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京东二季度财报,持续的营收高增长从哪里来?

微天下 / 2018年07月17日 06:05

互联网+

营收同比增逾四成,GMV同比增46%,连续五个季度盈利,净利润接近去年全年,坐拥自由现金流289亿元,股价暴涨位居中概股前列。

发布二季度财报,京东继续维持高增长

在过去八个月中,尽管美股科技股和中概股整体大涨,但京东无疑属于其中股价上涨最凶猛之列,跑赢了大多数的中概股和亚马逊、苹果、Facebook等企业,而从京东刚刚公布的二季度财报看,其股价短期或有波折,但上涨势头应该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北京时间8月14日晚,京东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业绩。本季度京东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达9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6%,继续保持了营收的高速增长,大幅高于市场预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9.765亿元人民币(约1.441亿美元),单季利润接近去年全年。如果使用行业内流行的近似统计方式,京东2017年第二季度交易总额为3353亿元人民币。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2.583亿,较去年同期的1.881亿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37%。

关于市场预期。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华尔街14位分析师平均预期,京东二季度美股ADS摊薄收益为0.08美元。但财报显示,京东第二季度每股ADS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67元(约合0.10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另外,华尔街18位分析师平均预期,京东第二季度净收入为133亿美元。而财报显示,京东第二季度净收入为137亿美元,也高于分析师预期。

坦而言之,京东目前的增速较之早期动辄一倍的增长率已经慢了不少,但同比43.6%的增长仍然出乎很多人意料,因为京东现在规模已经太大了,身为“中国最大零售商”,京东单季营收接近一千亿人民币,一年就是四千亿以上规模,如果放到全世界看,大部分同级别规模的企业增长率可能都维持在个位数,比如联想、惠普,如果跟同为互联网业的亚马逊相比,亚马逊去年净销售额增长是27%,今年二季度营收增长是25%。

一个悬念是,如果2017年全年京东继续保持40%以上的增长,其《财富》500强排名会再涨到什么程度?上个月,《财富》杂志刚刚公布了2017年全球财富500强榜单,京东连续第二年上榜,因为2016年营收比2015年增长了41.8%,京东排名比去年大幅提升105位,如果40%的增长率得以维持,按估算,京东的《财富》500强排名有可能会跃升到170名以内。

当然,除了营收,利润也是本季度京东财报的一大亮点。算上本季财报的9.765亿元净利润,京东已经是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关键是今年前两个季度相加(23.765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10亿元)的两倍有余。

从利润趋势上看,2016年应该是京东的赚钱之始,而2017年则开始上扬,至于未来的走势,可以参考刘强东今年一季度财报发布后对郎永淳说过的一番话:“这一年利润10个亿几个亿的话,对于我来讲我觉得真不是利润,我说任何时候,只要我们一年的净利润低于100亿不要跟我谈这叫利润,那不是利润。”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刘强东的潜台词是,京东不赚钱则已,一赚钱就必须是大的。而前提则是服从于京东发展的大局。该大投入的时候宁肯忍受亏损,水到渠成时则自然会有大利润。

发现蓝海,京东的营收高增长从哪里来?

对于二季度的营收增长,刘强东有一段话做解释,“作为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京东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验证了我们商业模式的生命力,令我们可以不断拓展新的市场机遇。随着京东持续丰富产品品类以及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顶尖品牌入驻平台,我们的客户数量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女性消费者显著增加并日益活跃。放眼未来,京东智能科技和大数据技术将帮助我们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通过‘零售即服务’的解决方案开放平台能力,并惠及所有的合作伙伴,继续引领零售业创新变革。”

这段话虽然听起来颇为官方,但还是蕴含着一些干货在内的,解释了部分京东营收增长的原因。

比如“女性消费者显著增加并日益活跃”就是一大关键。以3C数码起家的京东商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男性占比比较高。

这也是刘强东的一大心病,当年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刘强东曾经把京东亏损部分归因于女性占比少,“老实说,我相信绝大部分的零售平台,男性用户超过50%永远是要亏钱的,只有女性用户超过一半你才有机会赚钱。”刘强东说。秘密在于,男人买的东西都是毛利率“超低”的产品,而女人买的东西全部是高毛利的产品。比如服装、鞋帽、家居和化妆品(统称非电品类)等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而在二季度,京东在女性消费者和非电品类方面都有大幅改观。财报显示,京东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非3C和家电品类)的交易总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5%,占总交易额比例上升至51%,这得益于京东的女性消费者显著增加并日益活跃。同时,二季度,京东为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类,还与多家国际品牌达成了合作,其中包括瑞士钟表巨匠真力时(ZENITH),奥地利知名品牌施华洛世奇(SWAROVSKI),意大利著名家具品牌Kartell,全球领先的眼镜品牌依视路(Essilor),以及卡西欧(Casio),猛犸象(MAMMUT),橘滋(Juicy Couture)和阿玛尼(Armani)等其他国际知名品牌。

