来的IT与ICT巨头们。
若结合上述四方面,可选项并不多。
本地企业当然有层明显优势。澳门是中国一部分,部分政策、文化、语言相同,加上区位及与内地经贸往来,海外巨头的心理接近度肯定弱。
澳门需要生态解决方案,不但能实现智慧城市,还要有撮合力,触达各种产业与服务。这会涮掉更多。而且,由于涉及安全,平台必须经过大规模、大范围验证过,服务足可信任。
发布会上,澳门特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柯岚说,主要考虑到阿里云是中国最大的云服务供应商,国际领先,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阿里云是亚太认证合规最完备的云计算平台。
诸多巨头局部都有竞争力,技术、硬件、ICT、应用等,有的非常强悍。但整个平台的链接、撮合、触达服务能力上,它们要逊于阿里集团与阿里云。18年来的技术、方案,经过无数验证、认证,运维稳定与安全性足可信赖。这是那些系统集成商无法匹敌的。而且阿里是一种“云+端”服务体系,一个“双十一”,释放出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撮合力、服务触达力,就震撼全球。澳门特区不可能感受不到。
而且,要看到,澳门虽以博彩、旅游、娱乐业为主,也在调整结构,甚至强调了中小创新企业价值。后者可是阿里拿手处,足以影响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创新土壤。“五新”里就有适应澳门的完整要素。而阿里早不是纯电商,它还能撬动制造、娱乐、OTA、O2O以及金融服务业。
再体会一下柯岚的话。她说,智慧城市是个系统化、全局化工程,是特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战略性举措,在认真参考其他先进地区经验,经过充分研究和讨论,决定与阿里展开合作。
当阿里云作为完成基建后,我相信,阿里集团后续商业化服务会快速渗透。
这里补一细节,发布会照片中,阿里一方,除了马云、胡晓明,还有井贤栋。可见是体系输出。上次马来eWTP园区项目,除了菜鸟代表,同样有阿里云与蚂蚁金服人马。
如此,这里就涉及到阿里集团国际化诉求了。澳门合作案,单从财务面看,订单未必大。但样本价值更重。内地其他城市,很难给阿里云这样的试验场。内地有太多博弈,地盘意识、意识形态思维也导致大数据开放进程不那么快。比如交通是个数据富足领域,也是管道,过去两年,阿里云一直在呼吁开放,有一定成效,但总体还不乐观。
如此,澳门合作案试验场价值就凸显了。碰到这类机会,即使做不到腾讯1元中标,放弃眼前利益也要拿下。阿里云须整合、协调集团生态资源落地服务。如此,澳门智慧城市案例,就具有样本价值,会成为集团国际化的一个跳板。
互联网“下半场”,国际化是很重要一面。首要输出的,就是云计算、AI等基础设施。这部分没意识形态,中性,更易获得海外信任。而具体的服务触达,则要借助当地人才与线下生态。
上面说了,澳门合作案有人才培养计划。没这个环节,很难触达服务。澳门有区域特殊性,线下服务还是要真正熟悉它的人才做才好。
过去三年,阿里云已建立起亚洲最大的计算资源平台,为城市大脑走向世界提供了基础设施。此外,它还建立了全球化的人才储备,在港澳、新马、迪拜、德、法、英、美、日等地拥有技术和市场团队。
澳门合作案,再说一遍,有望成为阿里云除杭州外最丰富的智慧城市样本。未来4年的经验沉淀,也有望成为至阿里集团整体服务输出的跳板。
还要看到更大的窗口价值。长期以来,除了传统定位,澳门一直扮演着中国与葡语国家沟通的桥梁。后者覆盖了欧洲、非洲、南美、东南亚部分国家一旦样本价值确立,澳门将能发挥更大的渠道作用,整个城市都会是一个立体营销平台。
另外,说几句多余的话。但愿不要觉得突兀:我们常痛恨被殖民的历史,有太深的悲情。但得说,当代中国崛起,特区窗口价值确实发挥了作用。香港如此,澳门虽小,也是如此。拿下这个项目,阿里云虽凭实力,同样应感到庆幸才好。不是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如此丰富的土壤。包括它在内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为中国固然创造了声名,更应该反哺这块土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