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负债倒闭,有人日入亿元,从YY近6亿净利的财报看直播行业发展态势

话娱 / 2018年07月19日 13:30

互联网+

2017年开局以来的行业洗牌,将直播带入了下半场,行业格局也随之发生剧变。年初光圈直播倒闭,5月映客卖身宣亚国际,6月ME直播宣布停止运营,陆陆续续十多个知名直播平台黯然离场,整个行业惶惶不安。

从整个直播行业的热度上来看,今年明显要低于去年。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5年泛娱乐直播平台获投资事件共45起,2016年前三季度这一数据为37起,2016年的最后3个月仅有4起融资事件,而到2017年5月前鲜有国内直播平台获得融资的消息。

与此同时,文化部进一步加大了对网络视频平台的监管力度。在今年5月24日的专项行动中,文化部关停了10家网络表演平台,行政处罚了48家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关闭直播间30235间,整改直播间3382间,处理表演者31371人次,解约表演者547人。6月29日,又有30家平台因内容违规遭文化部查处。

资本冷却、监管趋严,让国内直播行业如盛宴散场,只剩一片狼藉。难道轰轰烈烈一年以后,直播行业即将穷途末路?并不是。各路资本经过一年的混战,目前行业呈现的战况是:第一梯队牢牢把握着直播行业的话语权,无论是用户流量,竞争资源,还是最有说服力的业绩单,处于头部位置的平台都具有绝对优势。

净赚5.7亿同比增长67%,YY亮眼财报对直播行业有何启示

8月10日,欢聚时代(YY)发布了截止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欢聚时代净营收为26.09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1.7%。也就是说,欢聚时代Q2季度平均每天有接近1亿的收入。

利润方面,第二季度归属于欢聚时代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73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433亿元增长67.1%。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收入为5.972亿元(约合88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2%。

财报指出,营收方面的增长得益于流媒体直播服务营收的增长,实现了23.73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42.9%。其中,YY直播成为了主要营收来源,第二季度营收达到19.316亿元,而虎牙直播的营收为4.418亿元,第一季度虎牙直播的营收为3.826亿元,相比之下增长缓慢。

值得一提的是,其第二季度来自在线游戏的营收仅1.54亿元,且较去年同期的1.88亿元大幅缩水。而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单纯的游戏直播想要在这一行业挣到钱几乎不太可能。

众所周知,直播平台运转需要持续的高额投入,包括直播带宽、版权购买等,还有一大部分来自于争抢头部主播资源。但游戏直播的收入来源其实非常单一,打赏依然是其核心商业模式,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但仅靠这一单一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整个行业的未来。

另据第三方平台易观分析,2016年,游戏直播市场投资仅有五起,随着市场的直播大战进入尾声,资本对游戏直播平台投资也越发理性,游戏直播平台转向两极化格局,没有强大资源以及运营能力较差的游戏直播平台将面临淘汰。

因此,直播平台想要提高业绩必须向全民直播式的方向转型,单纯做直播的平台,可能只有死路一条。

YY、陌陌两家独大,多元化才能推动价值增长

YY财报的发布也再度引出“直播的商业模式”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

据了解,YY、陌陌两家企业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年收入能近10亿的直播平台。YY2016财年全年净营收为11.8亿美元,全年净利润为2.2亿美元;

而陌陌的业绩则处于飞速增长中,其2016年全年净营收达到5.531亿美元,同比增长313%。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归属于陌陌的净利润为1.77亿美元,2015年净利润为311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469%。

基于这种“头部效应”,两巨头基本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在业界之前一直担心的商业模式的问题上,两大巨头显然用优秀的业绩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网络直播商业模式是成立的。

不过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直播平台都能摆脱烧钱、稳定盈利。因为对上述三强而言,他们近年来明显加快了多元化的步伐,通过更广泛的布局推动价值增长。

以YY为例,一直以来YY都以技术为导向,不过近年来,YY多维度创新层出不穷,在娱乐、电商、旅游、教育和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发展。”不难看出,YY不会拘泥于单纯的直播业务层面,而是围绕直播进行多元化拓展,覆盖到用户方方面面的需求。

而陌陌已经从当初的“约炮神器”发展成为一个集视频直播、圈子、甚至婚恋等多种属性的社交平台。

行业分析师认为,陌陌之所以能在上市两年内成为行业翘楚,在于其先天的社交属性。妹纸在陌陌直播默认是愿意社交的,而用户给女神打赏同样是为了社交。用户在陌陌总会遇到磨皮严重的“照骗”和抠脚大汉管理的营销号,直播让用户更真实地了解陌生人,这是陌陌赢得直播之战的基础逻辑。

下乡、出海...这些成为直播市场新的关键字

如果有人问你直播行业下半场该怎么玩?你还回答“与电商、体育、电竞结合”或是“做好内容就行了”等空话,那就真的out了。其实今年在直播行业中最热的词是“出海”。

经过2016年的厮杀,直播的概念已经传遍大街小巷,一二线城市用户基本被圈完,“下乡”、“出海”成为直播平台寻找新用户的来源。

“下乡”就不多说了,如下图:

而“出海”已经成为直播行业不可避开的一个话题。据公开资料统计,目前在海外开展直播业务的国内直播企业有近50家,地域遍布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45个国家和地区。

腾讯研究院报告分析指出,在这些出海直播平台分布的境外国家和地区中,隶属于海外“一带一路”国家的地域达到69.82%,已然超过欧美国家(非“一带一路”)的22.52%,成为直播平台出海的热点区域。借着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的东风,直播平台也完成了海外市场的布局。

同时,各直播平台也受到了资本的青睐。据统计,今年以来,由中国公司推出的海外直播平台频获融资,总额超过十亿人民币。

其中,YY创始人李学凌督办的BIGO融资金额在今年上半年海外直播平台的融资中独占鳌头。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3月BIGO宣布获得 C 轮融资,累计完成融资1.8亿美金,估值超过4亿美金。

此外,Stager Live在一年内已完成两轮融资,其所属公司由百度、微软等互联网公司组建;Nonolive日前获得微影资本、阿里巴巴、斗鱼的千万美元级别联合投资;猎豹移动旗下的Live.me获6000万美元融资。

获得资本宠爱的背后是靓丽的成绩单。例如BIGO自2016年3月上线以来,截至2017年3月一年时间内,全球注册用户就达到了7000万,而仅1个月之后,BIGO就宣布全球注册用户破亿。在BIGO这个带头大哥的带动下,新晋的Kitty Live、Live.me在近期宣布,累计下载量已经突破1000万次。

这似乎也证明了在中国火热的直播行业,可以复制到东南亚国家。加之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在东南亚的布局深入,也提供了一些便利。

可以预见,随着直播在国内趋于稳定,海外或将成为各路资本角逐的新战场。

END

作者:湖南猪血丸子

责编:谭如谦

主编:邱庄

转载、投稿、商务合作可扫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