就营收而言,从全年看,电商行业一般是二四季度旺,而一三季度淡,在二季度,京东营收的增长部分得益于618(京东全民年中购物节),京东数据显示,在6月1日-6月18日,京东商城累计下单金额达1199亿元(行业口径),累计卖出商品超过7亿件,相当于每个中国家庭在618购物节期间都在京东购买了1.6件商品,而其中的大数据也很能反映京东营收组成的变化。

主要有三点,其一,女性用户快速增长带动相关商品大卖;其二,消费升级带动了消费品和家居生活的消费进一步向品质化、品牌化集中;其三,品牌消费呈现两极分化——大品牌集中度进一步增加,细分品牌也拉动着垂直人群的购买力。

618期间首次在京东消费的用户中,女性达到去年同期的近2倍,在美妆个护、生鲜、母婴等品类上女性用户占比远超男性。

京东本来是中国线上销售占比超过50%的3C领域零售商、线上线下最大的家电零售商,但在特色之外,在女性用户增长的带动下,消费品、居家生活等在内的生活类商品又成为新的增长点,可谓京东的蓝海领域。

当然,在根本上,京东的营收增长还是要来自其对自身商业模式的长期坚持--坚持在商品品质和物流服务等领域上的投入,坚持致力于提升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把“第四次零售革命”进行到底

事实上,如果抛开财报,将眼光放诸京东的整个企业发展史,2017年第二季度对京东来说或许是比财报数据所反映更重要的一个季度。

因为本季度刘强东代表京东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理念,该理论将长期指导和影响到京东未来的发展。

何谓第四次零售革命?可以参看刘强东七月份为《财经》杂志所撰文章《谈第四次零售革命:零售不存在新与旧,改变的是零售业基础设施》,在这篇文章中,刘强东谈到零售业公认的革命有三次:百货商店、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而第四次零售革命是建立在互联网电商基础上、又超越互联网的一次革命,它将把人类带入智能商业时代,是终极的零售革命,这场革命改变的不是零售,而是零售的基础设施。零售的基础设施将变得极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推动“无界零售”时代的到来,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升级。

在7月20日的联想全球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上,刘强东在演讲中进一步解释说,“当用户体验达到了极致,成本也达到了极致,运营效率也达到了极致,可以为我们的产业、行业、供货商、品牌商、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时,我相信我们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会是终极的零售革命。”

而对京东棘突而言,则意味着京东未来将要通过布局零售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打破传统零售在空间、品类和供应链上的组织形式,重构零售的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打造无界零售的新业态,与整个产业链及消费者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在京东二季度的一系列动作中,第四次零售革命理念都可以被看做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首先是4月,京东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对外输出京东物流的专业能力,打造智慧供应链的价值网络,帮助合作伙伴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标准。5月份,京东与西安航天基地签订了京东全球物流总部、京东无人系统产业中心、京东云运营中心的合作协议,打造京东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智慧物流产业基地,之后智慧物流体系全面落地运营。

之后,京东集团还宣布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在航空物流、航空客运业务、品牌宣传、企业采购、会员体系、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展开创新性合作。七月,京东与雅玛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助公司在中国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生鲜冷链物流网络。

此外,京东发布3C零售创新战略,宣布年内建成300家京东之家和京东专卖店,通过技术驱动融合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品牌商和合作商提供全渠道品牌推广服务、全新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消费需求洞察,重构零售业格局。

今年8月,京东和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利用彼此强大的数据资源、用户基础和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为消费者和广告商提供更定制和更有价值的电子商务体验。作为合作的一部分,百度的旗舰移动搜索应用——移动百度将为京东提供一级访问入口,让中国数亿移动用户使用百度连接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截至2017年7月31日,京东的合资企业新达达已经同135家沃尔玛超市,224家永辉超市以及数万线下店合作,为用户提供极速优质的一小时生鲜快递服务。

通过京东这一系列深入线下的布局,再加上同期阿里的频繁动作,可以看出,中国的一个零售大变革时代正在到来,以前是电商企业之间的线下竞争,而现在和未来正在逐渐演变成一场围绕零售基础设施的海陆空式的“立体战争”,无论谁胜谁负,这场终极的零售革命最终都将把人类带入智能商业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